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人物
釣魚人受用終身十條釣諺其二,不掌握還說會釣魚?
關注上方公眾號,一起為祖國慶 生~
文:阿陽
編輯:熊本魚
‡
釣諺,是祖先漁者通過不斷實踐歸納出來的經驗總結。很多釣魚人忽視釣諺的重要性,我行我素,結果往往沒理解釣諺的真正內涵,導致很多時候空軍而反。祖輩雖然沒有現在這樣的釣魚裝備,但對氣候、地域、水溫、魚的習性可謂研究的細致入微。掌握釣諺,可以快速走出麵對不同情況下尷尬的局麵。下麵讓我們繼續一同深入剖析老一輩釣魚人留給我們的精髓。
‡
“
魚找食,
眼睛直。
這句諺語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魚索餌覓食的本能狀態:
當它們饑腸轆轆之時,就好似餓紅了眼的乞丐,兩眼直勾勾,到處把食找,追逐不舍,不計後果——是福是禍“聽天由命”。今日有幸逃脫熘掉,明天也許後天什麼時候,重蹈覆轍再次被擒者屢見不鮮。君不見有時釣獲之魚嘴邊還嵌著一、二枚帶腦線鉤子,就是明證。因為嘴饞,飛鉤他們也敢“喝”,明晃晃的鉤子裸露餌外,豈能看不見?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饑餓時的魚兒是不顧後果的。盡管許多魚很機警,然而它們的大腦並不發達,它們隻具有對周圍環境及其變化產生的反射性的行為,而缺少思考的能力。
魚類對食物的依賴,絲毫不亞於水溫及氧氣。當水溫和氧得到滿足之後,食物就成了調動它們的一道“聖旨”。哪裏食物豐盛,它們就往哪裏聚焦,正如漁諺所說“哪裏食物多,哪裏魚成窩”。魚兒群聚之處,自然是下鉤的好釣點。
按照食物這條大途徑去找魚,既簡便又有效。那麼,哪些地方食物比較豐厚呢?
常識告訴我們,下列各處一般來講食物都比較多:水草空隙和邊緣;水下亂石雜物堆積的地方;坡沿下的溝壑、坑窪;橋墩木樁的根部;水庫湖泊的溝汊、甩灣;溪流與河川的交匯處;江河的褲襠、洄水灣;各種流動水體的緩流地點;水淹農田的淺灘;流水橋洞兩側、流水溝渠中水草後的靜水區;刮風天的迎風岸邊;各種水域的進水口、網箱附近、養魚池的喂魚台等。還可以舉出很多,以上都是下鉤的好釣點。上述這些地方,滯留食物較多,像植物的莖葉、碎屑、穀類籽實、落水昆蟲以及水下微生物、小魚、小蝦等,都是魚兒喜食的美味佳肴,成為天然的魚窩子,如能探明情況,在此下竿,一般都會有所收獲,甚至還可以獲得豐收。隻要外界環境條件不發生大的變化,這些有吃有喝的好“餐廳”,魚兒是不會謝絕的。
提示:
在循食找魚的同時,不可忽視水溫和溶氧這兩個因素。因為魚兒攝食還受到這兩個要素的嚴格控製——達不到一定的水溫,魚兒是不會開口的。例如在水溫低於4c的情況下,你用再好的餌食也釣不上來;當水體缺氧時,魚也不會咬鉤,連喘氣都困難,哪裏還顧得上嘴。所以無論是循食找魚,還是打窩子招魚,都必須兼顧水溫和氧這兩個要素才行。
‡
“
人喜光明,
魚喜陰暗。
常釣魚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把釣位選在某些陰暗的角落,往往上魚率比較高,這是何故呢?
這句諺語從另一個側麵說明了魚類的“警惕性”。
原來魚和人不一樣,凡正常的人無不喜歡住寬敞明亮的房子,魚則正相反。它們總是喜歡躲藏在物體的背麵、樹陰下、房影中、草叢內、橋墩旁、坑窪處、洞穴、石縫、或障礙物及其他僻靜之處,魚越大隱藏得越深。即便出遊,臨了大多還返回原處或類似的地方。有些魚白天隱居水下,單等天黑以後出來活動覓食。道理其實很簡單。其一,魚類有趨陰避陽的習慣,引乃家族遺傳,本性使然;其二,光線暗淺不容易被察覺,即可避天敵,又便於發現亮處的“獵物”;其三,這些地方一般滯留食物相對較多,身邊就有不少可吃的東西。
釣者可利用魚類這一特性,盡可能選擇那些比較陰暗、隱蔽的地方下鉤,有助於提高釣獲量。
‡
“
七上八下,
九紮堆。
這是流傳於北方地區的一句釣諺:
指出了某些魚類具有季節性定向洄遊的習性。
生活在流動水體中的淡水魚,大多數都有“春上秋下”的季節性定向洄遊的習性。以黃河水係而言,農曆七月以前,由於上遊降雨量大,造成短期內水位暴漲,鯉、鯽、鯿、鯰等遊動性魚類,便逆流而上,從下遊遷移至中上遊地帶,並趁機湧進與大河相通的附屬小水體;產卵覓食遍及溝渠,俗稱“上水魚”。到了八月立秋以後,雨季已過,大小河流水位下降,稻田停水,與河道相通連的野水坑塘溝渠水域逐漸縮小,也麵臨停水。這時魚兒便紛紛從這些小水體,順流而下,遊回主河道,繼而向下遊收縮,俗稱“下水魚”,又稱“順水魚”。
等到九月以後,天氣越來越冷,淺水區水溫明顯降低,魚兒預感到冬日臨近,便陸續向深水區洄遊,準備越冬。這時水溫變得上涼下暖,魚兒大都聚集水底(魚頭向下),故有“九紮堆”之說。
根據魚兒上述洄遊規律,釣者應掌握往季節與時機,選擇有利的釣點,可望豐收。
例如七月以前釣“上水魚”,凡與主河道相通的野水溝渠、溪池、塘、堰,到處都可以下鉤,魚很好釣。八月以後釣“下水魚”時,就要把握住水撤魚退的有利時機,在沿線邊緣選擇有利釣點,以及排灌站、涵洞口、斷橋下、防洪石和丁字壩的縱深部位,有望獲得好收成。
至於深秋以後的“紮堆”魚,難度就相當大了。流動水體幾乎沒有可能,靜水體垂釣要選擇氣溫較高的天氣,於中午前後把窩子打在向陽岸邊不太深的水域,可能釣到魚。因為這個季節隻有這段溫度較高的時段,鯉魚、鯽魚、才會遊向岸邊曬暖索食。
“
下期預告
魚兒鼻子靈,先嗅後品嚐
魚追養,沒商量
想要了解更多
隨時隨地學習釣魚技巧、餌料配比
「 遊釣天下」APP
釣魚人交友,獲取釣技餌料專屬平台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