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
人物
微信聊天礼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懂了吗!
昨天下午,微信的界面“换脸”啦!从昨天17时起,细心的小伙伴们可能会发现,微信启动的地球背景照片有些变化——地球照片变得更清晰、云层更细致了。微信的启动页面此次呈现的背景照片由“风云四号”拍摄。
据了解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这也是6年来微信启动页面首次发生变化,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我们的祖国上空。
此外,在今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
其中第9条关于微信聊天群的规定也引发网友热议。一时间“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群聊9不原则”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
“在吗?”、“hi”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聊天开头?回答了,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一个人突然加你的微信,也不说是谁,加了以后从来不说话。过了好久问他是谁,他说不好意思,我也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加你。最后奇怪地把你删除。
更有甚者,总有那些明明不熟的人群发消息强行求投票,点赞。
见字如面,而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社交礼仪同样是不可缺的。在微信上会聊天、懂礼仪成为了人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必备素养。
点击播放
GIF/12K
各种微信群占领了人们的生活
在现实中,随着“见面加微信”成为一项习惯性动作,随着各式与工作、生活有关的微信群层出不穷,微信实质上已经变成了通用型的社交平台。诸如“工作群”、“家长群”、“业主群”等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微信名称
很多人都会在微信上取一个昵称。如果微信只作为社交圈使用,这是完全可行的(只要不是太荒谬的昵称即可)。但如果你的微信为商务或职场上的用途,那么微信名称最好是真实姓名或者包含真实姓名。因为真实姓名更可以增加个人的真诚度和可信度。
微信表情包的使用是一个加分项
使用表情,“笑哭了”、“捂脸笑”等具体而微、直击心灵的笑容更为喜闻乐见;衍生的斗图更是可以激发出大家的创作热情,情感无需含蓄,连文字都省了。
微信聊天内容
很多时候,多打一个字,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比如:
好=我同意了
好哒=我开心地同意了
又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乐程度逐渐下降,“哈哈”已经离“滚”不远了。
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一句话的末尾可以不加“。” 句号显得很生硬,可以选择用“~”、表情或者什么都不加来代替。
之前网络流传了一个段子:祝大家早日成为可以在公司群里随心所欲发语音的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90%的网民用微信,其中有一半每天至少花90分钟用微信聊天、阅读、工作和购物,微信堪称国民对话的场所。 许多中国人把语音信息看做对自己的冒犯,认为语音信息会导致信息过载。有些人根本不想收到任何语音信息。
伴随微信的普及,各类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如今“语音验明正身”的方式已不再可信。民警提示民众:微信语音信息可实现克隆,耳听不一定为实!日前,包括公安部、上海市公安局在内的多地警方都通过官方微博、微信证实:通过发送语音博取信任继而“借钱”的骗术已在全国多地发生。声音和相貌一样,具有独特性,这一骗术迷惑人的地方正在于此。
点击播放
GIF/22K
点击播放
GIF/12K
微信群聊也要把握分寸
尽管不断有新的聊天“礼仪”出现,但仍然都会遵循着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比如,及时回复对方的信息,尊重才是王道,真诚才值得信任。
当然大部分网友都有“差序格局”,置顶的是恋人,星标朋友最亲近,而学生家长群、租房群就仅仅是半熟脸的汇集。
点击播放
GIF/12K
掌握聊天新礼仪让你不再尬聊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即时送达,速度和成本保证了数量。但话多就容易贫乏,所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联合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延长了聊天时间。
但与此同时多了便捷性,也少了仪式感。
聊天的方式变了,但说起来,这种种“礼仪”,仍然不过是想要传递情绪,想要表达感受,想让屏幕那一端的对方“听”到你或热切、或冷淡、或想热切却装作冷淡的心。
尽管网聊“礼仪”是年轻的用户约定俗成,并不普遍适用,对于老人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从这些网络移民或者网络原住民共同的“行为取向”中,或许也能窥见人与人交往之时的“变”与“不变”来。
然而这些大家约定俗成的“网聊礼仪”,不管是语音还是文字,如何把握好“网聊礼仪”这个度还是得因人而异。
编辑:武司宇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新华每日电讯、金羊网
最后更新:2017-10-08 10: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