859
人物
工信部發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綜合發展指數研究報告
據工信部9月5日消息,工信部發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綜合發展指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萬億元,是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速11.6%,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為9.5%,軟件業為18.1%,增速始終居各主要行業前列,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2016年電子信息產業利潤總額達到1.3萬億元,是2012年的1.89倍,年均增速17.3%,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為16.5%,軟件業為18.2%。
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綜合發展指數134.48,比2015年提升15.53,同比增長13%,呈現連續平穩增長的態勢。2016年度,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綜合發展指數六個一級指標均有所上升,其中產業發展環境、研發創新和產業機遇把握三個指標表現突出,指標增幅分別達37.8%、14.4%和9.8%;產業規模、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產業效益三個指標略有提升,增幅分別為3.4%、5.4%和6.6%。
2016年度,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產業規模稍有提升,2016年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2萬億元,電子信息製造業對傳統產業的支撐作用加大,經濟貢獻率不斷提升,增加值保持10%的增長速度,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個百分點,對經濟拉動作用凸顯;
二是企業和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龍頭企業不斷成長,數量不斷增多,主營業務收入在40億以上的國內企業數量超過200家,走出去開展跨國業務活動的企業近千家;
三是產業發展環境大幅優化,主要得益於電子信息產業吸引投資不斷增長、企業稅費負擔下降以及積極的產業政策,2016年電子信息製造業固定投資額占製造業比例達9.2%,比上年增長1.6%,增速快於2015年14.7個百分點;
四是產業整體研發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企業不斷提升研發投入,壯大研發人員隊伍,突破底層技術,向產業鏈上遊環節和新興領域延伸,2016年典型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達到6%,全行業研發人員數量增加到57.5萬人;
五是產業新動能不斷湧現,虛擬現實、智能電視、無人機等多形態智能硬件設備高速發展,汽車電子等新興細分領域快速成長;
六是產業進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期,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從2014年的兩位數增長,下降至一位數的中速增長區間,出口持續走低,利潤率和附加值尚待進一步提升。
最後更新:2017-09-05 15: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