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人物
新工業革命孕育新藍籌大牛股 業績成長性標的望成資金關注點
編者按:從交易層麵看,以格力電器、貴州茅台和伊利股份等為代表的消費龍頭在基本麵沒有出現明確變化之前,在機構抱團下仍會保持強勢,而作為消費升級的需要,新工業革命下的以海康威視、京東方A、中科曙光和科大智能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機器人、大數據和5G等新興產業下的新藍籌股,也有望成為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下新的投資方向。
今年以來,以貴州茅台、瀘州老窖、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恒瑞醫藥、中國平安等業績持續穩定表現的醫藥、白酒、保險等消費大藍籌公司,在機構資金抱團下持續走強,白馬大藍籌的強勢使得價值投資成為投資者最熱衷的話題。不可否認的是,新一輪朱格拉周期下的新工業革命所帶來的5G、人工智能、芯片國產化等代表新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藍籌”主題投資,也在下半年持續發酵,湧現出以海康威視、京東方A、信維通信等為代表的“新藍籌”大牛股。預期,在新工業革命驅動下,具有業績成長性的“新藍籌”有望成為市場資金新的持續關注點。
新技術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目前,全球經濟正在形成新一輪受設備更替和資本開支驅動的朱格拉周期。在2016年末至2017年初,美歐日韓等重要經濟體出現了設備投資抬頭現象,中國設備投資增速也於2016年觸底後,在2017年出現回暖跡象。從技術創新角度看,全球經濟正在形成以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等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這對於我國而言,除了此前國家倡導的互聯網+、智能製造、工業4.0等,國家統計局在近期將研發(R&D)支出納入地區層麵GDP統計的調整決定,也有利於提升我國經濟整體創新能力和轉型,特別是最新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將“製造強國”提高到更加重要位置,為我國的產業升級鑄定方向。
在此大背景下,新工業革命被普遍看好。資深專業投資人士西點老A對《紅周刊》記者表示,隨著西方國家信息設備、工業化新設備方麵的資本開支大幅回升,技術日趨成熟使得工業和互聯網相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幾十年,新工業革命業態中,智能、綠色、智能製造將是大的發展趨勢,資本開支在5G、物聯網、大數據、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增長最快。
根據業界定義,人類的工業生產經曆了四個階段,即機械製造工業1.0時代、電氣化與自動化工業2.0時代、電子信息工業3.0時代以及智能製造工業4.0時代,而智能製造工業4.0時代即為新工業革命時代。相關資料顯示,曆史上的每一次工業革命都蘊含著消費革命,新的技術誕生都會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在新工業革命時代,對於我國來說,這是關係到能否跨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因為隻有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才能抵消傳統經濟下行,並帶動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從消費革命角度看,西點老A表示,新工業革命就是新時代背景下在舊的消費基礎上進行的消費升級。而極探資本合夥人GT周則給《紅周刊》記者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蒸汽機的誕生會形成乘坐蒸汽車的需求,人類的出行路線從馬車-蒸汽車-汽車-飛機的變化,實際上是消費升級的過程,這個過程取決於是否有相關技術的支持”。GT周認為,無法迎頭進行技術變革的公司必然會麵臨被淘汰的風險。同樣,某券商資深投顧對此也做了進一步分析,其認為“在新興消費行業興起的同時會有傳統行業被時代進步的大潮所淘汰,好比智能手機成就了蘋果的世界第一市值,也導致了諾基亞的轟然倒塌;移動互聯帶來了智能終端需求的爆發,也對紙媒及零售百貨等傳統行業帶來巨大衝擊,這些風險同樣不應忽視”。不過,該券商資深投顧人士同時也提出,傳統消費和新興消費並無對立關係,就好比酒要喝、藥要吃,網絡購物、手機遊戲同樣也不可缺少。他認為,“我們所需要關注的是這個社會消費發展的大趨勢,誰能順勢而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在這個日漸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就能得到更多的資金關注。”
事實上,上述人士的表述從二級市場中相關個股的表現上也得到了很好印證。今年以來,消費股牛市的爆發就與其受到資金的青睞有關。當然,在食品飲料、醫藥、家電這些傳統消費行業走強的同時仍可發現,新興消費行業的表現也是不容忽視的,如騰訊、阿裏、科大訊飛、亨通光電等新興消費行業裏的龍頭企業均錄得了翻倍漲幅,其投資價值同樣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在新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對於未來社會消費發展的趨勢,前述券商資深投顧人士認為或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當我們每日離不開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出門不用帶現金而隻用手機支付、沉迷王者榮耀不可自拔的時候,如果能順便投資點騰訊,估計會取得不錯的收益;當阿爾法狗橫掃人類棋手、人臉識別陸續出現在各大機場車站、中英互譯通過手機軟件輕鬆實現的時候,布局一下人工智能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個科技爆炸的年代,那些正在快速走進人們生活並將極大改變人們生活的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新藍籌”行動在路上
在今年消費藍籌展現無限風光之時,新經濟背景下的“新藍籌”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趨勢。上交所日前表示,將在充分發揮藍籌股市場優勢的基礎上,致力於開展“新藍籌”行動,挖掘與培育更多代表新經濟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登陸上交所融資,打造上交所的“新經濟、新主板”。關於如何界定“新藍籌”,上交所的表述或可作為某種參考,而多位接受《紅周刊》采訪的業內人士發表的關於“新藍籌”的看法,也在某種程度上暗合了上交所的闡述。
西點老A認為,提到“新藍籌”,就繞不開新工業革命以及新的消費趨勢,尤其是高端消費領域,比如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生命科學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已經在相關產業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出現了移動支付、機器人、大數據、雲計算、5G等技術應用場景。擁有這些技術優勢的龍頭公司或者在應用技術時取得特別商業模式的核心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就自然成為新經濟的代表,也可以說是“新藍籌”。GT周認為,“新藍籌”可以拆分來看,引入“行業+”的概念,就是新技術的應用疊加企業的成長性、市值規模等,但不管如何,新經濟、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都可歸為“新藍籌”的範圍。由此,“新藍籌”或可定義為“新經濟+藍籌”,主要包括傳統產業升級企業、高技術及新經濟企業、發展前景廣且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導向的優秀企業等。
與傳統藍籌股注重業績表現及成長性相比,“新藍籌”也不例外,隻不過,新技術的應用可能需要考慮到時間差的因素。西點老A表示,既然作為藍籌,業績方麵是需要有穩步增長動力的,但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業績不一定能立刻釋放出來,比如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部分領域還處在商業模式磨合期,業績表現方麵或很難立刻展現。GT周也認為,企業市場表現跟業績呈正相關關係,但前提是需要在一定時間內考量,短期內漲幅較大的公司業績不一定就好,很可能是炒概念,但如拉長時間周期來看,市場長期表現好的公司一定是跟業績穩定成長密切相關的,比如納斯達克指數成分股龍頭一般都是科技股,而納斯達克指數持續上漲則與Facebook、Google、Amazon等科技股業績持續增長不無關係。
A股市場上,在今年白馬藍籌股大放異彩的同時,以電子、計算機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也悄然受到市場關注。從機構調研角度來看,今年以來,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中有85家公司單獨接待機構的調研家數就超過了100家,其中隸屬於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就有23家之多,這其中包括了海康威視、京東方A、大華股份、信維通信等今年表現強勢的個股,此外,計算機行業的科大訊飛、機械設備行業的先導智能等年內實現股價翻倍的個股也都受到機構的青睞。
在業績表現方麵,可以看到在85家公司中,有76家2017年三季報實現了淨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9成。京東方A因轉型升級,高附加值產品導入速度和出貨比重顯著提高,加之半導體顯示行業景氣度回升,公司三季報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了4503.51%,增速居所有公司之首。年報業績預披露方麵,在機構重點調研的85家公司中,目前已有43家公司發布了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有41家公司業績預喜,預喜公司占比高達95.35%。市值大小上,這些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市值超過1000億元。目前來看,85家公司的市值中位數超過240億元,遠高於A股市值70億元左右的中位數(見表1).
當然,如果觀察機構持倉方麵,可以發現部分新經濟標的是被持續增持的。以QFII、保險公司、基金、券商、社保基金5大機構主體為統計對象(簡稱“5大機構”)在三季報期間持續大幅增持自己相中的新經濟標的。比如,新能源領域的陽光電源,機構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就被提升了5%以上;物聯網領域錦富技術也被增持比例超過1%;雲計算板塊的中科曙光;機器人板塊的天奇股份、英威騰、科大智能、拓斯達,以及大數據、5G板塊中的中興通訊等標的公司均被不同程度的增持。從這些個股的業績表現看,絕大多數公司在今年三季報實現了淨利潤同比增長(見表2).
不斷湧現的新經濟主題機會
在新工業革命與朱格拉周期雙驅動背景下,5G、物聯網、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資本開支增長最快,接受《紅周刊》采訪的多位業內投資人士均對相關行業表示看好,然而在具體投資主題的選擇上,他們的思路卻又表現出不同的側重點。比如,前述券商資深投顧主張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去發現投資機會,進而將關注重心聚焦在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西點老A側重從政策層麵來進行布局,結合“十九大”新時代特征,即產業結構升級、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國際化加快,新時代經濟由大到強,先進製造業作為大國的基礎,高端裝備、信息裝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被其看好;而GT周則主張從新技術產業與業績關係緊密程度的角度來挖掘投資機會,從而看好5G、物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板塊,他將5G、物聯網歸類為蘋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而將新能源汽車歸為特斯拉產業鏈的機會,進而演繹出“一手蘋果一手特斯拉”的投資思路。其實,無論業內人士在對具體主題或行業方麵的選擇有無分歧,其在把握新經濟、新藍籌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對新經濟藍籌的偏好。
5G:或形成華為、中興雙寡頭格局。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5G,指出要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發和轉化,將整個產業做大做強。此外,工信部、發改委也在年初發布《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目標是國內成為5G標準和技術的全球引領者之一,並在“十三五”期末啟動5G商用。目前,中國的兩大通信設備商華為、中興分別是全球通信設備行業第一大和第四大,中國通信產業成為最有實力參與全球競爭的產業之一。
在5G時代,中國逐漸成為消費和建設主力,預計國內5G建設投資將居全球第二位。3G、4G牌照發放前,都經曆了傳輸網建設支出的大幅上升,財通證券預計5G牌照發放前,傳輸網會率先升級;5G建設中,主設備商依然是獲利龍頭,2016年華為、中興通訊的通信業務市占率已達52%,有望成為5G建設最大的獲益者。西點老A對《紅周刊》記者表示,中興通訊在4G時代出現落後存在預期差,在5G規劃時代迎頭趕上,為避免華為一家獨大,國家對其大力支持,同時,中興通訊存在資產價值重估預期,未來華為、中興雙寡頭的局麵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眾多行業領域的應用開始進入落地階段。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公布了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名單:依托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依托阿裏雲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4家公司均為行業龍頭,券商表示,“四強”共同入圍,將掀起人工智能領域一番熱潮。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劃目標為2020年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賽迪預測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隨著大數據及高性能計算等基礎設施的完備以及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的逐步成熟,人工智能在安防、教育、醫療、金融、駕駛、政務法檢、人機交互等眾多行業領域的應用開始進入落地階段。西點老A表示,細分行業龍頭科大訊飛、中科曙光具有明顯的卡位優勢。以科大訊飛為例,公司在教育、醫療、汽車領域拓展得非常深入,據統計公司汽車車內使用語音活躍度達到90%以上,一體化車載產品未來增長將得到市場認可。另外,公司還在醫療方麵布局智能語音、醫學影像、基於認知計算的輔助治療,商業模式落地將會是其未來增長的動力。
不過,前述券商資深投顧人士也表示,今年人工智能經曆過一番炒作後,股價需要業績來兌現,目前市場上人工智能概念股很多,但專注於人工智能並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很少,相信隨著行業的爆發,會有新的公司湧現,建議重點關注上遊芯片製造及下遊細分領域的獨特應用(人臉、語音識別等)兩個領域。具體標的上,中科曙光:寒武紀深度合作夥伴,預計AI服務器將深度合作、X86芯片若突破則提升市場份額與毛利率;中科創達:華為麒麟970芯片人臉識別應用提供方。
芯片國產化:借AI芯片東風實現發展。11月6日,中科院聯合寒武紀發布新一代AI芯片,同時計劃2018年推出主攻推理和訓練的兩款MLU芯片。、AI芯片已成為集成電路發展重點,未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有望借助於國產AI芯片東風實現跨越式發展。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6億美金,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52億美金,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3%,近期全球各大芯片廠商加速並購計劃,AI浪潮或提前來襲。
2017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941.64億個,較2016年同期增長11.64%,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自給率仍偏低,嚴重依賴進口。“十三五”規劃預計我國2020年核心基礎零組件與關鍵基礎材料自給率達到40%,2025年進一步提升至70%,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芯片進口替代以及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帶來需求增長的驅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將迎來成長拐點期。西點老A表示,紫光國芯是替代傳統x86架構下的芯片,人工智能時代FPGA、GPU技術成為下一代計算芯片平台,紫光國芯在FPGA卡位比較早,最近幾年,全球主要的超級雲計算中心包括IBM、BAT、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都主要采取FPGA服務器模式,紫光國芯在FPGA方麵布局深入。
(文中股票隻為寫作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原標題:新工業革命孕育“新藍籌”)
最後更新:2017-11-19 09: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