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李誌林:現在談牛市為時尚早 但優質小盤股易出妖股

本周,在市場一片“調整”聲中,A股創出了2006年6月以來的11連陽的新紀錄。許多人由此驚唿:A股大牛市又來了。理由是,以往A股3次10連陽,都是在2006—2007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中才出現的。

牛市真的來了嗎?我認為,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因為,2018年貨幣政策依然是穩健中從緊,百萬億的資金將受到史上最嚴的資管新規整肅。經濟層麵上,尚未進入複蘇和新的周期,“三去一降一補”任務相當繁重,經濟L型走勢還沒有改變。新股發行和大小非減持有增無減,壓力沉重。11連陽的主幹部分是靠權重股拉升指數,多數投資者賺了指數不賺錢,甚至還虧錢,市場缺乏像美國和港股那樣的由新經濟藍籌領漲的財富效應,人氣和信心依然停留在熊市中。

牛市必須是大多數人賺錢,都能分享到經濟和改革的成果,都在資本市場有所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這些,在新年股市9天中,仍沒有出現。

2017年股市,全年都是“二八”現象。如果扣除新股和次新股的話,是“一九”開。

2018年9天的新氣象,除了大盤11連陽逼空走勢以外,那就是個股漲跌由“二八”開變成了“五五”開。

從指數看,大盤股指數依然漲幅領先。小盤股指數也拉出陽線,隻是漲幅略小些而已,沒有像去年那樣逆向翻綠。

從漲跌個股看,今年上漲的個股達1774隻,比下跌個股略多,漲跌比例基本上是“五五”開。

期盼2018年股市能出現 “六四”開

一是,應對外圍市場壓力,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需要。麵對美國加息、減稅、縮表,以及外資的流出壓力,A股市場必須奮起直追,才不致出現資本流失。隻有營造持續的穩中有漲、漲多跌少和賺錢效應,才能吸引更多的新增資金入市,促使股市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二是,中國經濟和上市公司的中高速增長,為股市上漲增添了強大動力。國務院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7年國企利潤增長17.4%,是近5年最好水平;多家券商研究所預測,2017年上市公司利潤增長近20%。這為A股提供了新上升空間的最重要基礎。

三是,A股屬於全球股市的估值窪地。許多大盤股和中盤股的估值,目前隻有10—12倍市盈率。這便增強了它們為A股搭台,成為穩定和提升平均市盈率隻有16倍左右的A股價值中樞的中流砥柱和推進器。

四是,新股擴容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放慢。去年12月至今年1月5日以來,60家“帶病”IPO企業,主動撤退或被終止審查。近期新股發審會經常出現30%、甚至25%的低過會率。隻要證監會從嚴審核的方針不變,那麼今年IPO節奏放緩是大概率事件。這對改善供求關係,提升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有很大的鼓勵作用。

五是,近期市場資金麵相對寬鬆。由於去年底央行宣布“限定版”降準,預計最多可向市場釋放1.5萬億流動性,新年兩市融資額持續增加,已超10500億元,創兩年來新高。滬股通、深股通等北上資金持續增加。11連陽也激發了場外新增資金摩拳擦掌,準備入市。

六是市場熱點逐漸擴散。

1、漲價概念股。如化工、有色金屬、鋼鐵、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因產品供不應求並大幅漲價,2018年業績仍能大幅增長,而它們的估值隻有十幾倍市盈率。其中,漲幅最顯著的是貴州燃氣,連續 12個半漲停板,漲幅達280.7%。

2、房地產股。在前期海外資金狂炒內地房地產股之後,A股的房地產股成了估值窪地。新年以來,房地產政策有所鬆動,房地產股走勢最為強勁,老牌地產龍頭萬科A,新年又漲了19%,股價接近37元。榮安地產漲幅更是高達76%,綠地控股漲35%,萬通地產漲34.6%,華夏幸福漲26.9%,金地集團漲 26%,榮盛發展漲20.3%,巨大的財富效應,正在超跌低估值的房地產股中蔓延。

3、區塊鏈概念股。新年以來,此板塊漲勢迅勐,遊久遊戲、易見股份遭到特停,整個板塊漲幅巨大,帶動了大數據、軟件信息、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半導體、國產芯片、5G等高科技股狂掀漲停潮,成為大盤10連陽的功臣。雖然區塊鏈概念目前還比較虛,周五14家上市公司發了澄清公告,但反映了市場對“二八”現象和高科技股長期被壓抑的反叛。

4、央企國改和地方國改股。預計第三批31家混改名單公布後,國改股、混改股行情將起,也會對大盤產生推動作用。

5、大盤股和白馬股。新年以來,茅台因漲價而再創788元新高,以近萬億市值,推動了上證指數,並刺激了五糧液、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白馬股也連創新高。

我預感,2018年的股市,將一改上年的“以大為美”、“抓大放小”、多數人虧損的“二八現象”,代之以“抓中間、促兩頭”,“大盤股搭台,中盤股唱戲,優質小盤個股動輒出妖股,股價扶搖直上”的局麵。

去年大漲的大藍籌和白馬股,隻要業績能跟得上,今年還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漲幅跑不過中盤股,如地產股、漲價類周期股、資源股等。也跑不過中小創中有高成長性、有強主力炒作的高科技股。

還是要提倡個股跑贏大盤

瑞銀最近預測,今年A股能漲到4450點。但在我看來,能夠漲到2015年4月15日兩大權威媒體所稱的“4000點隻是牛市的新起點”的位置,就上上大吉了。

再一算,即便指數真能漲到4450點,也隻有30%的漲幅。與其如此,不如輕指數重個股。對自己的股票池進行優化,爭取每一隻個股能達到30%漲幅,或者分幾次累計達到30%的漲幅,這比指數漲30%來得更省力、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

本周5天收盤均在3400點之上,3400點新平台上累計收盤了17天,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繼續整固。

11連陽的走勢讓大多數人感到擔憂,害怕來個逆向大反轉。但是,也應看到:在7連陽以後的4天,均是小陽線,總共才漲了17點,獲利盤並不多;雖然日KDJ指標高達94、92、99,有強烈的調整要求,但在11連陽中,每天盤中指數都出現較劇烈的震蕩;本周5天個股均是跌多漲少;大盤股指數與小盤股指數也出現分化;本周日均成交量4971億,比上周的4930億略多,量價基本配合;周K線技術指標較低,屬於行情剛啟動的態勢。

因此,人們應做好大盤出現調整的準備,可通過控製倉位、調倉換股、高拋低吸,來化解指數調整的風險。

但也無需對指數出現深幅調整抱有過分恐懼。我認為,即便調整,3400—3380點區間進行拉鋸的可能性較大,許多個股可能不跌反漲。

重點還是要選擇超跌、低位、低價、有業績、有高成長性、有成交量、有成為熱點可能、有30%上漲空間的個股,進行分散投資以擴大盈利機會。

(李誌林,華東師範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

大勢分析>>>

大盤驚現量價背離現象 指數走勢或將上演大反轉

滬指連續上漲還能保持多久?下周市場或麵臨重大變盤

後市猜想>>>

本輪行情與11年前有什麼不一樣?下一步A股可能這麼走

下周股市三大猜想:短期盤麵波動加大 滬指或難繼續節節攀升

(原標題:談牛市為時尚早)

最後更新:2018-01-13 17:20:08

  上一篇:go 2017年我國外貿結束兩年負增長態勢 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下一篇:go 2017美國專利榜單出爐!中國首進前五 這家中國公司增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