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72 返回首页    go 人物


上海推进养老与幼儿托管领域“公建民营” 2018年扩大试点

10月20日上午,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了《本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率先在上海两个区进行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试点。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目前也正在幼儿托管领域积极尝试“公建民营”试点工作,2017年年内,上海将建设并运营26家社区幼儿托管点。

“公建民营”式养老:明年将推广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据上海统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户籍人口1449.98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99.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6%。

为了探索城市养老服务的机制创新。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政局发布了《本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养老服务领域“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工作拉开序幕。

《方案》指出,2017年上海在全市选择两个区进行养老服务“公建民营”的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上海市将出台共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社会运营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建设方和社会运营方的权责关系。

为了对此项改革进行监督,《方案》中还提出到2020年全市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2018年将扩大养老服务“公建民营”的试点范围,将“选择更多的区开展试点”。

上海市老年学会有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服务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参与养老服务是促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收费标准成关注重点

养老服务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未来收费标准成为关注的重点。

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政局还发布了《关于本市公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指导意见(试行)》,从实施范围、基本要求、运营方确定、权责要求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上海公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社会力量运营提出要求。

其中,在社会比较关注的服务收费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具体的收费标准可由政府建设方和社会营运方以扣除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后的实际服务成本为依据,按照非营利原则合理设定。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服务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瓶颈”需要解决,需要后续的相关政策细则来进行规范。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参与“公建民营”养老服务项目后能否在后期具有贷款的权利,这与企业能否持续提供养老服务紧密相关;其次企业参与其中的利润占比问题,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但同时企业经营需要利润,而养老服务的收费标准高了很多老年人就不愿意去了。

上海正试点2处幼儿托管点

除了在养老服务方面尝试“公建民营”的模式外,近期上海也在幼儿托管领域积极尝试进行这种改革试点。

近期,上海闵行区宁虹路的新虹街道幼儿托管点崭新亮相,这是闵行区的两处试点托管点之一。由新虹街道提供场地、硬件设施,引入了上海万科旗下的德英乐教育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匹配相应的师资、学习内容,以此来实现“政企合作”的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作为2017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今年全市将总共建成26家社区幼儿托管点,而闵行区的两处托管点正是以“公建民营、政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试点的。

对于企业来说,参与政府“公建民营”的模式能够让企业输出自身的优秀资源、品牌,与当地政府建立长效合作的机制。上海万科副总经理,德英乐教育总经理许青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二胎政策下,幼儿托管点的设立是对民生需求的及时回应,关乎社会、家庭福祉。德英乐教育将积极地配合政府,持续参与包括幼儿托管点在内的公办教育建设运营,也是企业反哺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最后更新:2017-10-20 19:18:23

  上一篇:go 证监会:10月24日、25日将审核11家公司首发
  下一篇:go 安徽出台进境指定口岸建设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