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從業績增長與分紅角度淘金食品行業優質標的

選擇一家好公司做長期投資是價值投資者的普遍願景。這家公司應具有良好的財務基本麵,利潤增長穩定。食品行業吸引投資人的地方在於行業現狀很直觀地展現在投資者麵前,借助最基礎的財務分析和對比可以清晰勾畫出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先說說食品行業中的乳製品行業。在過去的20年裏,中國乳製品的消費量一直處於一個穩步增長的趨勢中,國內牛奶,酸奶等奶製品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在可預見到的未來,中國的牛奶消費普及率和消費頻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個股選擇上,我喜歡挑選行業龍頭,特別是喜歡挑選具有寡頭壟斷特性的行業龍頭。這類股票往往占有較大市場份額,使得後來者很難追趕,獨特的行業地位使得公司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去創新、去引領行業。在乳製品行業中,伊利股份就恰好是一家這樣的企業。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翻看了我在2014年10月寫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當時伊利股份的市盈率是24.9倍,股價在25元附近。到了2015年股災前公司進行了大比例轉增,而從後期的走勢來看,多次股災對其股價居然沒有什麼大影響,截至本周五動態市盈率在27倍左右,股價還創出了曆史新高。也就是說,在過去無論什麼時候買進該股持有至今都是掙錢的。由此可見,一家經營穩定的防禦型公司可以穿越牛熊,值得長期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股份有豐富的產品線和先進的冷鏈物流係統,這使得伊利的產品遍布全國各地超市。要知道,中國的冷鏈技術剛剛起步,很多企業的產品沒法大量銷往外省故而影響了收入,這一弊端會隨著冷鏈係統的逐漸完善得到解決。

通過將乳製品行業內4家企業近5年來淨資產收益率(ROE)數據進行對比不難發現,伊利股份的盈利能力最強,而且一直保持優勢(見表1)。在過去的3年裏,伊利股份每股收益是乳製品行業最高的,且保持持續增長,這是一個高成長藍籌股的標誌性信號。此外,伊利股份分紅也比較大方,近年來分紅率平均在2%以上,超過了其他幾家企業。

從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來看,伊利股份確實給股東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伊利股份是防禦品種,除非出現基本麵明顯惡化的情況,否則即便是市場大規模調整,該股的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耐心等待市場調整帶來的低吸機會並長期持有是較好的策略。

再來說說食品加工行業。一家企業是不是值得投資需要關注企業財務基本麵和業績增長率,市場占比等因素,除了要看淨利潤增長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外,分紅率也是重要觀察指標。一家企業將淨利潤大部分以分紅的形式發放給股東,剩下的留存利潤支持企業再生產和設備改進,這才是企業穩健經營的體現。

今年的行情是企業如果利潤保持高速增長就會吸引增量資金投資,抬升股價,這一點從近期食品加工企業股價上漲幅度就能看出來。但是利潤高成長卻不和股東分享企業上漲帶來的紅利,證明企業沒有真正做對股東有利的事情,畢竟食品加工企業不能和科技企業在一個平台上類比,投資者對於食品加工企業的真實預期就是分紅和穩健的股價增長模式。因此,我將5家相關企業的年報分紅率進行對比(見表2),表中選取的是肉類加工、調味品、食品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各企業的淨利潤和營業收入均比較靠前,因此比較有可比性。通過對比可以看到雙匯發展的分紅最大方,去年還實施了兩次分紅。其次是海天味業,分紅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行業內也是較高水平。

再來看看5家優質企業近5年淨資產收益率數據(見表3),從相關數據上看,雙匯發展和海天味業都是第一梯隊,分別是肉類加工和調味品企業的利潤龍頭,綜合兩家公司的動態市盈率、市淨率以及分紅情況來看,雙匯發展更具優勢,相比較而言雙匯發展的股價還有不小想象空間。雙匯在成本控製、技術提升方麵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企業近些年來業績增長的乏力,這和前年開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成本上漲有關,還好有進口豬肉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豬肉價格上漲的損失。展望未來,公司加大了研發力度,不斷收購海外肉類加工企業,開發更多高端產品,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抗市場因素。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沒有一家肉類加工上市企業能做到雙匯這麼大規模,因此行業競爭是不充分的,目前的格局有點類似於寡頭壟斷的格局。

再回到基本麵,將上述5家優質企業的動態市盈率、市淨率進行對比(見表4),雙匯發展和上海梅林的數據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上海梅林更優,但是其每股收益和淨資產收益率和雙匯有一定差距,因此從盈利能力的角度看,雙匯發展更勝一籌。

(文中涉及股票,隻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且作者承諾未持有文中提及股票)

最後更新:2017-10-29 18:03:55

  上一篇:go 金亞科技:終止重大資產重組
  下一篇:go 潤欣科技:定增過會 前三季淨利同比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