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中國正在買下巴西?不!這是一種天然匹配

摘要

裏約熱內盧附近的阿蘇港(Au)曾被埃克巴蒂斯塔(Eike Batista)稱為“通往中國的公路”。

  裏約熱內盧附近的阿蘇港(Au)曾被埃克巴蒂斯塔(Eike Batista)稱為“通往中國的公路”,10多年前,這位現在已名譽掃地的前億萬富翁創建了這個超級港。

  在大宗商品熱潮結束後,巴蒂斯塔在巴西的商業帝國幾乎無一幸存。他在2014年破產,留下一連串誇張承諾和龐大支出。但有一個項目蓬勃發展:那就是阿蘇港。新東家——總部位於美國的私人股本公司EIG Global Energy Partners使其恢複活力,不僅成為通向中國的公路,很快還可能被中國企業擁有一部分股權。

  阿蘇港延伸至裏約熱內盧州北部的海灘,有一個碼頭伸入南大西洋近3公裏。該港已經是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的啟運港,也是巴西龐大海上石油發現(被稱為鹽下層石油區塊)的物流基地;中國兩大石油公司中石化(Sinopec)和中海油(Cnooc)擁有這些石油區塊的部分權益。

  如今,EIG Global Energy Partners正計劃擴建該港並開發新業務,從集裝箱碼頭到發電廠和鐵路,其中很多項目引起了中國企業的興趣。

  EIG首席執行官R布萊爾托馬斯(R. Blair Thomas)表示:“中國正成為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長期而言,他們的‘臨界質量’如此之大,以至於你不僅希望他們是客戶,還希望他們成為部分所有者。”這家私人股本集團是阿蘇港運營商Prumo Logística的控股股東。

中國企業在巴西收購規模

  有意投資阿蘇港的中國企業正在進行的談判(已得到幾個消息來源的證實),是這個亞洲國家的大企業過去兩年對巴西大舉投資的一部分。

  除了中石化,在巴西購買資產的中國企業包括承建三峽大壩的長江三峽公司(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輸電企業國家電網(State Grid Corp of China)、貿易公司中糧(Cofco)以及業務涵蓋航空和金融的綜合企業海航(HNA)。百度(Baidu)等科技公司也已進軍拉美最大經濟體。根據Dealogic的數據,今年和2016年,涉及中國企業的交易超過100億美元。

  對於巴西而言,中國投資熱潮來得正是時候,有助於支撐巴西舉步維艱的經濟。過去兩年,巴西遭遇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內生產總值(GDP)收縮逾7%,同時艱難應對一場大規模腐敗醜聞。

  對巴西表現出大量興趣,代表著中國在策略上的重大變化。自2005年以來,中國向拉美貸款超過1400億美元,其中近一半給了委內瑞拉。然而,北京方麵正日趨從委內瑞拉和該地區其他傳統盟友(例如厄瓜多爾),轉向具備更穩健財務基礎和更大戰略可能性的國家,主要是巴西。

  支持者把這種合作視為兩個新興經濟大國的聯姻,一個是迅速增長的工業領軍者中國,另一個是農業和自然資源大國巴西。

  “我認為這是一種天然的匹配,”瑞信(Credit Suisse)巴西投行部門前聯席主管、投資公司QMS Capital創始人馬塞洛卡亞斯(Marcelo Kayath)表示,“中國擁有過剩資金以及基礎設施方麵的專業技能,同時他們需要我們所擁有的,也就是原材料和食品。”

  但在明年舉行的總統大選之前,巴西的民族主義政客正開始提出中國影響力的問題。中國踏入美國“後院”的行為也在華盛頓引起關切。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S Army War College)戰略研究所(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拉美研究教授R埃文埃利斯(R Evan Ellis)表示:“如果在該地區有著巨大經濟實力和影響力的巴西與中國高度結合,那真的會顯著改變戰略格局。”

  今年頭8個月,中國在除巴西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投資減少40%,原因是北京方麵遏製對外投資(2016年中國的對外投資曾達到1700億美元的峰值)。然而中資在巴西達成的交易呈現出相反的景象。

  根據Dealogic的數據,今年迄今已宣布的中國並購巴西企業的交易總額達到108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為119億美元。這些數字高於2015年的近50億美元,而且是自2010年創下125億美元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對巴西投資的增加始於2010年左右,是由政府主導的通過境外收購來增強中國的糧食和能源安全的努力的一部分。

  “能源、采礦和農業等行業大有前途,而且對中國經濟構成補充,”北京對外經貿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國際貿易教授崔凡表示,“投資巴西還可以幫助那些向美洲出口的(中國企業)。”

  在第二階段,2014年前後,投資擴大到製造業和其他聚焦於巴西國內市場的行業,同時中國為國內鋼鐵、汽車和其他行業的過剩工業產能尋找出路。

  在這個階段,中國國有銀行在巴西落戶。中資銀行和投資集團還支持200億美元的中國巴西基金(China-Brazil Fund),這個基金由中方管理,為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於今年5月正式推出。

  巴西律師事務所Demarest中國業務主管張軍表示:“眼下巴西政府投資乏力。中國在資金、技術和建築能力方麵具備優勢。”

  律師和銀行家們表示,第三階段始於去年。如今中國企業開始變得更像傳統的跨國公司,在眾多行業尋找有競爭力的回報,並且擇機投資,而不是聚焦於狹隘的地緣政治目標。

  聖保羅律所Tozzini Freire的中國問題專家Reinaldo Guang Ruey Ma表示:“他們以投資者的眼光看待機會。我們開玩笑稱,巴西公眾對中國有兩個印象,一個是‘中國人有大把錢,另一個是中國人什麼都買’。第一個是真的,第二個不是真的。”

  分析人士表示,最近一波中國投資潮也受到席卷巴西的反腐調查的推動。這項名為“洗車行動”(Lava Jato)的反腐調查揭示出政客、國有企業和私人承包商之間行賄以換取合同的勾當。該調查已導致一些企業破產,並迫使其他企業變賣資產。大型建築集團Odebrecht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今年7月以10億雷亞爾(合3.1億美元)將裏約熱內盧/加利昂(Galeo)國際機場的控股股權出售給中國海航集團(HNA).

  “洗車行動”還加劇了巴西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為了支撐聯邦預算,總統米歇爾特梅爾(Michel Temer)的政府正在私有化一係列資產,從水電公司到國家鑄幣廠。

  Reinaldo Guang Ruey Ma表示:“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洗車行動’導致大量資產出售,突然間一切都要出售,從港口和高速公路到機場和鐵路。”

  “我開玩笑說,如果中國人5年前說:‘我想收購(巴西)最大的建築公司’,人們將會大笑。現在他們說:‘坐下來,讓我們談談。’對話發生了變化。”

  中國投資增長的速度和規模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例如,三峽集團斥資230億雷亞爾(合7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資產組合,其中包括17座水電站——有些是購自美國的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11個風電場和1家電力交易公司。

  三峽巴西公司(CTG Brasil)首席執行官李銀生表示:“這是一個有著強大法治的國家,因此我們感覺我們的投資、我們的權益有保障。”三峽巴西公司為三峽集團貢獻了逾10%的收入。“我們會留在這裏”。

  聖保羅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Getúlio Vargas Foundation)的國際關係學教授奧利弗施廷克爾(Oliver Stuenkel)表示:“對他們來說,巴西是一個適宜經營的地方,特別是因為他們著眼於長期。中國知道委內瑞拉的經濟基本麵一團糟,而且處於不可逆轉的長期衰退。所以他們不想把雞蛋放在委內瑞拉籃子裏。”

  就目前而言,中國企業在巴西投資並未像在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那樣遭遇政治阻力——在澳大利亞,中資曾被擋在某些農地和輸電公司交易的門外。2009年,巴西前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曾限製外資購買土地,此舉被視為意在阻止中資收購大型農場。但這一次,巴西利亞方麵急於獲得它能吸引到的任何投資。

  然而,隨著巴西明年競爭激烈的總統大選臨近,這種良性局勢可能不會持久。目前在2018年大選前的民調中排名第二的極右翼政客、總統候選人雅伊爾博爾索納洛(Jair Bolsonaro)表示:“我們需要意識到,中國正在買下巴西,不是在巴西境內收購;它在收購巴西。”

  為進軍巴西的中國投資者提供服務的谘詢公司Vallya的董事拉麗莎瓦赫霍爾茨(Larissa Wachholz)表示:“從中資開始大舉進入戰略領域的那一刻起,他們將不得不考慮戰略公關,因為他們正在開始吸引那些不喜歡看到這一局麵的人的注意。”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埃利斯在提到中國投資時表示:“雖說它是經濟的……但我認為其中存在一個政治戰略要素。”他說,巴西可能需要開始對涉及中國國有企業的交易進行更嚴格的審查,類似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進行的安全審查。他還表示,這些投資可能會動搖巴西政府公開批評中國的意願。

  埃利斯還提到中國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近期對收購陷入困境的巴西運營商Oi表現出興趣。

  他說:“巴西可能希望對其允許中國進入的領域加大監督力度。如果中國移動能得到6400萬巴西移動用戶,那很可能是它在全球範圍內邁出的最大一步。”

  如果說一些政界人士對北京的投資有所顧慮,那麼被中國企業收購的企業員工就隻有感激之情,因為他們保住了自己的飯碗。

  阿萊士巴蘭塞羅(Alex Balanceiro)在加利昂機場為行李搬運公司瑞士空港(Swissport)工作了12年。海航已收購了瑞士空港並入股加利昂機場。他說:“當巴西處於危機之時,中國人來這裏是件好事。”

  延伸閱讀:委內瑞拉債務:隨著投資者擔心違約,中國將扮演核心角色

  10年多一點以前,就在石油價格高漲的時期,委內瑞拉領導人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訪問了北京。這位歐佩克(Opec)國家的總統宣告資本主義是通往地獄的道路,並稱,如果毛澤東主席和委內瑞拉英雄西蒙玻利維亞(Simon Bolívar)見過麵,他們將成為密友。

  當時查韋斯引得東道主們笑聲一片。然而,一再的訪問很快導致北京方麵質疑他作為合作夥伴的可靠性。自那以來的情況果然證明——無論是就委內瑞拉欠中國的債務,還是就中國對該國的直接投資而言——這個石油資源豐富但資金貧乏的國家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損害中國的“品牌”。

  從2007年到2014年,中國的開發銀行向委內瑞拉提供了逾600億美元的貸款,幾乎占了它們對拉丁美洲敞口總額的一半。

  當時有批評人士表示,這些貸款缺乏足夠的監督,而且會在一個在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清廉指數榜單上接近墊底的國家助長腐敗。這些批評意見後來也得到了應驗。盡管這些貸款有石油供應做擔保,但去年中國仍不得不重新談判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北京方麵已經停止發放新貸款,但仍然有大約160億美元未償債務,令中國成為委內瑞拉最大的債權人。

  這使中國在委內瑞拉早就打過招唿的估計1500億美元債務違約一事上處於一個不舒服但卻關鍵的地位。為一個在地區引發大規模移民的政府紓困或提供其他支持,在拉丁美洲是不得人心的。另一方麵,與一個坐擁3000億桶可采石油的政權維持良好關係是有戰略考慮的。

  不管怎樣,委內瑞拉可能即將發生的違約將對中國在全球的債權人角色敲響警鍾。

(原標題:外媒:中國正在買下巴西 不,這是一種天然匹配)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1-29 10:54:19

  上一篇:go 奇牛國際:鮑威爾再放鷹言 12月加息大局已定
  下一篇:go 巴克萊:美元/加元最新走勢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