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從三千億衝到五千億隻用一年 龍頭房企的天花板在哪裏

2017年,房企規模加速集中,“萬保招金”的四強格局正式被“碧恒萬融”新四強所取代。與此同時,千億房企陣營不斷擴容,截至11月底,已有14家房企合約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另有包括世茂、旭輝、萬達、魯能等房企距離千億僅一步之遙。

克而瑞預計,2017年碧桂園、恒大、萬科三家房企的合約銷售金額都將突破5000億元。而在2016年,碧桂園的銷售金額剛剛突破3000億元,達到3088億元。僅僅過了一年,房地產巨頭就從“三千億”時代跨入“五千億”時代。房企銷售的天花板在哪裏?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家房企達到萬元銷售規模也是有可能的。對比國外,中國龍頭房企的規模還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

2018年房地產行業將呈現怎樣的格局?房企的並購潮是否會頻繁上演?千億房企陳容會達到何種規模?中小房企的出路及對策是什麼?一連串的問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房地產跨入“五千億”時代

今年前11月,碧桂園合約銷售金額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342.7億元,提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12月繼續向6000億元大關衝刺。恒大、萬科合約銷售金額分別為4704億元和4676.5億元,兩者正為行業第二名展開激烈的爭奪。融創則以黑馬之勢跨越3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32%,全年行業第四的地位沒有懸念。

保利、綠地前11月也分別實現銷售金額2678億元和2464億元,全年有望邁入3000億元房企陣營。此外,龍湖和中海都將衝擊2000億元規模。值得注意的是,在千億規模的房企中,目前華潤和華夏幸福目前處於十強行列,與身後的綠城、金地差距都在三四十億之內。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這四家房企將爭奪前十強的最後兩席。

克而瑞數據顯示,在TOP11~20梯隊的房企中,目前綠城、金地、新城和招商都已邁過千億的門檻。除此之外,旭輝、世茂目前的規模在800~900億元左右,全年都有機會衝擊千億。富力、中南、陽光城也在衝千億的過程中,年底預計會在900~1000多億的規模。目前千億房企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4家,全年可能達到16~18家。即使有些企業今年沒能實現千億目標,明年突破千億也沒有太大問題。

雖然每一年都強調馬太效應,今年房地產企業集中度提升速度已經兌現成亮眼的數字。以2017年前11月克而瑞數據來看,銷售額Top 50房企市場占有率已達到46.3%,較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其中Top 10房企市場占有率提升6.5個百分點至25.2%。龍頭房企的集中度會達到多高的水平?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國際經驗說明我國房企集中度仍有大幅提升空間,TOP3、TOP10、TOP50房企的集中度未來將逐步向20%、40%、60%以上靠攏。

為獲得規模優勢,房企紛紛在土地市場積極攻城略地。克而瑞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百強房企共新增土地貨值10.47萬億元,為同期銷售金額TOP100房企銷售額的1.7倍。未來這些項目入市後將產生溢價,未來百強的銷售金額門檻將繼續提升。

其中,融創中國前11月以14352.6億元新增土地貨值排名行業第一,碧桂園、恒大、萬科緊隨其後,新增土地貨值分別為9943.7億元、8411.5億元以及5637.8億元,均高於同期合約銷售金額。不斷崛起的閩係房企同樣表現出強烈的規模擴張欲望,其中福晟集團前11月新增土地貨值達到2980.9億元,約為同期銷售金額的8.6倍。

龍頭房企還有上升空間

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認為,房地產下半場最激烈的就是規模之戰。目前房地產行業仍處於劇變中,新的地產四強格局看起來並不穩固,誰上誰下,拚的就是眼光和勇氣。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麵積14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商品房銷售額115481億元,增長12.7%。從目前數據來看,2017年商品房銷售麵積、金額續創新高已成定局。

行業銷售的天花板在哪裏?丁祖昱認為,16億平方米銷售麵積和13萬億元銷售金額也許是中國房地產真正的天花板。銷售一旦達到16億平方米之後,再往上的空間愈加逼仄,並且2018年受政策以及市場雙重因素影響,“小年”將是大概率事件,市場壓力會更大。

同策集團副總經理張任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000億元的銷售金額在房地產全行業的占比也是個位數,約為3.8%,未來這個占比達到10%也是有可能的,萬億元銷售規模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約3.8%的行業占比與美國、日本相比仍較為低,美國在成熟階段龍頭的市占率是6%~8%。對比國外,中國龍頭房企的規模還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

為獲得加速規模擴張的砝碼,房企除了在公開招拍掛市場積極拿地外,大規模的並購也是行業規模加速集中的重要原因,比如中海地產、保利地產中交地產等房企通過大規模的並購重組實現規模的跨越式發展。不具備央企和國企資源整合優勢的民營企業則通過公開招拍掛、二級市場收並購、股權合作等方式擴大布局,提升市場占有率。張任遠表示,2018年房企並購潮流將繼續上演。

並購大潮下,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規模較小的房企將秉承怎樣的生存法則?

張任遠告訴記者,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有兩個維度,一是越來越大,一個是越來越豐富和有特色,中小企業找到自己立足的核心能力,也是可以發展的。房企的核心能力未必是大規模,有些運營能力較強的房企規模不大,但是通過商業運營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樣具備發展優勢和競爭力。當然,運營能力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也存在其他的出路來打造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從三千億衝到五千億隻用一年 龍頭房企的天花板在哪裏)

最後更新:2017-12-22 05:48:59

  上一篇:go 美國眾議院已取得足夠票數通過權宜性融資議案
  下一篇:go 首個版本的5G國際標準明年6月出爐 商用網絡促全球5G產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