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汪涵與吳秀波:誌同道合,不尚虛華

為什麼女生都愛大叔?這題若代入汪涵、吳秀波倆人來解答,那麼便是:“一人是雅味悠遊之光,溫文儒雅,以卓爾不群尋跡光陰;一人是清風爽朗之光,得失方寸,以榮辱不驚遊弋光影。”他們食盡人間煙火,卻擁有獨立的人格;他們曆經滄海八麵玲瓏,卻樂於找到相知的心。這樣兩位出世的高人,在綜藝節目中相遇卻以文會友。

本周五,湖南衛視《我們來了2》在經曆了6站體驗後即將收官,以10位女性為主角的綜藝節目,汪涵、吳秀波的搭檔也備受關注,緣何?

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

貝多芬曾說過:友誼的基礎在於兩個人的心腸和靈魂有著最大的相似。實際上,友誼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這需要從相識的過程中產生出共同的契合點,沒有嫉妒,也沒有恐懼。顯然,汪涵、吳秀波各自的經曆造就了兩個軀體中的同一個靈魂。

眾所周知,曾經隻是幕後一員的汪涵,1998年的《真情》終於讓一個機靈“策神”步入觀眾視野。但在2007年,汪涵曾因一場大病休息了一段時間,在那時汪涵看到了木匠鋪裏的慢生活,他曾在書中回憶道:“刨花像浪頭散開,消失在海天盡頭,木紋像波動的詩行,帶來歲月的問候。”對木匠上癮、開一家書店、成立戲劇工作室、保護方言、極少上網、沒有微博成了汪涵日常的閑適步調。

再看吳秀波,17歲被醫院誤診,在手術台上經曆了一場生死,成年後在酒吧駐唱過,並簽約過唱片公司在1996年發了張專輯《愛之戰》,當時的銷量甚至超過了搖滾教父崔健,對於經濟上的追求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在成為演員之前,吳秀波經曆過種種職業,但在兜兜轉轉之後他還是回歸了“初心”。留著標誌性的胡子、花白的頭發,穿著雅痞的衣服,吳秀波追求精致但不拘泥於常規的風格成功地塑造出了優雅的大叔形象。

基於節目來看,兩人的組合感來自於相似的外形以及飽含魅力的人格,與其說是友誼,不如稱之為兩種靈魂結識後的心心相惜。《我們來了2》給觀眾傳遞了眾多的文化力量,同時嘉賓們之間的思想碰撞也不少,汪涵與吳秀波對彼此或有獨特的觀點,但從不輕易表露,保持雙方距離,顯然已“成精”。

形成友誼的原因有很多,有出於自然的,也有出於契約的,有出於自身利益的,也有出於共同誌趣的。兩位大叔因年少的恣意共同產生了對於傳統文化的喜愛,上期《我們來了2》節目中透徹地展現了兩人在文學上的把握度,吳秀波朗讀了一首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創作的《我為美而死》,而汪涵的《相信未來》餘音繞梁,以朗讀對生命與真理進行二次理解,用情感的力量震撼了全場。

是“和”也是“合”

女性感知感情往往基於外向的表達,在《我們來了2》的6位女性嘉賓中,如宋茜唐藝昕、蔣欣陳妍希組成的閨蜜CP,常見說悄悄話、互相喂飯、拉手擁抱等表達愛意的行為。與之相比,男性在感情上的表達則更為隱秘內斂。

這離不開《我們來了2》主打女性綜藝定位的初衷,在觀眾眼中這兩位胡子拉碴的大叔至多串串場、念念台本,但節目組賦予兩人的隊長身份也全然轉化成了一股壓力。真人秀之所以大受歡迎,無非是因其充滿矛盾的戲劇化、笑點十足的喜劇化效果,汪涵與吳秀波在節目中把這兩點演繹得透徹淋漓。特別是,相比其它節目中MC的各司其職與差異化人設,兩人在《我們來了2》中多以“合”為主。

兩人每期開場的“小劇場”,飆演技、對詩的內容不僅符合《我們來了2》的整體氣質,也是汪涵、吳秀波最為拿手的內容之一。在第4期開場時,汪涵閑適地搖著折扇吟《王安石撿聯獲妻》上聯: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而吳秀波遛著鸚鵡接下聯: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汪涵隨即解釋:相傳王安石當年就是憑借這一副對聯把人生中的兩大喜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一並給解決了,以此段話引出本期的佛山婚嫁習俗。

汪涵、吳秀波的遊刃有餘給《我們來了2》增添了豐滿的文化質感,通過旅行、做飯、聊天的形式介紹地方文化、美食、傳統,尤其是深入各地域將熟悉的風景帶給了熒屏前離鄉的觀眾,有網友留言稱:“這種感覺從來沒有過”。帶給這些遊子一點懷念、一點自豪的心情,也是節目的意外效果吧。

比起女生們和和睦睦的關係,汪涵、吳秀波這對“冤家”反而開啟了互懟模式。第一期節目中,倆人兩輪石頭剪刀布的“激烈廝殺”,一個是“綜藝界老油條”汪涵,一位是擁有軍師力的吳秀波,然而誰知道汪涵竟然兩次被吳秀波秒殺,拱手讓出“套路王”的頭銜,並時不時來一場世紀對決。兩位平日都很內斂低調的大叔,對於遊戲卻毫不服輸,在哈爾濱開展的滑雪之戰中,汪涵竟以戲劇化的毫秒之差沒有抓住吳秀波,讓他成功逃脫。

大叔為“鮮肉熱”降溫

近年來,綜藝節目、電視圈紛紛被小鮮肉霸屏,然而在幾場大型流量明星人設崩塌過後,“小鮮肉圈”式微,“大叔圈”憑借自由的人格、雅痞的魅力被迷妹們追捧,其一言一行也受到不少矚目。這其中汪涵與吳秀波的關係或可以以《水滸傳》中這句“這一腔熱血,隻賣與識貨的”來形容。

耕耘十載,相似的生活經曆成了現下境遇相知相惜的契機。上周播出的第11期節目,汪涵、吳秀波帶領嘉賓們去了福建東山島。汪涵在采訪中表示,“東山島上的慢生活正是他一直以來喜歡的生活方式。即使再忙,也要倡導慢生活,要在高壓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才可以活得更充實。”

同時,吳秀波也表達了對東山島平靜生活的喜愛,“在這裏日子像畫一樣,在‘島語’中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家是心安所在,如果此時此刻你心安所在,不迷惑不痛苦,那就是家的所在。”借以《我們來了2》這個節目,汪涵與吳秀波或許能助力降溫“鮮肉熱”,而給娛樂圈甚至每一位觀眾的生活圈帶來更多慢生活之風。走得太快了,停下來等一等靈魂。

馬雲曾將這樣一段話贈與汪涵:男人最佳的年齡是40歲到50歲之間的這十年,要做、想做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要慢下來,隻有慢下來才能欣賞好這最美的十年。三十歲之前做別人要你做的事;三十歲後,稀裏煳塗學著自己做事;四十歲必須知道自己最強最喜歡的事;五十歲的時候要考慮為年輕人做一點事。

步入不惑之年的汪涵、吳秀波已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有了消化這份“成功”的能力,如今,生長了多年的大叔們最終要將養分再次還回這片土地,以熒屏為媒介傳播古文化精神、新時代思想才是正經事。

最後更新:2017-10-20 13:44:19

  上一篇:go 眼神殺,王俊凱邪魅、千璽霸氣,王源溫暖,你更喜歡誰?
  下一篇:go 無人駕駛車要想滿地跑,就得突破倫理與現實的衝突!李彥宏最需要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