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李白的與杜甫,到底誰才是唐詩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唐朝的大詩人,有詩仙之稱,他的詩集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有詩聖之稱,他的詩集為後世研究唐朝曆史與人文風俗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價值。

李白的名氣比杜甫要大,畢竟李白的詩詞在小學經常出現,杜甫的詩詞在高中出現的頻率才高。上小學的人肯定比上高中的人多,故人士李白的人要多一些。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李白寫得詩是淺顯易懂,杜甫寫得詩卻很深奧,說明杜甫在詩詞方麵的造詣強於李白。李白是入門級的,而杜甫是大師級的。

空口無憑,沒有有利的證據也難以服眾,小編就來分析對比一下兩人的詩。

李白的五言絕句《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通俗易懂,識點字的人都能看懂。無非就是,今晚的月光特別的好,皎潔的月光照在地上,就跟地上下了霜似的。從此句可以看出,這是李白在造淒涼的意境,夏天月光多皎潔,但是夏天不秋天那麼淒涼,夏天代表的是火熱熱鬧之意。李白通過由夏天的熱鬧借月光像是下霜把夏天描寫的如此淒涼,更是襯托出了李白此時內心的寂寞淒苦。這種手法叫欲抑先揚,從而造就了巨大的反差感,就如身在溫暖的窩裏瞬間掉進了冰窟的那種感覺。前兩句是為後兩句做鋪墊,心中如此悲涼,又是身在異地,肯定會想家的。其中舉頭望明月的“舉”和低頭思故鄉的“低”用的的確挺秒的。“舉”就是昂首挺胸,這是氣勢昂昂胸有成竹之像。用月亮來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要時刻保持低調,風水輪流轉嘛。所以看到了月光就該夾著尾巴做人,把頭低下來,不要鋒芒畢露,多想想自己的家鄉,以此來提醒自己要低調做人,小心做事。

杜甫的五言絕句《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讀這首詩,就需要有一定的曆史知識,而且要對三國非常的了解,要不然都知道杜甫想誇誰的。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一個曆史故事,功蓋三分國,就是隆中對的計劃,一場赤壁大戰燒出了三分國家的局麵,這是諸葛亮之功。名成八陣圖,是說諸葛亮擺的八陣圖特別厲害,可以困住十萬大軍,由此而出名。江流石不轉,讀懂這句話,就要有對三國非常的熟悉了。寫的是,劉備伐吳失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裏。諸葛亮為了救劉備,而在江邊用石頭擺了一個八卦陣,本來是困住了陸遜,眼看陸遜就要魂歸西天,卻被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救了。遺恨失吞吳,是指陸遜沒死,這就如放虎歸山。眾所周知,陸遜特別的厲害,陸遜不死,諸葛亮就很難吞並吳國,故諸葛亮很是後悔把破陣要門告訴黃承彥。隻有讀懂了這首詩的曆史背景才能理解杜甫要表達的意思。通過這首詩,可以看出,杜甫懷才不遇,自比諸葛亮。本來有機會奮鬥黃騰達,卻因一時心軟給自己造就了一個大敵,這個敵人的光芒完全掩蓋了杜甫,故杜甫很是懊惱。在唐是方麵能與杜甫匹敵的,放眼整個唐朝,估計隻有一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寫得這首《八陣圖》估計就是針對李白的。很隱晦,估計李白也不會知道杜甫在變相罵他。

根據對兩首詩的分析,可以看出杜甫的詩比李白的詩不知高出了幾層境界。若杜甫是高中生的話,那麼李白就是個小學生。

最後更新:2017-10-10 12:46:48

  上一篇:go 薛之謙人設崩塌害慘一眾品牌,現已紛紛做出回應!
  下一篇:go 迪麗熱巴換發型大不同,炸毛也能撫平毛躁變黑長直隻要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