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天籟之聲 帶你重回被遺忘的時光

盧奇亞諾·帕瓦羅蒂〈意大利語:Luciano Pavarotti,1935年10月12日-2007年9月6日〉,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別號“高音C之王”。

天籟之聲

帶你重回被遺忘的時光

帕瓦羅蒂和朋友們

聲情並茂地演唱

《 We Are The World 》

帕瓦羅蒂生於意大利的摩德納,他父親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業餘男高音。他父親雖同樣一副好嗓子,但由於天生怯場,隻能在墨索裏尼的軍隊裏烤麵包,曾開設糕餅店。母親則在香煙廠工作。帕瓦羅蒂在從事歌劇演出之前曾經想當職業足球員,其後當過保險員和小學老師。

帕瓦羅蒂在5歲便擁有了自己的吉他玩具,來伴奏唱一些民歌。這些民歌都是他憑著聽了父親播放的唱片後自己學會的。他喜歡在午飯後唱,由於嗓音很高,所以被打擾了午睡的鄰居常常向他抗議。

隻要是有人在的地方

一定就會有他的歌聲

他歌聲像醇厚的美酒

溫暖和安慰了很多人

帕瓦羅蒂的首次歌劇演出於1961年,主演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飾演男主角魯道夫。

1965年,帕瓦羅蒂隨女高音瓊·蘇瑟蘭的演出團隊赴美遊學。當年2月在邁阿密時,蘇瑟蘭的原定搭檔因病無法獻唱,蘇瑟蘭讓帕瓦羅蒂頂替,成就他的美國首演,獲得好評。同年4月8日帕瓦羅蒂在斯卡拉大劇院首演,主演了《波希米亞人》,同年6月2日在倫敦皇家歌劇院,帕瓦羅蒂首次主唱了日後令他名成利就的大作——多尼采蒂的《聯隊之花(團隊的女兒)》。

帕瓦羅蒂事業上的首個突破發生在1969年11月,在斯卡拉大劇院與當紅女高音雷納塔·史科朵共同主演威爾第的《倫巴底人》,演出被錄音製成專輯,廣為流傳。此後帕瓦羅蒂開始了自己的錄音生涯,早期的錄音包括一套多尼采蒂&威爾第的詠歎調集。

他的歌唱事業的最大突破發生於1972年,當他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再次演唱多尼采蒂的《聯隊之花》期間,輕鬆地唱出了九個高音C。帕瓦羅蒂自此逐步登上歌唱事業的高峰,更在全球掀起“帕瓦羅蒂熱潮”,舉重若輕的唱功,令觀眾沉醉在那妙韻,也因此得到“高音C之王”的稱號。亦因如此,在演出結束後,帕瓦羅蒂獲邀出場謝幕17次,久久不願散去。直至今日,這依舊是世界記錄。

好嗓音是天生的

真正讓歌曲有靈魂的,卻是情感

帕瓦羅蒂在西方家喻戶曉,原因是他開了歌劇現成直播節目的先例,而且定期上電視節目做現場演唱。因此他吸引了一大批的歌迷。他多次獲得格萊美獎,還有多張白金唱片和金唱片。上世紀80年代初,帕瓦羅蒂決定舉辦帕瓦羅蒂國際聲樂大賽,並在1982年舉行了首屆。

1990年,帕瓦羅蒂演唱普契尼《杜蘭朵公主(杜蘭朵)》中的《公主徹夜未眠(今夜無人入睡)》詠歎調成為BBC報導1990年世界杯電視片的主題曲,令帕瓦羅蒂更為全球所知。而在當年足球世界杯期間,帕瓦羅蒂更偕同前對手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羅馬卡拉卡拉浴場前地舉辦了首場“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而他的首次個人露天演唱會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觀眾人數有約15萬人。1993年7月,帕瓦羅蒂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演唱會更是有破紀錄的50萬聽眾在現場欣賞,而且全球各地的歌迷透過電視直播收看這次表演。1998年,在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地舉辦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則吸引了30萬的現場聽眾。在此前的1994年的洛杉磯和此後2002年的橫濱都有類似的演唱會。而帕瓦羅蒂的露天演唱會的唱片和錄像帶的銷量,超越了貓王和滾石樂隊的唱片銷量。

帕瓦羅蒂是肯尼迪中心榮譽的持有人,同時還持有兩個吉尼斯世界記錄——最多謝幕次數(165次)和最佳銷量古典唱片(1990羅馬“三高”演唱會)。1998年他獲得了格萊美傳奇藝人獎。

但帕瓦羅蒂也因為常常無法獻唱,還有與各大歌劇院惡劣的關係,因而獲得“取消大王”(The King of Cancellations)的稱號。被歌劇界裏認為最極端的情況是發生在1989年。當年帕瓦羅蒂取消了40場在芝加哥歌劇院裏的26場演出,開罪身為劇院經理的多年好友,阿迪斯·卡拉尼克(Ardis Krainik)。卡拉尼克因此決定帕瓦羅蒂終身不得再在芝加哥歌劇院演出。

2004年,帕瓦羅蒂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最後一次主演歌劇《托斯卡》全劇,並宣布以後不會主演任何歌劇全劇。2005年,年屆69歲的帕瓦羅蒂舉辦了一連串全球巡回告別演唱會,包括香港(2005年12月2日)上海(2005年12月6日)北京(2005年12月10日)和台中(2005年12月14日)。在完成全球巡回演唱後,帕瓦羅蒂將正式地退休。但他的健康狀況使他的告別演唱會斷斷續續,最終因他的去世而不能完成。

老帕曾主演的電影

2005年,帕瓦羅蒂曾接受頸部手術,修複兩節脊椎。同年3月,帕瓦羅蒂因喉嚨發炎被迫缺席墨西哥的三大男高音演唱會。

2006年初,帕瓦羅蒂接受背部手術後並發症感染,被迫取消英、美、加三地的演唱會。

同年7月,帕瓦羅蒂被診斷出患胰腺癌,需立即接受開刀除去腫瘤。手術過後,很快傳出帕瓦羅蒂“複康進展良好”的報導。但他在2006年餘下的活動全部取消,根據帕瓦羅蒂經理人的說法,帕瓦羅蒂將在2007年初,恢複環球告別演唱會。

2007年8月中旬時,因發高燒,曾在意大利摩德納醫院住上10天,在8月25日出院回家,9月4日,意大利傳媒傳出他病情突然惡化、不醒人事,及在家中接受醫師照料的消息。9月6日淩晨,因患胰腺癌在摩德納家中去世,終年71歲。

逝世

“這位藝術大師與胰腺癌作了長期艱苦的抗爭,但病魔最終還是結束了他的生命。一如他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一樣,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保持樂觀。”同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升起黑旗以示悼念。

去世兩日後,以天主教在家鄉的摩德納大教堂舉行追思彌撒,教堂外設有8部大型電視供教堂外的歌迷觀看追思彌撒。追思彌撒開始前由帕瓦羅蒂的保加利亞女高音好友高歌一曲;追思彌撒在當地時間15:20分正式開始,隨即進行宗教儀式。在祝福禮後,教堂內外播放早年由帕瓦羅蒂與父親同台演唱一段聖詩,其後掌聲達三分鍾。在追思彌撒過後,當帕瓦羅蒂的棺木移離教堂時,意大利空軍在教堂上麵飛過,還噴出有意大利國旗象征的綠、白、紅三色,以代表意大利政府向帕瓦羅蒂的敬意。

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帕瓦羅蒂去世後讚美他是恩裏科·卡魯索(Enrico Caruso)之後最了不起的古典歌唱家;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掛上黑旗,以及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也降半旗致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聯合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扶貧信使;美國總統布什說,這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和慈善家”;歌唱家莫華倫對帕瓦羅蒂病逝,感到可惜和震驚;形容他的聲音、技巧和表演也是完美,地位無人可以代替;又讚揚帕瓦羅蒂為人沒架子。

帕瓦羅蒂在追思彌撒後被安排火葬,之後在其家族墓園安葬。

多年來,帕瓦羅蒂為慈善不遺餘力,多次舉辦慈善演唱會。1996年,他與他的朋友舉辦了“帕瓦羅蒂與朋友-為波斯尼亞兒童”慈善演唱會。1998年,他們再次合作舉辦“帕瓦羅蒂與朋友-為利比利亞兒童”舉辦慈善演唱會。1999年6月1日,帕瓦羅蒂與朋友在自己的家鄉-摩德納舉辦“帕瓦羅蒂與朋友-為危地馬拉和科索沃兒童”慈善演唱會。2000年,他們再次舉行慈善演唱會-“帕瓦羅蒂與朋友-為柬埔寨和西藏”。

1998年,他獲得聯合國任命為“和平使者”,來協助喚醒世界對千年發展目標、艾滋病、兒童權益、貧民窟及貧窮等問題。與他合作的歌手來自四方八麵,都是為戰火的兒童籌款。受惠的人士包括了巴基斯坦內的阿富汗難民、讚比亞內的安格拉難民、伊朗境內的伊拉克難民等等。 2001年,他獲得聯合國的難民署授予“南森獎章”來表彰他對援助難民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另外,他在戰後的波斯尼亞南部城市莫斯塔爾自資興建帕瓦羅蒂音樂中心,讓波斯尼亞的藝術家有機會磨練自己的技術。因此,他在2006年成了薩拉熱窩榮譽市民。

歌者有故事深情

軼事

媒體曾披露“世界第一男高音”的帕瓦羅蒂承認自己不識交響樂樂譜。

帕瓦羅蒂的飲食習慣比較奇特,有時上場前會怯場,用吃東西來緩解,但帕瓦羅蒂常拿自己的食欲來開玩笑,深受樂迷歡迎。

關於帕瓦羅蒂金嗓子的秘密,可要歸功於他獨特的發音技巧。除了一般傳統的“麵罩唱法”,還有“意大利式美聲唱法”。麵罩唱法使用共鳴的原理發聲,可是人到達老年的時候,聲帶疲軟無法再開聲,歌唱技巧就開始走下坡。

而意式唱法改用其他部位發音,所以帕瓦羅蒂到去世為止,世人都能夠聽見他美妙的歌聲。

2007年9月7日,妻子曼托凡妮透露帕瓦羅蒂有三大未完成的夙願,它們分別是:給三歲女兒唱歌、全球巡演、錄製唱片。

帕瓦羅蒂在影片《Yes, Giorgio》片場

帕瓦羅蒂和朋友們

《1996年戰爭兒童慈善音樂會》

寬宏包容的音樂態度、善良廣博的愛心以及無與倫比的強大號召力

誕生與逝世

1910 奧地利女古典吉他演奏家路易斯·沃克(Luise Walker)誕生於維也納。

1928 蘇聯指揮家作曲家鋼琴家葉普蓋尼·斯維特拉諾夫(Yevgency Svetlanov)誕生於莫斯科。

1932 日本指揮家岩城宏之誕生於東京。1969年,他與NHK完成亞洲樂團中挑戰古典曲目的重要壯舉,也就是首度完成貝多芬九首交響曲全本的錄製工作。

1937 德國指揮家沃爾特·迪特·豪斯奇爾德(Wolf Dit Hauschild)誕生於格裏茨。

1960 德國作曲家迪特洛普·格拉納特(Dietlov Glanert)誕生於漢堡。

1949 英國男高音歌唱家沃爾特·韋多普(Walter Widdop)逝世於倫敦。

1962 德國作曲家漢斯·埃斯勒(Hans Eisler)逝世於柏林。

2007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盧奇亞諾·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逝世於摩德納 1964年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台。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名節節上升,成為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拉納特、豪斯奇爾德

首演

1961 卡特:《羽管鍵琴與鋼琴二重協奏曲》首演於紐約, 羽管鍵琴:科克帕特裏克 、鋼琴:羅森 、指揮:邁爾

1974 胡伯爾:《循環》首演於法蘭克福

圖為紐約,圖片僅供參考

古典今天

1961 作曲家漢斯·艾斯勒的人生之旅在東柏林結束了

圖為東柏林,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注冊用戶送15天vip會員體驗,

注冊永久vip會員還能免費領平板電腦哦!

也許你還對這些感興趣

1、大師課預告丨Dmitriy Onishchenko

2、大師課預告丨成敏:基礎決定未來係列課程

3、【征稿啟事】《人人愛樂》雜誌及人人愛樂媒體平台,開始征稿啦!

4、【人人愛樂 · 香港暢遊】除了比賽,這些也是非來不可的原因!

人人愛樂app用戶福利:

1、人人愛樂平板電腦

2、免費領15天vip會員,暢享古典音樂教材

最後更新:2017-10-08 00:08:36

  上一篇:go 奧迪Q7減肥成功化身德意誌戰車,高精尖當如此
  下一篇:go 越野硬漢來襲 奔馳G63/G65 AMG特別版官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