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後來者居上,OPPO做用戶最需要的產品

國產智能手機在初期一直處於劣勢,無論是性能還是品牌知名度相比外國友商都有著很大的不足,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導地位,無論是銷量還是品牌認知,早已今非昔比。

作為國產智能機領導品牌之一,OPPO這些年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談及OPPO的成功,外界將原因更多歸為渠道和品牌,顯然這不是答案的全部,手機行業競爭加劇,偏科生已經沒有參賽資格。能夠從眾多品牌脫穎而出,是定位,質量以及宣傳等多方麵努力的結果。

在定位上,OPPO鎖定年輕消費群體,以時尚,潮流為創新方向,為用戶提供最新穎的產品,這其中R係列可以說是最受用戶喜愛的產品,2016年OPPO在國內手機的出貨量達到9500萬,首次問鼎國產手機第一名。與2015年相比,OPPO增長率達到122%。其中R9、R9 Plus、R9s、R9s Plus四款手機更是占到總出貨量的半壁江山。

“OPPO能走到今天,企業文化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作為OPPO的合作夥伴,盛況也如此評價。“這種從上到下對文化的認可是很難得的,哪怕你走到他們公司去問一下門口的保安,他也能說出OPPO的企業文化是本分。”

OPPO R11作為旗下最新拍照手機,產品的火爆程度更是在R9之上,在首發當天一小時內就超越了R9同期一天的銷量,隨後更是一路熱銷,從6月首發至今熱度不減。

6、7、8連續三個月,OPPO R11都保持中檔智能手機銷量冠軍的成績,更是在8月份成功擊敗蘋果,成為台灣地區最暢銷的智能手機。

驚人的成績帶來的不僅是稱讚,也經常有網友會指出,OPPO產品在設計上相較友商會有一定時間差,就像去年最火的雙攝,OPPO R11在今年六月才首次搭載雙攝。當然需要注意的是,R11作為R係列首款雙攝手機,一上來就是前後兩千萬超清像素,廣角+長焦的最佳組合,僅雙攝硬件數據上便一舉成為業內領先地位。

“進入的時間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進入之後要比別人跑得更快。”這幾乎與大多數公司的生存哲學相反。在OPPO的邏輯中,不會貿然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人進入意味著失敗的概率更大,我們不會為了爭第一而盲目向前衝。”吳強解釋。而一旦被證明行得通之後,則會做到“後中爭先”。

OPPO的產品在設計上始終貫徹這一理念,晚的是發布時間而非產品性能,後發而先至,以最優的設計,最好的性能回報用戶,就是OPPO最大的期望,為此OPPO先後與索尼、高通的深入合作,通過定製鏡頭、定製處理器全麵提升產品,這樣的舉動在業內絕對是獨一份。

同2016年備受矚目的雙攝一樣,2017年最受業內關注的就是全麵屏,下半年國內各大品牌紛紛推出自家的最新產品,全麵屏手機呈現井噴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業內自然對OPPO接下來的動作十分好奇,作為時尚手機的代表,OPPO自然會有所動作,但是著急入場不一定是最佳選擇,隻有把握住最佳時機,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市場,才是最明智的選擇。OPPO就是要穩住以等待機會,“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最後更新:2017-10-18 13:32:20

  上一篇:go 專利戰還在扯皮,這次高通要求在華禁售 iPhone
  下一篇:go htc徹底覺醒:oppo和vivo,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