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人物
部分企業炒作區塊鏈發行代幣 互金專委會發文提示風險
繼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警惕關於防範變相ICO(首次公開募幣)活動的風險提示後,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下稱“互金專委會”)再發風險提示。
1月13日,互金專委會對虛擬貨幣交易風險及部分企業炒作區塊鏈發行代幣進行提示,請投資者注意防範風險。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監測發現,近期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市值增長顯著、幣幣兌換交易活躍、場外交易升溫、分叉盛行,部分企業炒作區塊鏈技術概念,以多種形式發行代幣。
有法365首席經濟學家李虹含認為,區塊鏈是未來虛擬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區塊鏈技術作為新的技術具有顛覆傳統、拓展創新的功能,多數公司以此作為噱頭希望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但概念終究是概念,如果未來沒有實際落地項目與參與內容,將會使股價重回實際價值。
借助於區塊鏈概念,區塊鏈概念股近期表現搶眼。迅雷、人人、暴風等互聯網公司紛紛宣布引入區塊鏈技術。例如,1月2日,人人公司(NYSE:RENN)發布RRCoin白皮書宣布將涉獵區塊鏈,在1月2日和1月3日,其股價連續兩天累計上漲76.3%;去年10月,迅雷(NASDAQ:XNET)宣布開挖“玩客幣”後股價一路飆漲,最高達27.00美元/股。
不過市場也對玩客幣產生了一些質疑的聲音,稱玩客幣與監管打擦邊球。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發布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並點名迅雷“鏈克”(原名即為“玩客幣”)模式存在風險隱患,將“鏈克”定性為變相ICO。
互金專委會表示,虛擬數字貨幣作為新技術與新經濟模式的融合產物,因其本身的發展以及各界對其認識尚不充分,交易價格易受各國政策、技術更新、人為炒作等因素的影響產生劇烈波動,請投資者注意防範風險。
根據互金專委會發布的《2017年11月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比特幣生態圈熱點層出不窮,交易價格屢創新高,場外交易快速發展。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10月份以來,比特幣場外交易平台加速上線,截至去年11月25日,支持比特幣兌人民幣(BTC-CNY)的C2C場外交易平台已達21家,上線時間集中在10月下旬到11月。
互金專委會此前曾指出,隨著比特幣的深入發展,場外交易活躍度日益提升,新平台、新幣種不斷上線,交易和業務模式日益豐富多變,與場內交易的關係更加緊密和複雜。
互金專委會表示,場外交易對手雙方匿名性強,交易支付渠道眾多,且可能存在欺詐交易隱患。
(原標題:部分企業炒作區塊鏈發行代幣,互金專委會發文提示風險)
最後更新:2018-01-14 2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