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人物
我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達40.8平方米
數據來源:住建部
“新房馬上就能入住了,我們去看過兩回,房子可敞亮了。”得益於棚戶區改造的實惠政策,天津居民馬大爺很快將住進嶄新的樓房。
住有所居,是每個家庭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棚戶區改造、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持續發力,讓百姓的安居夢逐步化為現實。
住房保障工程紮實推進。2013—2016年,我國共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2485萬套,改造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158萬戶。大批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使用,對穩定房價、改善居住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棚改貨幣化安置也在穩步推進,2016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48.5%,既有力推動了去庫存工作,又減少了重複建設、提高了效率。
市場調控及時有力。2016年下半年,不少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熱點城市及時果斷地出台調控政策,有效遏製了投機投資性需求。今年以來,調控效果日趨明顯,房價漲幅持續回落,新增房貸占新增貸款比重不斷回調。
好政策讓更多家庭住得越來越敞亮。一方麵,居住麵積在穩步增長。2013—2016年,全國累計竣工住宅麵積74億平方米,住宅建設水平創曆史新高。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達40.8平方米。另一方麵,居住質量正不斷提高。2016年,農村居民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或磚混材料結構住房的戶比重為64.4%,比2013年提高了8.8個百分點。
(原標題:我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達40.8平方米)
最後更新:2017-10-08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