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人物
銀監會王兆星:部分銀行仍存速度情節、規模情節
9月15日,2017年金融街論壇在京召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稱,要把深化改革作為金融發展的穩定動力和內生保障,隨著經濟發展與創新步伐的加快,改革的複雜程度加大,在支持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要不斷推進金融業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對銀行業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是光榮使命,深化改革是基本動力,防範金融風險是主體責任。
“最根本的路徑是要不斷深化改革,來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以更加有效的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並通過有效監管提升金融安全。”王兆星稱。
在如何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方麵,王兆星表示,要以支持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繼續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是繼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大力支持去產能,既要有效識別、穩妥有序退出僵屍企業,同時也要杜絕一刀切的抽貸、斷貸,銀監會還將進一步推廣和完善債權人委員會機製,不斷探索支持實體經濟的新方式和新途徑。
二是嚴格把握住房的居住型屬性,按照分類調控原則,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的住房需要,同時支持房屋租賃發展和棚戶區改造的金融需求。
三是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深入推進去杠杆。四是加強服務收費監管,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阻礙發展的主要困難,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優化資源配置、改革服務,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五是紮實推進普惠金融服務,不斷完善服務短板,
此外,王兆星稱,切實防控和化解金融風險,是鞏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243萬億元,在一定程度上,我國銀行業也有了較為厚實的底子,但一些銀行的管理體係還不夠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夠完全有效,麵臨的風險隱患還有不少。銀監會將繼續開展以下幾方麵工作:一是有效防範重點領域風險,包括過剩產能行業、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等方麵的風險;二是堅持落實穿透式監管,穩妥有序治理銀行業亂象,銀行業委托貸款、同業資產和負債的餘額都出現萎縮;三是強化協調配合,有效彌補監管短板,銀監會已著手完善一係列監管製度,將合理把握政策的出台節奏,密切跟蹤市場反應;四是進一步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增強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活力
“當前一些銀行的速度情節、規模情節還存在,專業化管理能力還有待加強,防範風險能力還有待提升,要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還要加大體製機製改革,要加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破除求大圖快的發展意識,提升服務客戶的內涵發展意識,健全法人治理,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規範股權管理,不斷提高董事會、監事會的履職能力,同時銀監會也將督促金融機構強化績效考核機製改革。”王兆星稱。
最後更新:2017-09-15 10: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