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
人物
iPhone X的發布,能否為蘋果重新奪回國內市場?
文丨白小樓
相信沒有哪家手機廠商的新品發布會能在影響力上超過蘋果,從2007年第一款iPhone產品問世至今已有10年。
這10年來,每次蘋果的發布會都可謂是“萬人空巷”,因為時差的原因,遠在亞洲的果粉們不惜通宵達旦也要完整的看完蘋果的新品發布會。
這是蘋果的魅力所在,餘者尚未有人可及。
北京時間9月13日淩晨1點,蘋果掌舵人庫克在新總部喬布斯劇院發布了2017年的新款iPhone,和之前爆料有誤,此次iPhone 8徹底淪為配角,而此次發布會當之無愧的主角是十周年特別版的iPhone X。
雖然我們總是覺得如今的手機行業,已非一家獨大的時代,三星、華為、小米等百家爭鳴,各有特色。但到了蘋果發布會的時候,還是不得不承認,若論影響力的魁首,蘋果依然當之無愧。
10年的時間,讓這位手機領域的新人成為了行業內的巨頭。但近幾年開始,蘋果在國內市場已經出現頹勢,特別是國產手機廠商不斷推陳出新後,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開始不斷下滑。
根據蘋果今年3季度的財報顯示:在第3季度,蘋果公司的運營利潤是107.68億美元,去年同期是101.05億美元,這樣來看,今年明顯高於去年。
但是在大中華地區,蘋果的業績卻不斷下跌,而且已經連續下跌了6個季度,其營收隻有80.04億美元,與去年對比的話,業績下滑了10%。
這樣持續下跌的結果致使蘋果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已經排在了第五位,在小米手機之後。
所以iPhone X的意義,顯得任重而道遠,而iPhone X發布以後,又能否為蘋果重新奪回國內的市場份額?
其實手機產品所比拚的優勢,無非還是創新力與產品本身。相對於iPhone 7略加修改升級的iPhone 8,iPhone X明顯改動最大,創新功能也最多。
有人說,iPhone X是蘋果五年間改動最大的產品,這樣說來也比較恰當。
在iPhone X上,改動最為顯眼的當屬OLED的全麵屏,這為今年手機行業的全麵屏之戰,又增加了一出精彩籌碼。雖然取消了Home按鍵與“齊劉海”的設置,兩極分化嚴重,但也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就外觀而言,iPhone X已足夠驚豔。
在硬件方麵,iPhone X毋庸置疑會搭載其必備的A11處理器,據庫克在發布會上所講,A11處理器對比去年的A10處理器,已然從四核升級到了六核。這樣的設置的優點在於A11處理器在性能上將會有大幅度提升,而缺點在於處理器的核心越高,在電量消耗上就越容易加快。
這是蘋果要對症下藥的問題所在。雖然說iPhone X配備了無線充電技術與快充技術,看似已經規避了A11處理器耗電快的弊端,但快速充電極其影響電池的壽命,而無線充電就今年來說還無法實現,因為無線充電所搭配的充電底座需要2018年才可以量產並發售,所以就今年來看,無線充電還屬雞肋。
iPhone X發布後,還有一大亮點就是Face ID,由於全麵屏所以取消了Home按鍵,致使人臉識別這種解鎖方式應運而生。
不置可否的是,無論上月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 8,還是前幾天發布的小米MIX2,均沒有人臉識別的功能,所以在創新上,就眾多手機廠商而言,蘋果依然還是走在前麵。
但就國內的手機市場而言,iPhone X能否挽回不斷下滑的頹勢,從而重奪市場,還顯得任重而道遠。
首先就是價格,iPhone X國行版本的售價為:64GB版本8388元,256GB版9688元。雖然說iPhone手機的價格一直高於大多數手機品牌,但此次iPhone X的價格明顯已達至曆史最高。
這樣的高價已將一部分窺覦iPhone X的消費者拒之於門外。因為這樣的高價之下,大多國內用戶會有很多選擇可選,如剛剛提到的三星Galaxy Note 8、小米MIX 2、還有將於十月份發布的華為Mate 10等,都是今年各個手機廠商的旗艦產品。
其次是產品供應鏈,雖然蘋果一口氣發布了三款手機產品,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特別是國內的消費者而言,熱度最高的當屬擁有十周年意義的iPhone X。
但按照蘋果以往的新品供貨量與OLED的供貨量來看,iPhone X極其容易發現因為供應鏈問題導致產能不足的現象出現,這樣的結果會導致發售初期的有價無市。
在原有高價的基礎上,黃牛黨趁火打劫,將iPhone X的價格炒到原價基礎上大幾千不止,這已是蘋果每年發布會屢見不鮮的現象。
所以,雖然iPhone X被蘋果寄予厚望,也在創新上實現了大幅度提升。但iPhone X的發布與售賣並不一定能重新奪回國內市場。
就出貨量上,由於iPhone X對於手機行業的刺激,可能會在短期內出現環比增幅的現象。但是按長遠來看,隻靠一款iPhone X還不足以讓蘋果重新奪回國內市場的寶座。
因為如今國內的手機市場,已與之前大相庭徑,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已經奪走了蘋果太多的市場份額。
如果蘋果想要重回巔峰,就要在創新這條路上大下苦工,研發出更多現象級的創新功能,才能讓國內消費者持續保持對蘋果的新鮮度,這才是科技企業長盛不衰的核心所在。
作者白小樓:媒體人,科技專欄作者。關注互聯網與TMT。
微信公眾號:白小樓(baixiaolou666)
最後更新:2017-10-08 1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