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小米電視4A:如果改叫“紅米電視”你們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3月底4月初,又到了電視企業們一起蠢蠢欲動的季節:在這短短兩周裏麵,小米樂視微鯨TCL已經或者即將紮堆北京輪番Show一次肌肉,趕在五一小長假-傳統意義上的電視銷售黃金時間來臨之前發布自己的新品並展開營銷攻勢,期望著能夠在五一銷量這塊蛋糕中給自己多切一塊。往年要等到4月份米粉節才會有新品發布的小米電視這次來了個搶跑,在上周二率先發布了今年的電視新品小米電視4A,從而為即將到來的一係列發布會們打響了這場營銷戰爭的第一槍……

在這次發布會上小米電視的負責人王川主要講了兩件事情:首先大概花了20%的篇幅介紹了小米電視4A是如何的配置高價格低,性價比優秀;而更為主要的80%時間都花在小米所主打的人工智能上,在這方麵已經能夠有一些具體的場景落地,目前集中體現在語音操控和圖像識別上。

有了這樣的時間投入配比,接下來在發布會後麵的傳播風向就很好想象了:幾乎全部媒體都在報導小米電視的人工智能這件事上投入了濃墨重彩(相信這個結果也讓小米電視的公關團隊很滿意),隻是有一件事兒略微有點失控,小米電視4A的外觀成為相當一部分媒體炮轟的對象,炮口主要對準了厚度這個問題,主要的論據則是“小米電視4A的外觀居然還不如在CES上發布的小米電視4,厚度大大超出當時小米4宣傳的4.9mm”,在這一刻我相信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的內心是無奈的:超低價格超好外觀超多內容,你們要的太多,臣妾做不到啊!#甘蔗沒有兩頭甜#

當然,這些媒體記者們並沒有說錯,小米電視4A從外觀上說確實不如CES上麵的那台小米電視4驚豔,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從能力上不存在短板能夠把電視做得更好,那小米電視為什麼要開曆史的倒車,在這個時間點來發布一台外觀不怎麼好看的電視呢,難道是等著被炮轟麼?

時間點的問題比較複雜所以一會兒單獨展開講(俗話說“好飯不怕晚”麼),首先我們有必要先統一一下對於“什麼才是好產品”這個問題的認知:很多朋友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裏麵,那就是認為“渾身充斥外星科技,恨不得能加上的功能都給他將它加上,外觀最好是24K金鑲玉”的玩意兒才是好產品,但對於真正從事生產製造和銷售的人來說,以上列舉到的這些稍微有點誇張的特性其實都是一個產品的具體feature,是否要讓產品具有某些Feature,決策理由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這些Feature們是否真的是剛需,並且容易為顧客所接受。

回顧一下小米電視的產品線布局,你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在這次的小米4A發布之前,前麵的各代產品所主打的特性除了內容聚合和小米生態體係之外,非常重要而且有傳承的一個方麵就是ID設計。除了2013年9月發布的第一代產品明顯在外觀以及結構設計上體現出不成熟之外,後續的各個產品特別是采用分體設計的小米電視3已經能夠代表電視產業內非常先進的設計能力,而在CES上發布第四代產品則采用了源自索尼和康寧的超薄玻璃導光板設計使得其厚度可以達到4.9mm-考慮到整機結構穩定性,這基本上已經是LED屏幕的極限。我們已經可以做出這樣一個結論:從2013年開始,經過4年的不斷提升,小米電視的設計能力已經能夠達到行業中的一線企業水平。

既然能力上並不存在短板,那就該好好思考一下關於意願的問題。這次的小米電視4A,采用的是傳統的DLED直下式背光方式,這種背光方式的優缺點同樣非常明顯:限於技術實現的限製,側入式背光電視的厚度將有所增加,但整機成本將大大降低。可以說,在小米電視4A這個產品上小米選擇了用外觀設計上的妥協去換取了價格上的優勢,說到這裏是不是覺得畫風開始熟悉起來了?小米電視4A采用了和之前產品同樣的MIUI TV版操作係統和同樣的內容聚合平台從而保證了在內容和體驗上麵的競爭力,而在外觀設計上選擇了Cost down,這個打法和之前紅米手機問世可以說完全一樣。#如果直接把小米電視4A改名為紅米電視4A,這就沒毛病了吧#?

這種一脈相承的產品思路,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理解:高成本高配置(當然還可能是高毛利)的旗艦產品一方麵能夠迅速拉動自身設計和研發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麵也能夠在發燒友以及互聯網媒體上形成口碑效應,但考慮到中國大陸地區用戶對於不同的電視尺寸以及價位段的要求,一味沿襲小米手機一年一款的爆品策略是行不通的,需要推出從32寸到70寸,並包括入門、高性價比以及旗艦等不同價格段的產品來滿足廣大購買者差異化的需求,這次“紅米”電視的發布,目的已經非常明確:盡可能形成價格優勢從而實現更多的用戶覆蓋

推出紅米電視的目的現在已經清晰無疑,但對於一款產品的成功來說,Timing同樣重要,需要在合適的時候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小米之所以在2017年伊始推出“紅米”電視,相信是源於以下三點:

首先,智能電視市場重新回歸理性。從去年年中開始,曾經的智能電視領頭羊樂視在資金方麵遇到了巨大困難,體現到營銷策略方麵最為直接的一點就是逐步取消了用戶購機補貼,從而喪失了之前最為重要的價格優勢,這也帶動得整個電視行業重新回歸理性,不再以高額補貼來吸引用戶眼球,而是重歸以電視機硬件產品的本身價值成為營銷導向的道路,這也使得電視廠商們更加注重在生產製造環節的競爭力。

其次,元器件價格上漲,無形中推動整個行業中電視終端銷售價格被迫提升。記得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手機行業首先來了一波調價,普遍增幅都在100-200元左右,由於在供應鏈上具有相似性,再加之液晶屏幕和內存等一些本身就占據成本較高比例的元器件價格增幅較大,導致電視行業同樣需要設法消化這部分的成本增加,而所謂的辦法無非就是開源和節流。對於用戶來說,在享受了過去幾年的價格戰紅利之後,麵對漲價必然會出現反感情緒,此時如果能夠在價格上產生競爭優勢,有利於品牌拓展和銷量提高。

最後,小米之家在線下的鋪開,對於小米電視來說已經開始逐步解決渠道的問題。小米電視上市三年以來,一直存在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沒有能夠在銷售渠道上進行有效拓展,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而是皇帝女兒也愁嫁的年代,沒辦法接觸到終端購買者,產品再好也是白搭。小米之家之前主要提供售後服務的職能,現在已經轉型為線下小米和米家產品的賣場,考慮到小米手機以及小米生態鏈產品已經獲得的良好口碑從而在線下實體店所產生的流量帶動作用,預期可以成為小米電視的一個銷售渠道,當然這也有小米之家的拓展能力息息相關。

從小米電視最新的產品線布局來看,這次發布的“紅米”電視很可能成為小米電視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勝負手,電視外觀設計隻是整個電視產品中的一個方麵,最終什麼樣的產品能夠得到用戶認可,還需要靠銷量說話,如果套用那位辭世整整二十年,個子不高但卻成為中國曆史上一位“巨人”的總設計師的一句名言,“不管配置高低外觀精美與否,能賣出去而且顧客願意用,那就是好電視”。

--------------------------------------------------------

智能電視/機頂盒行業獨立觀察團隊,聚焦三網合一、移動互聯、數字家庭以及相關上下遊行業

歡迎關注智能電視行業觀察的微信公眾號,搜索“SmartTV_Observation”或“智能電視行業觀察”即可添加。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智能電視行業觀察團隊原創,接受各媒體轉載,要求保證全文包括版權聲明部分完整性,不得刪改。

最後更新:2017-10-08 01:08:45

  上一篇:go 小米電視代言人出爐
  下一篇:go 米粉節,小米電視稿事情:竟然這樣對待樂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