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微信為何得名“微信”?

微信,這款改變了中國社交格局的國民級應用,自2011年誕生以來,便以其獨特的聊天、朋友圈、支付等功能,深受用戶喜愛。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微信最初的名字並不是“微信”。

在微信誕生前,騰訊曾推出一款名為“WPhone”的產品,旨在打造一個移動端社交平台。但由於缺乏鮮明的特色,WPhone並不被看好。2010年,騰訊內部成立“海豚項目組”,決心打造一款更具競爭力的移動社交產品。

項目組經過反複調研和討論,提出了“微信息”的概念。他們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對即時、簡便的信息交流方式需求日益增長,而“微”字恰好體現了這種特性。此外,“信息”一詞則涵蓋了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信息形式。

確定了“微信息”的概念後,項目組開始考慮產品的名稱。最初,他們想到的名稱是“微訊”,但考慮到“訊”字與“信”字同音,容易讓人混淆,便決定改用“信”字。“微”和“信”的結合,既體現了產品的微信息特質,又承接了騰訊此前社交產品的“QQ”的“信”字元素,寓意著延續和傳承。

2011年1月21日,騰訊正式推出微信,取名“微信”,意為“微信息”。這個名字簡潔易記,準確反映了產品的定位,一經推出便受到用戶歡迎。隨著微信功能的不斷豐富,它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的英文名“WeChat”也頗有深意。“We”代表著微信的社交屬性,強調用戶之間的連接和互動;“Chat”則直接體現了微信的聊天功能。WeChat既與微信的中文名相唿應,又突出了其國際化的視野和目標。

如今,微信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移動社交平台,月活躍用戶超過12億。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更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微信”這個名字,也早已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標誌性符號,代表著創新、便捷和連接。

最後更新:2025-01-05 02:35:56

  上一篇:go 如何輕鬆解綁微信綁定的信用卡
  下一篇:go 微信申訴成功所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