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貴州茅台市值逼近萬億的背後推手是誰? 700元股價到底貴不貴?

11月16日,在A股市場整體陷入調整的情況下,貴州茅台(600519)逆勢走高,股價一度摸上719.86元的曆史新高,市值突破9000億元,直逼萬億大關。

雖然當晚公司發布公告,稱最近市場上關於公司過高的目標股價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態度,希望廣大投資者和消費者理性看待,審慎決策,理性投資,也確實對次日貴州茅台的走勢形成了降溫效應,但11月17日,該股股價還是維持在690元上方,市值仍高達8671億元。

加速攀高站上700元股價

“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貴州茅台還會漲到多少?”近日,很多投資者在提出這樣疑問的同時,也不禁感歎這隻股票的強勢。

盤麵顯示,今年以來,貴州茅台從年初的327.49元開盤,連續突破四個百元整數關口,於日前站上700元高位,年內累計漲幅超過了110%。如此淩厲表現對於一隻超大市值的個股來講,可圈可點,也非常罕見。據統計,貴州茅台股價在達到719.86元時,其總市值已有9044億元,距離797元即可突破萬億元大關,隻剩下10%的漲幅。目前,該股的流通總市值已位居A股公司的第四位,僅次於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和農業銀行。

“能夠堅持16年之久的慢牛,在A股市場上可謂稀世珍寶”, 11月16日晚間,新華社就貴州茅台如此評論道。的確,今年以來,貴州茅台從未出現過單日漲停,但一直保持著持續上行,近日尤其引發關注,除了股價突破700元外,還有上漲明顯加速,短期漲幅過大,使得市場上出現了憂慮的聲音。統計表明,該股從600元漲到700元隻用了15個交易日,而此前從300元漲到400元用了80個交易日,500元漲到600元用了48個交易日。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負責人日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天時加人和,成就了今日茅台股票的輝煌。他說,今年6月,A股市場成功加入MSCI,利好貴州茅台等績優“大白馬”,特別是貴州茅台,其品牌和行業屬性都更受海外投資者認可和青睞。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A股市場今年的投資邏輯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從原來的炒新、炒小到追求真正的價值成長,業績好的大市值股票受到了空前重視。時至今日,市場普遍認同,未來個股分化將愈加明顯,業績好的公司股價會持續上漲,業績差的將越來越失去競爭力。建信基金基金經理陶燦日前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估值對個股股價的影響已越來越小,而業績成長性的影響越來越大。

“盡管貴州茅台11月17日在防風險消息的推動下止步上漲,全日下跌逾4%,但若對比題材股、概念股,其表現還是不弱的”,上述私募投資負責人稱。

茅台上漲的“價值論”

貴州茅台價值幾何,700元股價到底貴不貴?

此前,東方港灣投資董事長兼總經理但斌曾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國酒茅台是屬於醬香型白酒,沒有泡沫,有泡沫的那叫啤酒。而目前來看,也尚無看空貴州茅台的分析機構,高盛更是將目標價上調到了881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的觀點集中兩方麵:一種是從公司本身出發,認為茅台白酒釀造雖說是簡單的生意,但貴州茅台有它的獨特性,是其他品牌白酒所不能“媲美”的,如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資經理所稱,部分投資者是將茅台酒當成了是一種賦予有品牌價值的“奢侈品”,眾所周知,茅台酒是醬香型白酒,其釀製過程依賴於茅台鎮特有的水土環境,其稀缺性是別的白酒廠家所不具備的,而物以稀為貴,正如鑽石,隻是一塊“石頭”,卻擁有巨大價值。該私募基金投資經理坦言,正是基於這一點,他對貴州茅台股票的投資不再糾結於股價和估值,而是重點看市場的認同度,市場覺得高了他就減倉一些,又看好了再買回來。

還有一種觀點是從股票價值出發。資料顯示,貴州茅台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4.5億元,實現淨利潤199.84億元,同比增長60.31%,基本每股收益15.91元。上述業績指標均明顯超過了2016年全年水平。未來角度看,市場普遍預計茅台酒明年還可能提價。但斌在接受谘詢時就曾表示,其推斷,茅台銷量有望從2.68萬噸提高到8萬噸,即3倍空間,如果出廠價從819元再提高到1650元,就還有2倍空間,如果今年貴州茅台淨利潤為250億元,那麼乘以6之後就是1500億元的淨利潤,哪怕隻有10倍PE,也可對應1.5萬億市值。

針對目前市場上最為糾結的700元股價到底值不值?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的是,確有一些分歧。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明確表示,目前貴州茅台及整個釀酒板塊短期漲幅過大,已有泡沫嫌疑,因此不建議配置。私募“建平遠航”的基金經理黃建平亦表示:“當貴州茅台萬億市值之時,就是我全部賣出之時,1萬億市值大概透支了未來4-5年的利潤,2013年白酒業雞飛狗跳時買入,當時市值大約1500億元,短短4年時間升約5倍,茅台雖好,也不宜透支太多,我隻能賺有把握的錢。”

事實上,近段時間,伴隨著貴州茅台股價的高歌勐進,已有部分投資者開始陸續減持,一向嗅覺敏銳的滬股通北上資金繼11月16日淨賣出2億元後,11月17日淨賣出超11億元。

機構“抱團”持有不撒手從貴州茅台的持股結構看,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廣泛青睞是支撐該股上漲的重要推手。

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86家基金公司的566隻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配置了貴州茅台,總持有基金數量和持股市值都僅次於中國平安(601318),合計持有4560.93萬股,而若算上QFII、保險等其他機構,持有股份數量超過了7100萬股。值得說明的是,貴州茅台的總股本為12.562億股,去掉了大股東所持股份,還有4.5億股左右,也就是說,機構持股占比達到了16%。這還是比較保守的數字,實際上,從基金中報中可見,機構持有股份數量更多,而市場上實際交易流通的股份更少。

“貴州茅台今年來的表現是出乎多數投資者,甚至是研究機構意料的。翻看此前的機構研報,目標價基本在250元-300元,年前給出400元的目標價的僅有招商證券一家”,上海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表示。據他了解,不少公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下半年對貴州茅台進行了大幅增倉,盡管9月中旬以來,該股加速上漲,但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積極重倉。

單拿公募基金來說,今年二季度末,有450隻基金重倉茅台,合計持有3962.9萬股,但到了三季度,重倉基金一下子增加了116隻,持股數量也增加了15%。

除了華夏上證 50ETF、易方達上證50指數A、華安上證180ETF等指數基金外,南方消費活力混合、易方達新絲路混合、東方紅睿豐混合等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也大舉重倉。東方紅睿豐今年9月轉型,發行規模近百億,成立後即買入了約100萬股的貴州茅台。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冠軍國泰互聯網+股票三季度賣出了新能源行業重倉股後,改為投向了貴州茅台等白酒股。

“今年業績好的基金很多得益於茅台等大白馬股的上漲,反過來,業績好促進了規模淨增長,新進資金配置股票還是會選擇茅台等白馬股,由此即形成了馬太效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副總監表示。他亦坦言,也許短期內會有基金經理減持一些茅台股票,降低成本,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它還是會在持倉中占據重要份量。統計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滬股通確有減持貴州茅台,合計賣出金額110.56億元,但買入金額也有78.91億元,淨賣出金額不到32億元。

(原標題:貴州茅台 市值逼近萬億的背後推手)

最後更新:2017-11-19 07:03:47

  上一篇:go 基金排名戰優勝者真相:“喝酒”“消費”大額贖回
  下一篇:go 陸股通已提前撤離白酒龍頭股 茅台、五糧液10月來均遭巨額淨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