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iPhone用5888賣手機,還用十億美元做影視,流媒體們都開始搞事情

近日,一年一度的iPhone發布大會終於揭曉新品,價格從5888元到9688元不等。然而蘋果不僅在用高科技征服世界,對影視產業也開始大舉進軍。

據美國《水星報》8月16日的報道,蘋果公司將投入10億美元,獲取和製作原創視頻內容,進軍原創節目市場。蘋果這10億美元並不是說說而已,已經在洛杉磯組建一支新的團隊,團隊成員包括今年6月從索尼電視業務挖來的兩名高管Zack Van Amburg和Jamie Erlicht,向蘋果內容副總裁Eddy Cue匯報。他們曾負責《絕命毒師》等熱門電視劇的製作。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用這筆資金購買版權和生產自製影視劇,目前的計劃是10部內容。播放平台有Apple Music 以及“未來的流媒體產品”,據稱這個新產品就像Netflix(以下稱“奈飛”)一樣主要提供影視劇內容,Eddy Cue的目標是製作出類似《權力的遊戲》的高質量作品。

進軍影視行業,一向引領科技潮流的蘋果還是落後於亞馬遜一大個身位,亞馬遜今年已經憑借《海邊的曼徹斯特》大放光彩,兩者近日也因為“007”電影係列版權開始了正麵競爭。而美國這些科技、電子商務公司跨界影視的摸索,或許也能對國內互聯網影視公司的發展以啟示。

奈飛先行、亞馬遜崛起、蘋果和迪士尼覺醒,它們都想搞些什麼事情?

奈飛曾憑借自身積累的大數據,有針對性的製作了《紙牌屋》之後大火。而在劇集上嚐到甜頭後,奈飛也已經宣布要投入60億美元,落實45個電影項目。截止到6月,奈飛的全球總用戶已經突破1億大關,其中包含5100萬美國本土用戶和5200萬海外用戶。

擁有廣大用戶和大熱劇集的奈飛,顯然不想止步於此。奈飛是首個進入奧斯卡聖殿的流媒體公司,其在2014年就憑借《埃及廣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2015出品的首部劇情片《無境之獸》得到了金球獎等多個專業獎項的青睞;2017年,終於用紀錄片《白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無境之獸》海報

當然,亞馬遜也絲毫沒有落後。早在2010年,亞馬遜就有了“亞馬遜工作室”,2015年又再次設立了“亞馬遜原創電影”部門,由美國獨立製片人,曾參與製作《臥虎藏龍》的特德•霍普任創意總監,其目標是聚焦“頂級和新晉創作人員”的“獨特故事、角色和聲音”。

跨界影視後,亞馬遜成績也是頗豐。2015年便憑借《透明家庭》拿下第72屆金球獎的音樂和喜劇類最佳電視劇集兩個獎項;2016年的戛納電影節,更是讓人對於亞馬遜的實力感到害怕。開幕片伍迪·艾倫的《咖啡公社》、主競賽單元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的《霓虹惡魔》、賈木許的《帕特森》、樸讚鬱的《小姐》、以及午夜首映單元的音樂紀錄片《給我危險》,每一部都是戛納片單裏的重點影片,而它們背後的大推手就是亞馬遜!今年,亞馬遜出品和發行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和《推銷員》又分別斬獲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演員、最佳外語片三項大獎。

《海邊的曼徹斯特》場景

從今年亞馬遜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的兩部影片來看,《海邊的曼徹斯特》已經可以證明亞馬遜的製作實力,《推銷員》也可以窺見亞馬遜在發行上的野心。在合作發行上見證實力後,亞馬遜已經決定要獨立發行影片,首部全權發行的影片便是其老朋友伍迪•艾倫的新片《摩天輪》。

看著其他公司都在影視界名利雙收,蘋果按耐不住了,迪士尼也覺醒了。很多人會覺得迪士尼本身在電影領域已經很有市場了,需要覺醒什麼呢?作為傳統好萊塢“六大” 電影公司之一,也是近幾年發展最為迅勐的好萊塢大製片廠,迪士尼手中握有大把的優質影視內容版權。影片下映後,這些影視內容版權會在奈飛上進行二次販賣。眼看著奈飛憑借著流媒體平台的迅勐發展,用戶量和總營收瘋狂增長,甚至還不惜重金開發自製影視內容,在內容為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此前迪士尼卻隻能將自己旗下的大把影視版權交給奈飛,看著奈飛賺錢。迪士尼終於開始覺醒,在今年8月宣布,將在未來撤回它們在奈飛平台上的迪士尼電影,預計在2019年推出自有品牌的流媒體服務。

同樣是流媒體,同樣是跨界,同樣都有作品,去年在戛納電影節上,奈飛的內容製作總監遭到法國記者的大罵,而亞馬遜卻帶著5部作品觸摸金棕櫚。這其中的差別對待,值得國內影視產業借鑒。

資本、人才是基礎,傳統院線和獨立電影有門道

除擁有充足資金和完備人才外,院線和獨立電影也是美國這些流媒體成功進入電影領域的重要法門。

同一屆戛納電影節,法國記者罵奈飛“破壞歐洲的電影係統”,競賽單元卻處處見亞馬遜。戛納電影節總監Thierry Fremaux就明確指出,因為亞馬遜帶來的這些電影,都會先在院線上映,他們的粉絲,也都是電影愛好者。

一句話說白了,這對電影院是有好處的。這種不同的反應,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的製作人身上也有體現。

很多製作者懷疑奈飛是他們作品的亂葬崗,雖然它也買走過不少好作品,但是卻不在院線上映,這種讓電影變成電視電影的做法,也許購買價格沒有讓電影投資人失望,但對大熒幕的場景期待最終落為一部在家能邊刷微博邊看兩眼的電影,他們還是有點失落。但亞馬遜就不同了。

《透明家庭》海報

由於奈飛在進入電影領域時很小心,一般是購買小成本的獨立電影,並隻在其流媒體平台和極少數IMAX影院上映該片而遭到了各大院線的聯合抵製,因此最終影響到了高質量的《無境之獸》角逐奧斯卡。而且他們的重心放在線上原創電影的製作,其實更像國內也比較火爆的“網絡大電影”,還與亞當·桑德勒共同製作4部純網喜劇電影。

與直接對抗傳統製片廠、采用線上線下“零窗口期”這種強硬態度不同的是,亞馬遜走的則是擁抱電影院的緩和路線,他們買下發行的電影。

比如,有作品在院線大規模上映,亞馬遜會進行積極的市場宣傳和營銷,將更多觀眾帶到電影院。但同時,他們會大幅度縮減線下線上的“窗口期”,從原先的39-52周縮短至4-8周,也就是說,在最多2個月後,亞馬遜Prime Instant Video的用戶就可以在線點播觀看了。亞馬遜這種更中和的方式、接近傳統分銷商的商業模式,顯然更受現在主流電影界的歡迎。

這一點也在亞洲流媒體身上得到了證實。日本電商巨頭Rakuten近日將其2012年收購的西班牙視頻點播公司Wuaki.tv重命名為Rakuten TV。Rakuten TV除了在日本本土提供流媒體服務外,還在歐洲的十幾個國家擁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占有率。而Rakuten TV目前也將目光投向了原創電影領域,意欲對Netflix和亞馬遜這樣的流媒體巨頭發起挑戰。據《好萊塢報道者》7月末報道,Rakuten TV的創始人兼CEO傑辛托·羅卡(Jacinto Roca)在一次倫敦訪問期間透露,“我們的計劃是製作我們自己的電影,同時也與目前擁有有限發行權的優秀製作方合作,為他們提供一個遍及全球十幾個國家的播放平台”。

Rakuten TV

傳統院線的重要,大家已從當時華誼與萬達對於《我不是潘金蓮》一片中的論戰中可以感受到一二,華誼也苦於沒有自己的院線讓《我不是潘金蓮》在排片上沒有優勢地位。也因為感受到了這種苦,華誼在今年年初斥資7885萬入股大地院線。華誼這樣傳統的影視公司都會遭遇放映之痛,更不消說有野心的互聯網影視公司。

除了傳統院線,再來看看美國流媒體公司對於內容的挖掘。縱覽這屆奧斯卡的幾大熱門《月光男孩》、《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降臨》,沒有一部是好萊塢公司籌資的。而其他三大電影節,更不走商業大片路線。亞馬遜找到其中的切入點。

今年5月2日,亞馬遜工作室(Amazon Studios)宣布與Bona Fide Productions (代表作:《陽光小美女》), Le Grisbi Productions (代表作:《鳥人》) 和 Killer Films (代表作:《男孩別哭》)三大獨立電影製片公司簽訂獨家優先合作協議。

工作室其實早已經與這三家公司有過交易,這次的宣布主要是公布已入圍本屆戛納電影節的兩部作品,來自Killer Films的《寂靜中的驚奇》和Bona Fide Productions的《紐約唯一活著的男孩》。同時,工作室也表示將持續給這些享有盛名的美國導演的獨立作品提供資金支持。這種對於小成本電影的大規模扶持,非常像90年代的獨立電影風潮。

再看工作室近期手上的籌碼,一部是去年在紐約電影節閉幕片《迷失Z城》,由詹姆士·格雷執導,查理·漢納姆、湯姆·霍蘭德、西耶娜·米勒、羅伯特·帕丁森主演,亞馬遜獲得北美發行權,已於4月在北美上映;一部是今年年初在聖丹斯,《矽穀》喜劇演員Nanjiani講述其真實愛情故事的喜劇作品《大病》,競爭對手Netflix,福克斯探照燈及Focus一度將北美分銷權的價格抬到1000萬美元,最終工作室以1200萬美元中標。另有入圍本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寂靜中的驚奇》也會在10月開畫,並全力衝擊頒獎季。

回望國內的傳統影視公司、互聯網影視公司,在資本的裹挾下,投資人都希望一本萬利,恨不得每一部電影都能有《戰狼2》那樣的戰績。可是,市場莫測,但市場也從來不辜負有才華、誠意的人和電影。從First青年影展上走出來的刁亦男、畢贛、忻鈺坤等,或拿得國際大獎或得到千萬投資,他們都在藝術和商業上助推著中國電影。而緊握著資本的投資人,其實也可以在“買買買”的同時,扶持一把這些電影。

誠如Rakuten TV的羅卡所言,“我們將要尋找能夠吸引到廣泛受眾的電影,僅僅擁有趣味性故事的好萊塢電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有質感的電影才是關鍵。”

最後更新:2017-10-08 14:20:37

  上一篇:go iphone6降至“白菜價”清倉,國產手機首當其衝!
  下一篇:go iPhone X發布以後,讓大家發現了一個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