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人物
留學回國,你的英語怎麼還是中國味兒?馬雲支招!
問問海歸就知道了,在國內職場打拚幾年,英語已經“磨損”很嚴重了,多半是長期不用導致的“鏽蝕”。其實,英語並非一勞永逸,不像騎車、遊泳,學會了一輩子忘不了,恐怕還要終身學習才好!
很多人會說,英語是技術、工具,很少把它當做專業、學問看待。
即使是技術、工具,其實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並不像騎車、遊泳,學會了一輩子忘不了。
有時能聽到一些去麵試的“海歸”,操著一口蹩腳的英語,總給人一種錯覺,心裏會問:“你是去英國留過學的嗎?”殘酷的現實是,我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就是這個“德行”,連我們自己有時都大好意思,也不能完全怪用人單位“有眼不識金鑲玉”,因為我們體現出來的竟然連“金玉其外”都沒有。
學英語學得更多的,其實是國際文化,這是隱藏在英語後麵的大學問。
國際化的英語環境是什麼樣的?
人們都知道英國是英語的發源地,卻不知道英國也是全球各色英語的集散地。到處南腔北調,與老外在中國聽到的漢語是同樣的感受。
多年前,我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讀MBA。一位當地好友曾“鄭重宣布”:“蘇格蘭人的英語發音是世界上最難懂的。”
實際上,英語對於蘇格蘭人來說,也是外來語。蘇格蘭人最早的語言是蓋爾語(Gaelic),至今仍有2%的蘇格蘭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蓋爾語,仍有很多蘇格蘭和威爾士學校還在開蓋爾文學或蓋爾語言專業,連普通人說話時都會或多或少帶一些蓋爾語的方言,比如Aye(相當於英語中的Yes)。
1728年,亞當•斯密的老師、“蘇格蘭啟蒙運動之父”——弗蘭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出任格拉斯哥大學精神哲學教授,摒棄了使用拉丁文教學的傳統,率先采用英語授課,並得到了其他大學的紛紛響應和效仿。
18世紀,蘇格蘭的知識界還成立了“提高蘇格蘭的英語閱讀和口語協會”,切實糾正“蘇格蘭腔”。
這樣看來,現在的蘇格蘭“腔調”的英語,經過蘇格蘭文化與不列顛文化幾百年的交流、融合,已經比過去易於接受了。不過,鄉音無改,“蘇格蘭英語”中的蓋爾遺風仍然使我們這些外來人在交流時惴惴不安。
除了蘇格蘭口音外,還有曼徹斯特口音、紐卡斯爾口音、謝菲爾德口音,即使在倫敦,東區與西區的口音也迥然不同。
而非母語的英語口音就更多了。在英國大學裏,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學生,他們的英語口音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東南亞口音、日本口音、印度口音、俄羅斯口音、希臘口音等等,咱們“中式英語”當然也是全球大家庭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並自成一派。
沒有人天天像BBC的播音員一樣對我們說英文,無論走到哪兒,美國也好,澳大利亞也罷,英語都是“國際化”的,對咱們中國人而言,就像是咀嚼多味兒花生,或是怪味兒豆。這是一種措手不及的遭遇,也是入鄉隨俗的曆練。
英語的文化溝通
中國留學生中,有些在國內推杯換盞、夜不歸宿,到了英國,反而“老實”了不少,更願意“宅”在宿舍裏(不知道是學習還是玩遊戲)。
當年我也是比較“宅”的,但並不拒絕與外國同學去酒吧聚聚。在英國,酒吧叫pub,全稱是public house,公共房子,實際上是典型的社交場所。
酒吧、喝酒、朋友,缺一不可,英國人借助這“三位一體”的文化環境讓自己充電,釋放出忙碌工作後的壓力,對抗著陰霾天氣和世態炎涼。
其中,喝酒最為隨意,英國人一杯啤酒能喝上整整一個晚上不續杯,咱們國內講究的“敬酒”、“幹杯”在這裏基本上沒有。從英國人的角度看,喝酒是自己的事,願意喝就喝,不願意也不勉強,而國內一般是集體無意識!
酒吧也是最好的學習英國文化的場所。天南海北的神聊,會為我們打開風景獨特的世界之窗,特別是英國人的興趣愛好,在這種環境裏會和盤托出。
在酒吧裏,“放鬆警惕”的英國人會坦露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慢慢地會發現一些讓老外笑得前仰後合的笑話背後的故事和玄機,這樣我們就不會總是一頭霧水地“陪笑”了,而是深入其中的文化環境而開懷大笑。
與英國人的談資裏,少不了書。
說英國人高雅,有風度,閱讀恐怕也是其中一個佐證。據說英國人的閱讀量是平均每人一年37本書,而中國人是0.7本。
媒體上有人認為英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恐怕與人口素質還是有關係的。他們也願意聊聊最近看的小說、雜誌、報紙上的內容。
英語與未來職場
國際化的環境裏,英語其實早已成為“標配”。
能否具備過硬的知識和技能,並依靠英語在工作中獨當一麵,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優秀的“英語+專業”的精英,即使是在中國這樣的人才大國,仍然是鳳毛麟角。
很多工作崗位的晉升條件就是英語,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企業中高層管理職位等等。很多人拚命地抽時間報班學英語,但這種碎片式的訓練效果往往不好。
繁瑣的工作、生活之餘,擠出時間學英語,除非有超強的毅力,否則不可能達到自己的預想。
即使出國留學,也未必就一定能使英語有本質性的提高。
所以,英語學習基本上也是終身學習的一部分。
有人認為,回到國內,沒有英語環境,就無法學好英語。其實這是為自己的英語退化找借口。
很多精英人士的英語就是在國內練出來的,馬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阿裏巴巴在美國上市那天,馬雲在接受美國財經記者采訪時流利、“正點”的英語,洋溢著少有的知性,顛覆了人們對中國企業家或“官氣”或“匪氣”的一貫看法。
馬老板當年就是堅持收聽“敵台”、堅持模仿老外發音、堅持在西湖邊主動找國際友人攀談,這才練就了國際“範兒”。
如今經常活躍在國際舞台的馬雲,其實也在利用這些英語場合鞏固、維護自己的英語水準,這也是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
而我們普通人也有很多這樣的機會,而且客觀條件比馬雲的學生時代要強很多倍。
這樣看,還是要從自己的目標、方法上找原因。
關於藝術留學
歡迎留言谘詢或直接留下
【姓名+電話+所在城市+意向院校及專業】
老師會在第一時間與你聯係
最後更新:2017-10-08 09:25:55
上一篇:
林更新 王麗坤 約會曝光,兩人疑似戀愛,公子你的眼光不淺啊,能追到素顏女神
下一篇:
林更新向趙又廷喊話 兩人又來買腐了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