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vivo X20,換個馬甲你就成了全麵屏了?霸屏營銷難掩技術忽悠

X20宣傳海報

vivo和OPPO可真是親兄弟,盡管雙方都竭力撇清與對方的曆史淵源;但其營銷套路、產品策略,甚至連產品相模具都出奇的相似,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門的感覺。

今年5月,OPPO在R11發布前在全國九大城市地標性建築上搞了一個大動作,九大城市同時點亮R11廣告,緊接著又搞了個轟動半個娛樂圈的大趴,一時風光無限。

看到大哥空前絕後的樣子,小弟vivo心裏應該還是有些不服的。由於上半年vivo沒有新品發布,隻能X9s炒來炒去炒了半年,最後炒成了半涼剩飯。有些落寞是自然的,蘋果新品一日不見蹤影,vivo和OPPO小哥倆就一日不知道如何做手機。

好不容易等到iPhone X劇透得差不多了,vivo做產品的靈感自然就來了,於是以火箭速度搞了一款X20,號稱全麵對標iPhone X,全麵屏、人臉識別一應俱全。在這一點上,你不能不佩服vivo和OPPO,一旦看準市場潛力,產品化能力絕對是一流的。

於是,vivo先在印度發布了個國際版,覺得不過癮,完全不像大哥那麼風光。於是照著OPPO的樣子,也搞了個全國九大城市的大屏廣告。當然這不算完,又和64家企業在微博上搞了一場“照亮全屏時代”的互動營銷,一時間“人山人海,紅旗招展”,好不熱鬧。

比起OPPO來,vivo這次X20最後在居庸關帶著大小媒體和彭於晏、何炅、周冬雨、鹿晗等娛樂明星搞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發布會。

既然是空前絕後了,那麼vivo X20真成了中國手機業對抗蘋果iPhone X的全麵屏手機了,營銷和軟文齊飛,一時間vivo的信息多到了讓所有人無處躲藏的感覺。

然而好像哪裏不對?

是哪裏呢?這屏幕比例怎麼看也隻是把上下邊框做得窄了一點,與市麵上的普通手機沒有什麼區別,更別說和小米MIX2、iPhone X或者三星S8、Note 8比了。再仔細看看,好像在哪裏見過的樣子,從背麵看,這不就是OPPO R11和一加5的那個模具嗎?

像不像,列位看官自己判斷。

先來看看這兩款機型的“三圍”參數(數據均來自OPPO和vivo的官網),R11的大小比例是154.5mmX74.8mmX6.8mm,X20的大小是155.85mmX75.5mmX7.2mm,也就是說,X20在R11的基礎上,長和寬加了大致1mm左右,就成了X20,兩款機型的背部弧度也極為相近。

而在配置上,X20采用了高通驍龍660這款被vivo店員吹成了高通頂級處理器的芯片,與之前X9s相同,相同的不至處理器,電池容量也基本一致,機身大小也極為一致,隻是長度多了3mm多,寬了1mm多。

不過也有不同的,就是攝像頭從原來的三個增加到了五個,夠勐吧。

OPPO R11換個馬甲,再加上X9s的內髒就成了全麵屏的X20了?看來正像網友說的,中國的傻子真要不夠用了。

關於全麵屏這事,行業目前確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所以在這點上,隨便vivo怎麼說,即使說自己的屏占比是98%,別人也拿他沒有辦法。在vivo的公開數據中,X20的屏占比達到了85.3%,甚至比S8的屏占比還高,可惜的是每個人都有雙眼睛,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

雖然全麵屏的屏占比到底應該是多少確實無法說,可問題是這世界上就有一些好事之人,非要把事情弄清楚不可。這不,微博上就流傳著一份國內評測機構對市麵上號稱全麵屏手機的屏占比實測數據。

市麵上高屏占比手機排名

這一看,有些廠家的底褲就掉了。

iPhone X的屏占比84.25%,三星S8+的是83.5%,小米MIX2的是80.81%,而vivo X20的呢,隻有79.59%,與官方說的85.3%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算法不一樣了,一直特立獨行的vivo,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算法。

這事不能較真,反正vivo的用戶不會像網上的好事者一樣去測這個數據。難怪有網友評論道,“我用了這麼久的全麵屏,自己竟然不知道”!

我們來再看看0.1s解鎖的Face Wake這個比肩蘋果Face ID的“超高”技術究竟是何方神聖。在vivo的官網中稱,“隻需自然拿起手機正麵朝向麵部,手機在亮屏瞬間即可探知麵部128個特征,時間短至0.1s,輕鬆解鎖你的手機。”在一些公關軟文中稱,vivo革命性的Face Wake技術比iPhone X的Face ID更安全便捷,確實太牛了!

有必要說一下這個vivo“牛大了”的技術。之前vivo在印度發的國際版是采用的Face ++(曠視科技)的技術,這在曠視科技的官網中有介紹。

雖然這次發布的X20的人臉解鎖方案沒有說明,但如果仍然延用的是曠視科技的技術,那麼有必要看看這一技術的相關情況。

在曠視科技的官網上,對其人臉FaceID是這樣說的,“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將用戶照片與數據源照片(可以來自身份證,或者客戶自己提供)進行精準匹配,判斷身份一致性。人臉比對精準度達到99.5%,遠遠超過人眼識別水平;可以實現在不同光照條件、跨年齡段、是否化妝、有無佩戴眼鏡的複雜條件下精準識別。”

注意其講的99.5%精度,這也是目前采用開源框架深度學習算法的精度的普遍水平,目前尚不知道曠視是采用自己的框架還是開源框架,但從這一精度上來說,可以理解為,誤差率是千分之五,這是什麼概念呢?

指紋識別的誤差率目前可以達到五萬之一,這就是說,vivo X20采用所謂的人臉解鎖的技術誤差率還不如指紋識別!而蘋果Face ID的誤差率是百萬分一,相當於6位數字密碼,這也是蘋果之所以敢取消Touch ID的根源。

還有一個更加需要關注的方麵,就是蘋果在iPhone X上,用Face ID全麵取代了Touch ID身份驗證係統,並重構的人機交互,而且其人臉識別經過了10億張人臉照片的訓練,同時借助於A11中的雙核神經網絡單元,並將人工智能拓展到了全iOS係統,也就是說,這不僅僅隻是一個人臉解鎖方案。

說穿了,vivo的人臉識別是一個不如指紋識安全的解鎖方案,而蘋果的Face ID則是一個完全成熟的生物特征身份驗證係統,兩者的差距又何止十萬八千裏呢?

看清楚了吧,vivo再次利用用戶對技術的不甚了解,用類似把660吹成高通頂級處理器的手法,用一種可有可無的人臉解鎖方案,再次成功得貼上了蘋果的Face ID,用一個並不怎麼全麵屏的屏幕,把X9s換個R11的殼,成功地貼上了全麵屏的風潮!

聰明如vivo和OPPO者,天下罕見!

這是個天大的笑話。號稱公司文化是“本分”的vivo,在技術表述上如此不“本分”。

最後更新:2017-10-08 21:32:11

  上一篇:go 產品經理談 vivo X20:開售當日現貨 350 萬台,有些產品一輩子都賣不了這麼多
  下一篇:go vivo X20震撼來襲,全麵屏搶眼,黑科技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