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三大白電巨頭前三季收入均破千億分化明顯

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青島海爾(600690.SH,下稱“海爾”)和格力電器(000651.SZ,下稱“格力”)陸續發布2017年三季報,在今年原材料成本明顯上升的背景下,它們的收入和淨利潤都有兩位數的增長,前三季的收入均破千億。

從收入結構看,三大白電巨頭的道路已經出現明顯分化。但下一步,它們的成長空間都是智能化和全球化。

從業績上看,三家各有所長,美的收入規模最大,格力淨利潤最高,海爾淨利潤增長最快。它們不僅比拚外延式擴張的成效,還比拚內生式成長的效益。

今年前三季,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69.5億元,同比增長60.6%;淨利潤149.98億元,同比增長17.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0.68億元,同比增長5.4%。美的旗下的庫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98.38億元,同比增加27%,稅前利潤同比增長26%。而美的原有業務收入也達到1563.9億元,同比增長39%;淨利潤157.3億元,同比增加23%。

青島海爾今年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191.9億元,同比增長41.27%;淨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48.4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41.6億元,同比增長186.3%。。海爾旗下的GE家電(GEA)今年前三季貢獻收入342億元,貢獻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8.8億元。而青島海爾原有業務收入增長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增長22%。

格力電器前三季的營業收入為1108.75億元,同比增長34.51%;淨利潤達154.6億元,同比增長37.6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7.39億元,同比下降59.48%,格力對此的解釋是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增加所致。格力去年收購銀隆遇挫,今年8、9月份收購了海立股份5%的股權,現已升值1億多元。

美的收購庫卡之後,向暖通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與自動化科技集團轉型,2017年全年的營業收入預計將首次突破2000億元。以庫卡為核心的機器人業務板塊,約占美的整體營收的九分之一,未來占比還將逐步提高,但從原有業務淨利高於整體淨利看,整合效益仍有待提升。

海爾在冰箱、洗衣機保持領先地位的同時,今年前三季空調、廚衛業務也實現高速增長。2017 年 1-9 月,青島海爾的冰箱冷櫃業務收入增長 34%、洗衣機業務收入增長 41%、空調業務收入增長 61%、廚衛業務收入增長 76%。

格力相對專業化,大部分收入來自空調,公司前三季淨資產收益率達25%,但麵對美的集團、海爾集團2000億的規模,格力如何穩步推進多元化、進一步擴大營收規模是最大的考驗。

下一步,借智能化的機遇“彎道超車”,擴大全球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是三大白電巨頭共同的發展方向。

2017年1-9月,海爾海外整體收入507.4 億元,占比43%,近100%為自有品牌收入。青島海爾在9月9日的公告中還透露,擬發行不超過56.4億元可換股債券,用於冰箱空調智能製造、大廚電戰略等五大項目,將在俄羅斯和越南建設滾筒洗衣機製造基地,完善“一帶一路”的沿線布局。

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說,產品已遠銷海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此前也表示,今年美的的海外收入將超過總體收入的一半。

此外,智能製造是提升品質和效率的有力支撐。目前,美的在借力庫卡加快發展機器人業務;海爾搭建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格力也積極發展機械裝備業務。

共同的方向使三巨頭從撕殺走向競合。此前,格力與美的在空調專利領域,曾相互挑起訴訟糾紛。最近,格力牽頭,聯手海爾、美的、奧克斯、誌高、TCL、長虹、格蘭仕、海信等企業,成立了中國空調行業首個知識產權聯盟。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認為,“中國家電產品走出去的使命已經完成,目前進入中國品牌和中國創新走出去的新時代。”

而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副總裁彭煜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海爾、美的、格力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堅實力量。它們的發展道路出現分化,每條路都有機會,也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海爾如何整合六大品牌的資源,在全球實現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的本地化,還有許多細致的工作。美的跨界力度最大,如何在輕工製造的自動化領域打開新的篇章,還要更好地融合庫卡的力量。格力需要突破單一品類的瓶頸,又保持專業優勢。

最後更新:2017-11-01 21:05:05

  上一篇:go 機場航運板塊午後走強
  下一篇:go 上海浦東科創成果加速轉化 融合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