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人物
人才爭奪戰向三線城市蔓延 滁州出台最高享100%購房補貼政策
繼不久前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如火如荼地上演後,三線城市也開始加入其中,且發力迅勐。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出台並對外發布了引進人才購房新政,規定未享受過住房優惠政策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在滁州市區購買首套不超過40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可享受住房總額100%補貼。
另外,新政規定對引進的碩士研究生,滿足條件後將給予8萬元購房補貼,同樣符合條件的本科生則給予4萬元購房補貼。
在今年6月,安徽省蕪湖市也發布了人才購房補貼政策,最高補貼100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 當前三線城市也麵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創新驅動,集聚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另一方麵,近年不少發達地區的大型企業出於發展考慮,也在瞄準二三線城市開疆辟土,給三線城市人才市場帶來較大需求。
此前智聯招聘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報告也指出,產業梯度轉移政策的逐步落地,正在對地區間的就業狀況產生影響。近年來我國重視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建設,通過相關產業扶持及稅收減免政策,吸引了不少的企業進駐,並帶動這些城市用人需求的增加。
滁州人才新政
滁州購房新政規定,國內外頂尖人才在滁州市區擬規劃建設的國際社區或其他居住小區購買首套不超過40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可享受住房總額100%補貼。
另外,購房新政還針對頂尖人才層級以下的不同人才設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從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到高級管理人才共分為4個層次,他們來滁後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可分別享受到對應的優惠力度。優惠力度也對應設為房款90%、70%、50%和30%共4個檔次。補貼總額也根據人才級別設定了相應的限製,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高層次人才要享受購房款補貼都必須要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每年在滁工作時間不少於6個月,或自主創業,且此前未享受滁州市的住房優惠政策。
除了高端人才,滁州購房補貼新政還針對引進的不同專業技術人員給予不同程度的購房現金補貼,涵蓋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以及普通務工人員。
針對專業技術人員,新政規定,引進全日製碩士研究生或具有中級職稱及以上的技術人員,滿足條件後在滁州市區買首套商品住房,可享受8萬元購房補貼。而滿足條件的本科生則可享受4萬元購房補貼,專科生標準是3萬元,務工人員是2萬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人才購房政策或者說類似人才安居政策,符合當前各大城市提升就業者層次、實現城市人才資源匯集的導向。
助力轉型升級
當前以房留人,地方政府出台人才購房補貼政策的東中部城市並非個例。2017年6月6日,安徽省蕪湖市發布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對4類不同層次人才分別補貼4種類型的購房款,最高補貼100萬元。
滁州、蕪湖等地加入到“人才搶奪戰”的城市隊伍中,反映出目前三線城市在承接產業轉移,以及自身的產業轉型與升級過程,對於人才、技術等要素相對缺乏的應對。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戰略部主任劉澄認為,滁州跟進出台人才購房補貼政策,是對本地產業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落戶的大力支持。2016年滁州市GDP增速與財政收入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產業轉移與新興產業落戶對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出台人才購房補貼政策是對外來人才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
事實上,滁州市市長張祥安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指出,滁州市目前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不牢,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市場、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短缺。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滁州全市生產總值6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0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57.5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249.6億元,增長11.5%。
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迅速增加,與滁州市製定“工業強市”的戰略定位有關。目前滁州市正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十三五”期間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以上。同時,滁州市也開始實施“千億技改”、“千企升級”的戰略目標。
(原標題:人才爭奪戰向三線城市蔓延 滁州出台最高享100%購房補貼政策)
最後更新:2017-10-27 06: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