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人物
釣魚的藥酒迷不迷魚,做過的知道
釣魚的藥酒迷不迷魚,做過的才知道。其實藥酒也算是小藥的一種,但是藥酒與出售的小藥是有區別的。傳統的藥酒總是炫耀著某種神秘的製法,釣友們追捧藥酒,推崇的是它的奇效,也愛其製作簡易、造價較低、原材料也不難獲得。那麼為什麼魚兒易被藥酒所誘惑?怎樣泡藥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呢?
一、藥酒憑什麼迷倒魚兒
其實沒有什麼神奇的,是魚吃慣了發酵食物的原因。在野外自然水域,常有各種植物的種子掉落水中,近岸的水邊也有一些水生植物生長,其果實落入水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就會自然發酵而散發出酒味,魚兒在這樣的環境中覓食,已經習慣了吃含有“酒味”的天然食物,這就是魚兒容易被藥酒誘惑的原因。使用酒米打窩,既傳統又高效,被很多釣友采用。
二、藥酒傳統泡法
藥酒的傳統泡法,一般是選取幾種中藥材,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後用高度的純糧食酒來浸泡。中藥材來自於自然,其味道醇香且能起到保健的作用,酒味又適合魚兒的味口,一般能起到很好的誘魚留魚的效果。但是,這種混合浸泡的方法,往往不能將藥酒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要推薦的是將中藥材分別浸泡,而不是混合在一起浸泡。
三、分別單獨浸泡
用傳統的方法泡製藥酒,使用的中藥材比例或配方很多,用得較為普遍的是,藥材占白酒的二成左右,混合泡製,可泡三到五種藥材,也可泡十多種藥材。
傳統浸泡方法是將幾種中藥材混合浸泡,在這裏我們要說說打破常規的做法,就是分別將中藥材單獨浸泡於酒中,每一種藥材充分浸泡好了之後,再根據釣場實情混合藥酒,每種藥酒的比例也根據實情配置。這樣做雖然麻煩一點,但卻能獲得最好的效果,使用時也能很靈活地配比,多種藥材泡出的藥酒,可自由組合出多種搭配,以適應變化的水情與魚情。而混合浸泡的話,每次浸泡的濃度會有所差異,也不能靈活搭配出需要的味型。使用一種中藥材來泡酒,效果往往要比多種中藥材浸泡的好,比如丁香與靈草,還有排草等,隻用一種來泡製反而有奇效。若要將多種單品混合,其比例也能很靈活地控製。
四、濃度的調試
我們使用的中藥材,其材質本身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每次浸泡出的濃度也會不同。比如第一次浸泡的藥材是定量的,第二次仍然用同樣的量來浸泡,泡出的濃度就不一定相同,所以需要反複摸索與調試。但有一個可以參考的辦法,就是藥材的味兒較重或較苦,量就少一點,味兒較輕較甜的,量就多加一點。用來泡藥材的白酒一定要是高度的糧食酒,還可將適量的紅糖或白糖加入其中,但最好再不添加其它的成分了。
五、用量與商品藥酒有區別
一般情況下,我們自製的藥酒濃度是比較低的,一是選用的藥材品種畢竟有限,二是雖然浸泡了很長的時間,藥材得到了充分的釋放,但其有效的成分還是較低的。而商品藥酒的濃度就比較高,其中泡出的藥材有效成分的比例也很恰當,經得起釣友的試用,效果得到了釣友的公認。比如,使用商品藥酒時,往往一百克的粉餌隻需10幾滴商品藥酒就可以了。所以,在使用自製的藥酒時,最好將使用量增大三五倍。
商品藥酒的濃度比自製藥酒的濃度高,拿五百克白酒的量泡製的藥酒來說,商品藥酒的有效成分要占整個藥酒的百分之三左右,而自己製作的藥酒,其有效成分不到百分之一。但話說回來,自己製作藥酒是業餘時間的一種消遣,跟自己動手製作釣具是一樣一樣的道理,都是為了陶冶性情,獲得釣魚之樂。
最後更新:2017-10-08 08: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