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人物
釣靈還是釣鈍,台釣怎樣靈活調漂
調漂要追求最佳狀態,什麼是最佳狀態?簡單地說,就是幾乎在魚吸食鉤餌的同時,浮漂就會傳達出訊號。比如台釣法中最普及的調四釣二,恰恰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
一、調四釣二盛行的時期
調四釣二的方法是比較靈敏的,這種方式為何比較靈敏呢?它的原理是這樣的,浮漂產生的浮力拉住水下的鉤餌,使線組與鉤餌與之保持一種平衡狀態,成功地使一鉤輕觸底而一鉤離底,隻要魚兒一吸食鉤餌,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浮漂就會迅速傳遞魚訊。所以,鉤餌、釣線與浮漂幾乎是同時作用,才顯得十分靈敏。當調四釣二剛剛盛行時,其靈敏度就對傳統的鉛墜到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傳統的鉛墜到底釣的鈍,人們才對台釣的調四釣二推崇不已。
二、將調四釣二微調的時期
然而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人們推崇許多年後,在實踐中慢慢發現調四釣二又過於靈敏。倘若水域中沒有小雜魚鬧鉤,調四釣二是能發揮其絕對優勢的,隻要浮漂有動靜一般都會上魚。但是如果小雜魚與滑口魚較多時,調四釣二的方法使用起來就會有很多空竿的情況發生。
因為其比較靈敏,小雜魚鬧鉤時,浮漂也會迅速傳遞出虛假訊號。魚吸食鉤餌時還會感受到浮漂的拉力,魚就會警覺地吐出鉤餌,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所以提竿無魚的現象就較多。再就是雙鉤配置了雙子線,魚吸食鉤餌時,另一隻鉤餌會對吸食動作有一定影響,魚吃上餌時也會觸碰到下餌的子線。另外鉤餌的上麵還有八字環與鉛墜,魚也會心存芥蒂。
在實踐中,有了這些煩惱,就會迫使人們在靈與鈍之間重新作出選擇,產生出花樣繁多的調釣方式。後來就出現了調五釣五的方式,尤其是在比賽中被廣泛地運用,然後休閑釣也借用了此法。
三、究竟是如何微調的?
由於傳統釣的鉛墜到底過於遲鈍,而台釣的調二釣四又太靈敏。所以人們將二者中和,采取調五釣五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保留了二者的優勢,還成功避開了二者的劣勢,雖說調五隻與調四隻有一目的差別,但效果卻十分明顯。
那麼調五釣五的優勢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因下鉤躺底而下鉤輕觸底,下鉤的子線有適度的鬆弛,上鉤的子線與八字環之上的水線也不會被繃得很直,所以雙餌就比較分開,魚兒吸食就不會造成障礙。此時的鉤餌與浮漂仍是平衡的,但是魚訊的傳遞就要比調四釣二稍慢,其靈敏度就稍微下降了一些。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靈敏度的下降,魚兒吸食鉤餌時就會感到口中食物沒有被什麼東西牽製,自然入嘴不會產生懷疑,就會吞下鉤餌,所以提竿才不會空竿。
四、需要注意的細節
經過微調的調五釣五使用起來,也有值得注意的細節。
(1)我們在選用目數超過十目的硬尾漂時,可直接定為調五釣五;在選用六目以上的軟尾漂時,可先定為調三釣三。如果不區分軟尾與硬尾漂,而統一使用調五釣五則是不恰當的。
(2)我們觀漂時要知道,調五釣五時浮漂下頓的幅度肯定小一些,這並不是浮漂有什麼問題,是很正常的表現。
(3)當然,調五釣五隻是一般情況下的初始調釣,並不是要求我們一直使用這種唯一不變的方式。在水情與魚情不同的情況下,仍要繼續進行微調。如果調五釣五沒有什麼效果,必須嚐試改變,比如調到三目四目,甚至六目七目等,總之要根據實情而調靈或者調鈍。
(4)熟練之後就可以在釣靈與釣鈍之間靈活選擇了,調漂的本質就是調整鉤餌與浮漂的訊號反應的早與遲。要釣靈,鉤餌與浮漂的配合十分及時,餌動浮漂即有動作;要釣鈍,鉤餌與浮漂的配合稍有延遲,餌動之後魚兒移位浮漂才有動作。釣者知道了這個原理,調釣就變得比較容易操作了。不管采用什麼調釣方式,我們的宗旨是讓魚順利地就餌,提高上魚率。
最後更新:2017-10-31 09: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