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工信部:長三角工業綠色發展各項指標全國居前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12月1日)發布《中國工業綠色發展報告》。

報告稱,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工業綠色發展水平相對很高,各項指標處於全國前列。此外,長三角地區工業結構良好,汙染物排放控製得當,清潔生產水平較高,但在水耗和部分汙染物控製方麵仍有改進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為該報告所作《序》中表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成為衡量國家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工業,工業綠色發展是實現“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途徑之一。

報告說,從工業結構角度來看,長三角地區高耗能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小於30%,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在高技術產業方麵,上海與江蘇尤為突出,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以杭州為中心的互聯網產業預期成為浙江新的經濟增長支撐點。

從資源利用效率角度來看,長三角地區用能效率顯著高於全國均水平,對能源利用相對合理高效;而用水效率方麵,浙江用水效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上海和江蘇的水利用效率相對較低,需要改善工業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從環境影響角度來看,長三角地區各單位增加值汙染物排放水平顯著低於全國水平,清潔生產水平較高,同時也印證了優良的工業結構。

報告介紹,2015年,上海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為0.742噸標煤/萬元,2010年為0.912噸標煤/萬元,累計下降22.8%,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2015年全市全口徑工業用能總量為5815.6萬噸標煤,工業用能總量占全市比重約51.1%,較2010年降低5個百分點,對上海市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報告介紹,“十二五”以來,江蘇省運用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9680萬元,重點支持了全省198項清潔生產改造項目實施;運用中央財政獎勵資金15524萬元,支持了27個改造項目實施,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等行業形成了一批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的清潔生產示範項目。

報告介紹,近年來,江蘇省還開展了工業綠色發展的體製機製模式創新。對超能耗限額的產品、能耗水平不達標的企業,督促整改後仍不達標的執行更嚴格的懲罰性電價;對違規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用能設備,未按規定整改到位的,實施差別電價。在蘇南地區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項目,並逐步擴大至蘇中和蘇北地區。現已完成交易25筆,交易節能量達6.82萬噸標準煤。

目前,浙江省11個設區市政府均已成立了節能管理機構和能源監察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浙江省(不含寧波)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減免退稅共計41.14億元;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減計收入12.01億元,享受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優惠的企業共減免所得稅22.5億元,企業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抵免所得稅3.16億元。

最後更新:2017-12-01 15:51:26

  上一篇:go 一汽、東風、長安在一起了!三大汽車央企簽約謀求全價值鏈合作
  下一篇:go 中國與巴勒斯坦邁出雙邊自貿區建設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