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台釣基本功之拋竿、揚竿

台釣最基礎的動作是拋竿與揚竿,拋竿可以分為兩類姿勢,一種是立拋,另一種是坐拋,均要求拋入的落水點十分準確,鉤餌落向水麵的聲音要很小。其中立拋姿勢是釣者站在固定的位置,坐拋是釣者坐於釣箱或釣椅上拋出,要求兩腳分立左右,手腕與肩臂以及腰部同時配合好。下麵分別就拋竿與揚竿說說具體的操作方法。

三種拋竿方式

不同的水情和不同的天氣,拋竿的方式也有所區別。第一種,無風天氣的拋竿。一手握住釣竿且手臂使力將釣竿持平,一隻手將子線的下半部捏住,使竿與線處於垂直狀態並直指釣點,手腕上揚時竿稍的彈力就會送出鉤餌,然後手臂前壓竿稍至近水麵。拋出時線組與釣竿以及手臂是在同一條直線上的,鉤餌之所以能準確地輕入水,是由於竿稍的回拉的力緩衝了鉤餌向前運動的力,經常練習的話力量的協調才會更準確。

第二種,刮風天的拋竿。先讓竿稍盡量低離水麵近,以最大限度地避開風力的作用,釣者用手將鉤線繃緊一點,當竿稍呈現一定的弧度後,橫著彈出線組,使鉤餌挨著水麵平行送至釣點。第三種,蹚水拋竿。釣者蹚水站立,手持釣竿向前揮出,揮出的力度適當地小一點,如同向前甩出鞭子一樣,但不要發出大的聲音。

鉤餌落點竿稍入水

拋竿後,鉤餌的落點要求精準。這是由台釣用餌的特點所決定的,粉餌入水後即會化散,落點處形成霧化區以誘魚,如果經過幾次拋竿而鉤餌落點不準,窩點散落的誘餌就會不集中,誘魚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鉤餌落點的範圍最好在以60公分的直徑為圓的範圍內。

拋竿後需要將竿稍壓在水麵下,這樣做使得竿尖至浮漂之間的主線繃直,主線入水後可有效避免風力的影響,魚兒咬鉤拉動主線時,訊號能迅速直達浮漂,既比較靈敏也便於讀漂。釣者要掌控好用力的協調,使鉤餌落點時的聲音較小,免得嚇走窩點的魚。當浮漂站穩後,就將浮漂之上的母線壓至水下,然後回拉釣竿二十公分,當浮漂再次站立時就返回二十公分,最後浮漂與釣竿處於垂直狀態,即可置釣竿於竿架,竿稍自然沒入水麵之下。

揚竿要看魚的大小而靈活把握

揚竿的時機把握是很重要的,這裏我們隻說揚竿的正確操作。由於母線有點長,見浮漂有訊號就要及時揚竿,先向前方推出釣竿,手臂向前伸出的同時向上抬起。為了保證順利地揚竿,手部的握竿動作也要正確。可以將拇指按壓在竿體上,其餘的手指握住竿身,食指微微向前與拇指合力;還可以握住釣竿時手背向上,將食指向前壓住把柄,同時拇指與剩下的三指合握竿身,這種握竿一般在釣鯽時使用,可以避免用力過勐而拉豁魚口。

釣點的魚體型較小,我們可以握住竿子,利用食指的力量配合腕部倒竿,引魚出窩點後再獲魚。動作比較輕捷,還不會嚇到窩點的其它魚。釣點的魚體型較大,手握竿的部位要留出竿尾半臂長的距離,浮漂有了魚訊後迅速將竿向前推出,提魚至上麵的水層,引魚出窩後耐心地遛魚,直至熘翻後在抄獲。注意向前推釣竿時,需要有準備向上抬起的力度。

獲魚後要將魚入護,魚護應離釣者的距離較近,鉤上的魚個體較小,可以利用魚護的入口磕一下魚,魚在無倒刺鉤上,可以順利入護。如果魚較大,一般左手使用抄網,右手放釣竿於竿架後,配合左手一起將魚頭露出一點,取出鉤子後將抄網對準魚護,讓魚進入魚護。

最後更新:2017-10-23 08:13:51

  上一篇:go 釣魚前輩說晚秋時節用這幾個高招釣大鯉魚,不怕大魚不上鉤
  下一篇:go 秋天釣鯽魚的黃金季節,把握以下三點釣魚技巧,釣鯽魚變得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