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說好的不買科技股呢?巴菲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文

昨天晚上被這條新聞刷屏了。

巴老是真牛,10億美元買蘋果的消息一出來,帶動已經搖搖欲墜的美國股市大反彈,納斯達克指數一個晚上漲了 1.22%(美股漲跌幅都比較小,超過1%的漲幅已經算可以的了)。

對於科技股,巴老一向敬而遠之。他認為,價值投資就是要買業務簡單易懂、具有安全邊際、具有護城河的公司。有人做過分析,按照這個標準,大部分公司都集中在消費類企業。從巴老的經典案例來看,可口可樂、喜詩糖果、沃爾瑪,也都符合這個標準。

股神為什麼不買科技股?在1999年11月美國《財富》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解釋了原因。

答案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科技企業創新太快,“壽星”企業太少,同時缺乏足夠寬的“護城河”;

第二,提前識別為數不多的贏家性的困難程度,以及以合理價格買入這些公司股票的困難程度。

應該說,在長期的投資生涯中,巴老幾乎沒有碰過科技股,以至於美國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巴老被不少後生晚輩恥笑。

其實,巴老買科技股的例子也有:一個是2011年斥資107億美元收購IBM 5.5%的股份,另一個就是最近購買蘋果。

說好的不買科技股呢?是不是價值投資理念發生了變化?價值投資小夥伴的三觀都要顛覆了。

其實,這恰恰說明了巴老是個名副其實的價值投資者。

從股息回報、投資安全性角度考慮,巴菲特投資蘋果的思路也許就可以解釋的通了:

安全邊際。蘋果目前市值是5000多億美元,公司持有2300億美元的現金和等價物,每年能夠有500億美元的純利潤,也就是說華爾街給蘋果公司的PE是5倍,應該說擁有較高的安全邊際。

穩定分紅。蘋果分紅並不低,相當於每年6%的定期存款。對於巴老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來說,能抵禦經濟周期、帶來穩定現金流的公司,就是好的投資標的。與此同時,蘋果已經跌了一段時間,較為充分地體現了利空因素。假設如果能有一款新iPhone大賣,股價上漲是分分鍾的事情。

流動性問題。蘋果一直是美股的熱門股票,也是很多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必選。退一步說,即使巴老改變思路,想要退出,也不會有流動性問題,遇到“想賣賣不出”的窘境。

從巴老多年投資經曆來看,他對於投資安全性的要求簡直“令人發指”:不追求暴增的盈利,而是要求穩定現金流及可靠的退出策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巴老這筆投資就一定能賺錢,隻是說老人家的這筆投資符合其一貫的投資邏輯,並沒有“說一套做一套”的現象發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美國股市確實好價格的好公司不多了,這也是巴菲特投資如此保守的原因。

投資,就是建立一套符合邏輯、行之有效的操作體係,並嚴格遵守。從這個角度來說,巴老是“知行合一”的典範。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絳紫財經(jiangzicaijing)!

最後更新:2017-10-08 15:07:06

  上一篇:go 靳東拍戲期間和女演員開房,告訴你女主角是誰
  下一篇:go 外科風雲胡歌另類出演,這句台詞能讓人笑炸裂,靳東也在一旁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