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人物
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已悄然爆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你們得小心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許多線下商店在付款時,已經不僅僅隻是微信、支付寶還有Apple Pay等第三方支付了。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正悄然出現。
什麼是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這個概念是相對於第三方支付而言的,它不需要具備支付牌照,提供的隻是支付基礎之上的多種衍生服務。
作為一種綜合支付服務,聚合支付本身並不進行資金清算,而是通過聚合多種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銀行及其他服務商接口等多種支付工具實現自己的價值。
顯而易見,第三方支付機構是介於銀行和商戶之間,鏈接的銀行和商戶的資金往來關係;而聚合支付則是介於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商戶之間,根據單個商戶的個性需求進行定製化服務,形成資源優勢互補,在保留了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性的同時,還具有一般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具備的中立性、靈活性等特點。
為什麼會出現聚合支付?
關於聚合支付為什麼會在第三方支付發展勢頭正勐的時候悄然爆發,想必各商戶是最能理解的了,而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其實也能體會到其中的痛點。
當我們在任何商場或者飯店等地方買單時,商戶的收銀台上總是堆滿了各種POS機、二維碼、掃碼機器,這裏頭包括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這樣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有各家銀行的勢力範圍,當然銀聯這樣的老大哥也跑不了。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當然是支付方式越多越方便,而對於商戶來說那簡直就是噩夢啊。商戶需要去各家支付公司申請賬號,找技術公司給與產品實現,並到各個平台對賬,程序繁瑣;並且各種支付工具之間不兼容。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尤其是商家真正需要的是一款簡單快捷、包容萬象的一站式支付工具。
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傳說中的第四方支付——聚合支付便應運而生。
聚合支付發展前景如何?
總體來講,在移動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聚合支付有著十分光明的前景,筆者是非常看好的。
一方麵,第三方支付近年來發展相當迅勐
在本公眾號之前的一篇行業報告《行業報告 | 2016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現狀》中有提到,2016年Q2中國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呈現季度性增長,規模達46500億元,環比增加6.5%。
這些都表明,移動支付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另一方麵,支付市場競爭多元化
根據《行業報告 | 2016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現狀》這篇文章中的描述:2016年Q2中國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呈現季度性增長,規模達46500億元,環比增加6.5%。互聯網支付行業格局保持穩定。市場交易份額對比,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仍然占據前三位,支付寶以市占率43.39%位居榜首。
雖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了大半壁江山,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銀聯等支付機構的緊緊追趕。12月12日,中國銀聯正式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根據蘇寧金融研究院針對此次事件的評價:“隨著銀行和銀聯的介入,線下掃碼付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消費者有望迎來為期1年左右的密集優惠補貼期,可以盡情享受巨頭“燒錢”帶來的樂趣。在此期間,尚未實現盈利或缺乏雄厚資本支持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將率先出局,市場也將由目前第三方支付企業為主且雙寡頭競爭的格局進入由十餘家全國性銀行、銀聯、三五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參與其中的多頭競爭階段。由於參與各方均實力不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會有玩家出局,雙寡頭的市場格局將徹底成為曆史。”
另外,據近期艾瑞、易觀等行業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支付寶、財付通的整體市場份額已經出現縮減,同時,二線互聯網巨頭的支付服務持續輸出,支付市場的壟斷格局將不斷被打破。而隨著碎片化程度的加劇,聚合支付服務的發展空間也會持續提升。
目前市場上都有哪些聚合支付機構?
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線下和線上;根據商業模式的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級階段的聚合支付工具和以此為基礎的綜合金融服務。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08 0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