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人物
京東與上汽、東風汽車合作推無人駕駛貨車
京東將提供AI技術和物流運輸場景,上汽、東風將提供無人貨車的硬件平台以及整套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未來,京東將推動技術的開放與共享
記者/孫文婧 王瓊慧 編輯/覃敏
獨立運營之後的京東物流在智慧物流領域再加碼。9月28日,京東分別與上汽大通、東風汽車達成合作,將與兩者合作研發新能源無人駕駛貨車,用於在配送中心和配送站之間的貨物運輸。
與兩家車廠開展合作的主體,為京東去年5月成立的秘密技術研發機構“X事業部”。京東將與上汽大通聯合研發基於其EV80車型的新能源輕型無人貨車,與東風汽車共同推出輕型無人廂式電動貨車。
京東方麵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在本次合作中,京東將提供AI技術和物流運輸場景,上汽大通和東風將提供無人貨車的硬件平台以及整套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據京東介紹,合作推出的無人車產品可實現主路徑規劃、自主換道、避障、車位識別、自主泊車等諸多功能,並將在交管部門指定的固定路段內開展路測。“雖然無人貨車能夠實現自動駕駛,但在進行路測時,依然在車上配備了駕駛員,應對可能產生的突發事件,確保路測安全的進行。”京東方麵表示。
京東稱,與車廠合作,旨在強化其無人車運輸網絡和智慧物流體係建設。同時,京東看好未來無人駕駛技術背後廣泛的城市內物流運輸需求。未來,京東將推動技術的開放與共享。
無人車運輸是京東智慧物流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2016年京東成立專注物流領域科技研發的“X事業部”,副總裁肖軍任部門總裁。他跟劉強東一起定下方向:從無人機、無人車和無人倉(無人倉儲)三個方麵落地,使用人工智能讓整個物流體係更標準化,實現快速迭代,推進智慧物流。其中,無人機主要用於提供偏遠農村地區飛的“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無人車主要用於城市內無人配送解決方案。隨著物流地位日益重要,京東於今年4月25日正式將物流部門獨立,建立業務子集團。
對上汽大通、東風等傳統車廠而言,物流運輸貨車亦是其研發已久的無人駕駛技術未來最可能率先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實際上,囿於無人駕駛技術安全性不成熟、成本高企、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因素,無人駕駛乘用車的量產上路麵臨著現實困境,業內普遍認為全天侯無人駕駛車的到來仍舊遙遠。因此,大量投資研發的車企,紛紛將眼光投向商用市場,商用運輸貨車成為最被看好的場景之一。
奧迪中國自動駕駛與底盤研發總負責人 Stefan Greiner曾在8月的全球汽車AI大會上稱,考慮到貨車司機容易疲勞駕駛、車禍居高不下,將把自動駕駛技術率先應用在貨運行業。此外結合車聯網等基礎設施的配合,自動編隊的自動駕駛貨運卡車亦是近期各國政府扶持的研發項目,寄望以此減少油耗和排放,提升運輸效率。
包括配送物流在內的特定場景下的低速無人駕駛市場被業內看好,例如在園區、景區、機場和大學等較封閉環境中,推廣使用無人駕駛的接駁車、觀光車、運輸車。“這些場景路況簡單,亦不涉及公共道路無人駕駛的法律合規性問題。”一位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人士稱。
無人駕駛技術是指在汽車運行的感知、決策和控製環節,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車輛的自主駕駛決策與操控。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的定義,汽車自動駕駛係統分為L0-L5 共6個級別。其中,L3是指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即特定場景下司機的雙手可以離開方向盤實現自動駕駛;L4和L5則分別指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後者又被稱為無人駕駛。
目前,市麵上現有的量產車型基本在L1和L2水平,即依靠高級駕駛輔助係統(ADAS)實現車道偏離警示、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輔助駕駛功能。國際國內的許多車企都在加大L3-L5級別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備戰無人駕駛車量產時代的到來。
【轉載指引】
最後更新:2017-10-08 07: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