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今年來上市公司拋出過百億股份回購計劃 這22家回購上限過億元

國慶長假後的股市還是讓人眼前一亮,本周一上證指數高開突破前高,可惜的是到了收盤時漲幅回落至0.76%。而在所有的概念、風格熱點板塊中,除了一些強勢股指數表現不錯以外,股份回購的相關指數也排在前列。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分析,雖然今年以來有超過400隻個股公告了股份回購計劃,但計劃中要拿出一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僅有22家。而即使是在這22家裏麵,有部分公司的回購其實也顯得有些無奈。

回購計劃累計超百億元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超過400家的上市公司公告了股份回購計劃。從回購計劃的上限來看,這400餘家公司拋出的回購金額累計超過百億元。此外,在這400多家公告回購的公司中,已完成219家,有125家處於董事會預案的狀態,有43家是股東大會已經通過,17家正在實施中。

而從主要的回購情況來看,有些是主動而為,有些則是無奈之舉。比如科大國創海欣食品等公司,由於公司股票價格發生了較大的波動,原激勵計劃難以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因此決定終止實施激勵計劃,並回購注銷已授予尚未解鎖的限製性股票。

科倫藥業天舟文化等公司則表示,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製,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核心及骨幹人員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回購的股份將用作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上市公司則是出於整體估值較低,為提升股東回報水平、增強投資者信心而進行的回購,比如中聯重科等。

22家豪擲億金

雖然說各家的情況有所不同,但顯然能夠拿出夠多的資金來進行回購,對上市公司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實力的展示。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4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其實也僅有22家回購上限超過了1億元,其中,中聯重科京東方A是今年以來僅有開出10億元回購上限的上市公司。

目前,在這22家計劃豪擲億金的上市公司中,僅有6家完成了回購實施,有7家正在實施中,有5家處於股東大會通過的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從完成的情況來看,有些上市公司的回購數量比起預案中公告的回購上限還是有比較大的距離。

比如中聯重科,本次回購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但截至本次回購期限結束日(即2017年6月28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38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1%,成交總金額為人民幣16952.09萬元。

而在本周一該板塊表現最好的要數已經完成回購計劃的京東方,其通過A股和B股分別回購了8869萬股和2.65億股,總金額為2.26億元和7.9億港元,累計金額接近11億元的回購上限。

股價方麵,這些回購概念個股表現也不盡相同,有不少個股雖然實施了回購,但股價仍然處於低位,可見市場也並沒有給予很高的關注度。因此,作為投資者來說,對於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還需要結合回購的力度、誠意度及回購的意圖進行綜合分析。

(原標題:今年來上市公司拋出過百億股份回購計劃 這22家回購上限過億元)

最後更新:2017-10-11 03:33:07

  上一篇:go 短租平台房東損失屢現 行業仍處灰色地帶權益保障難
  下一篇:go 發改委研究推進電煤直購直銷穩煤價成近期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