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人物
江蘇將全麵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收費由市場定價
江蘇決定全麵放開養老市場。
9月7日,江蘇省政府對外公布《關於全麵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放寬準入條件、營造公平環境,全力推動養老服務的市場化。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0年,江蘇養老服務市場將全麵開放,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業發展主體,占比超過70%。
據了解,在2017年初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民政部對全國養老服務體係建設評估中,江蘇綜合排名第一。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到2016年底,江蘇60周歲、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719.26萬、1167.55萬人,分別占戶籍人口的22.1%、15%,人口老齡化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空巢化、失能多等顯著特點。
顯然,以過去政府為主導的方式和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已無法滿足江蘇全省養老市場的需求。
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根本上講,《實施意見》在於推動社會資本、外資等進入養老產業,破除養老機製的定價瓶頸等。
一方麵,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製成為企業或開展共建民營,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的改革,以拓寬社會力量參與的空間;另一方麵,在於改革養老機構的定價機製,加快建立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養老機構服務收費管理機製。
為此,江蘇明確:對於民辦營利性的養老機構,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由經營者自主確定;對於民辦非贏利性養老機構,服務收費標準由經營者合理確定;對於政府運營的養老機構,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對於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可采用招投標、委托運營等競爭性方式確定運營方,具體收費標準由雙方根據市場合理確定。
《實施意見》的一個核心,在於解決了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組織的發展問題。
按江蘇規定,在養老機構的設立審批流程上,互為前提的審批事項將全部取消,且在5個工作日之內完成許可。
其中,較為關鍵的是,對民辦非營利性的養老機構,允許連鎖經營中在登記管理機關管轄範圍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可以從收支結餘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於獎勵舉辦人,出資人產(股)權份額在投資滿5年後可以進行轉讓、繼承、贈與等多種市場化處理方式。
江蘇還規定,所轄的13個地級市,要建立有“示範區”等,為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提供載體和平台。
侯學元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江蘇13個地級市都有外資進入養老市場,覆蓋麵已很廣,數量上正在提升。“境外投資者在江蘇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國家政策範圍內,享受同等的土地、稅收和財政支持政策。”
最後更新:2017-09-07 14: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