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人物
央企全麵進入公司製 2018年混改有望提速
隨著中央企業全麵步入公司製時代,混合所有製改革在2018年將有重大突破。
東方航空(600115.SH)、中國國航(601111.SH)近日相繼發布公告,稱集團母公司由全民所有製企業改製為國有獨資企業,並完成相應更名,加上2017年11月23日完成改製的南航集團,三大國有航空集團已悉數完成改製。
三大航相繼改製,隻是央企的一個規定動作。國務院於2017年7月發文《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所有央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公司製改製。
完成公司製改製,對於央企建立現代企業製度至關重要,更為混改、資產證券化等一係列改革創造了條件。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許多央企在全麵完成公司製改革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股份製改革,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2018年,混改的進度或超預期,特別是隨著央企公司製改革的完成,集團層麵的混改將有望提速攻堅。其中,鐵路、電信、軍工等壟斷領域仍將是混改主線。
央企去年以來集中改製
所謂全民所有製,是指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創立的經濟範疇,是社會主義公有製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具體理性模式。全民所有製企業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法》設立的企業,不存在股東,隻有主管機構。
有限公司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按照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也就是說,由全民所有製改為國有獨資之後,就有條件進一步引進外部資本了。
除三大航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已於去年12月27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工商變更手續,名稱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則於去年12月25日發布公告稱完成公司製改製——企業類型由全民所有製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此前,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國家電網、中國中車等多家央企均已完成集團層麵公司製改製。
國務院國資委在2017年12月中旬透露,中央企業集團層麵公司製改製方案已全部批複完畢,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改製麵達到95.8%。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白英姿此前接受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推進公司製改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國有企業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製度要求的獨立市場主體,核心內容是轉換體製機製,不是企業組織形式的簡單變更,更不是簡單的翻牌。
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央企業改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性改革。完成公司製改製,對於央企建立現代企業製度至關重要,保證同股同權、有現代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嚴格的內外監督等條件,為授權經營體製、混改、資產證券化等一係列改革創造前置條件。
混改提速攻堅
公司製改製的完成,為2018年混改提速創造了良好條件。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日前撰文指出,2018年,國企混改的落地將處於改革全局的中心位置,有望開啟提速攻堅模式。國企混改有能力衝破利益藩籬、處置曆史遺留負擔。下一階段唯有推動國企混改的實質性突破,重塑微觀激勵機製,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傳統經濟的供給效率,穩定持續地降低企業杠杆水平和債務風險。國企混改的推進,亦將紓解要素市場和產業鏈條的結構性扭曲,為下遊新經濟的發展鬆綁減負。
前不久,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共31家已經確定。其中中央企業子企業是10家,地方國有企業21家。雖然具體名單尚未出爐,但鐵路、電信、軍工等壟斷領域將是混改主線。
第一財經記者在1月2日召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積極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是中鐵總2018年的重點任務之一。中鐵總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表示,研究各專業優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實施混改方案,細化完善海南鐵路公司混改方案,引入社會優質資源,推進Wi-Fi運營公司股權轉讓,構建市場化運行機製,促進鐵路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2018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也指出,要做好電信、軍工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
截至目前,我國已推出三批混改試點,涉及企業共50家,這些企業多涉及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交通、民航和軍工方麵等重點領域。前兩批19家中央企業試點的重點任務正在逐步落地,超過三分之一的試點企業已基本完成引入投資者、設立新公司、重構公司治理機製、建立內部激勵機製等工作。
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央企業中已開展混合所有製改革的企業戶數占比68.9%,半數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公眾化的上市公司,前兩批的混改試點企業通過混改將引入各類資本約3000億元;10戶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央企子企業已完成員工出資入股和工商登記;21個省(市)126戶企業開展了員工持股試點。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在媒體上表示,下一步混改的重要領域和行業,從加快集團公司混改來看,應從兩方麵發力:一方麵,對主業處於充分競爭領域和行業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應加快推進混改,這類國企麵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混改涉及的體製問題相對少一些;另一方麵,應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具有壟斷業務性的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資改革基本定位明確
除了混改,國資改革也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今年或許有突破。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
李錦表示,2018年,以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為重要內容的國資改革將被擺在突出位置,未來將以管資本、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為核心,進一步放權、授權,使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開。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是今年國資改革的基本定位。
李錦表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授權。授權經營體製將是2018年國資改革的重中之重,落腳點是建立起長久的體製。其中,涉及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和中央企業子企業的國有股權流動事項,直接下放給地方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涉及規定標準和權限範圍以內的國有出資企業股權流轉的,下放給國有出資企業。
分析認為,明確做強做優做大的對象是“國有資本”,而非“國有企業”,有利於國有經濟布局優化,推動國企結構調整與重組、“僵屍企業”處置等實現更大進展。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國資改革的新部署,將助推國企更充分地走向市場。
(原標題:央企全麵進入公司製 2018年混改有望提速)
最後更新:2018-01-04 23: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