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
人物
1827家公司披露三季報 五機構連續三個季度堅守股受關注
每逢財報披露期,主力機構的持倉情況均備受投資者關注,成為市場的投資風向標。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有1827家公司披露2017年三季報業績,與此同時,社保基金、基金、保險、券商和QFII等五大機構持倉也隨之浮出水麵。業內人士指出,能夠連續三個季度成為機構投資者“壓倉貨”的個股通常都擁有較高的利好預期,在題材與機構布局共振下,這些個股或具備更好的交易機會。今日本報特對五大機構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個股進行梳理分析,供投資者參考。
社保基金
連續三個季度持有214隻個股
逾七成公司三季報淨利同比增長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大規模披露,除了在業績中尋找確定性機會外,各大機構的持股動向也是一條投資路徑。其中,持倉風格以穩健、長線持有為主的社保基金獲得投資者的重點關注。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收盤,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32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身影。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截至昨日收盤,社保基金今年以來連續三個季度持有214隻個股。
具體來看,在上述社保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214隻個股中,共有39隻個股獲社保基金連續增倉,備受市場關注。根據三季度持股數量排序,上述39隻個股中,紫金礦業(75281.70萬股)、海瀾之家(18682.76萬股)、西山煤電(14734.73萬股)、寧波銀行(10927.90萬股)、樂普醫療(10380.93萬股)、奧瑞金(10246.21萬股)等6隻個股三季度社保基金持有股份數量在1億股以上。
此外,經過持續增倉後,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聯化科技(7371.22萬股)、萬華化學(4479.86萬股)、海利得(4307.08萬股)、信立泰(3643.90萬股)、華夏幸福(3535.61萬股)、華東醫藥(3453.39萬股)、涪陵榨菜(3365.25萬股)、太極股份(3056.84萬股)、萬潤股份(2867.02萬股)、滬電股份(2720.51萬股)、瑞普生物(2705.33萬股)、奧佳華(2541.67萬股)、索菲亞(2407.96萬股)、慈文傳媒(2380.84萬股)等個股股份數量也均在2000萬股以上。
以紫金礦業為例,一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數量達到40499.96萬股,經過增持後截至二季度末社保基金持股數量達到44999.95萬股,此後,社保基金對該股熱情不減,截至三季度末持股數量已增至75281.70萬股。紫金礦業主要從事黃金、銅、鋅及其他礦產資源的勘探、開采及冶煉加工及相關產品銷售業務,以金、銅、鋅礦產開發為主,鎢、鐵等其他金屬為輔,適度延伸冶煉加工產業,發展與礦業關聯的科研、建設、貿易和金融等業務;投資項目分布在國內16個省區、海外9個國家有礦業項目。
三季報業績方麵,在214家社保基金連續三個季度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公司中,共有162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75.7%。其中,34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翻倍,科恒股份(2218.75%)、巨化股份(1042.98%)、眾泰汽車(982.85%)、衛星石化(601.88%)、麗珠集團(590.70%)、西山煤電(576.64%)、安納達(554.65%)等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50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獲社保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214隻個股,10月份以來市場表現普遍較好。其中,38隻個股月內股價累計漲幅在10%以上,北新建材(31.06%)、貴州茅台(25.5%)、麗珠集團(24.95%)、通策醫療(24.44%)、小天鵝A(21.66%)、牧原股份(20.31%)等6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基金
連續三個季度堅守1594隻個股
25隻三季度重倉股後市被看好
根據已披露上市公司三季報以及基金三季報情況來看,截至昨日收盤,基金共計持有1868家公司股票,其中1594家公司股票受到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有,顯示出基金對這些股票的青睞。
從基金三季度持倉總股份數來看,上述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倉的個股中,農業銀行(18.61億股)、工商銀行(11.59億股)、交通銀行(10.60億股)、京東方A(8.35億股)、民生銀行(7.99億股)、伊利股份(7.78億股)、招商銀行(6.96億股)、中國平安(6.19億股)、興業銀行(6.11億股)、中國銀行(5.85億股)、分眾傳媒(5.74億股)和中國重工(5.32億股)等12隻個股基金三季度末持倉數均在5億股以上。而包括格力電器、永輝超市、紫金礦業、大華股份、五糧液等在內的16隻個股基金三季度末持倉數量也均在3億股以上。
上述28隻基金持倉量較高的個股,10月份以來市場表現十分搶眼,有18隻個股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月內上漲2.03%),其中京東方A(34.55%)、分眾傳媒(20.60%)、五糧液(18.70%)、中國平安(18.04%)、永輝超市(18.02%)、格力電器(15.49%)、美的集團(14.78%)、三安光電(10.93%)等個股月內漲幅均在10%以上。從後市表現來看,上述基金重倉持有的28隻個股也受到了機構的普遍看好,其中25隻個股近30日內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平安銀行(13家)、三安光電(11家)、伊利股份(10家)、歐菲光(10家)和大秦鐵路(10家)等個股後市機會被機構紮堆看好,近30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另外,保利地產、京東方A、中國平安、分眾傳媒、永輝超市和紫金礦業等個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也均在4家及以上。
而從基金三季度較二季度持倉變化來看,目前分眾傳媒、*ST華菱兩隻個股,基金增持數量居前,均在1億股以上,分別為:1.55億股和1.38億股,另外,中孚實業(5118.62萬股)、開灤股份(5074.20萬股)、陽光電源(4505.97萬股)、陽煤化工(4457.07萬股)、百川股份(3521.53萬股)、太陽能(3004.06萬股)、神火股份(2646.20萬股)、樂視網(2369.71萬股)、雙星新材(2301.16萬股)、林洋能源(2240.20萬股)、平煤股份(2124.35萬股)和柳鋼股份(2097.66萬股)等12隻個股基金三季度較二季度增持股份數也均在2000萬股以上。
對於基金三季度總持股數量、增持數量均居前且市場表現突出的分眾傳媒,廣發證券表示:公司在樓宇廣告、影院廣告領域具有超高市場占有率以及強大的市場定價權,行業競爭格局穩定且景氣度較高,公司業績未來有望保持穩定增長。隨著減持因素對投資者情緒影響逐步消化,公司具備長期配置價值。預計公司2017年-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55億元、65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45元、0.53元,後市表現可積極關注。
險資
近六成重倉股被長期持有
廣匯汽車等18隻個股受連續增持
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險資三季度持倉情況也逐漸顯露。《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收盤,在已披露的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25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截至昨日收盤,險資今年以來連續三個季度持有148隻個股,占全部重倉股比例約58%。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險資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148隻個股中,共有18隻個股獲險資連續增倉。按三季度持股數量排序,上述18隻個股分別為:廣匯汽車(11955.06萬股)、三友化工(3978.19萬股)、雙塔食品(3211.46萬股)、立訊精密(3105.71萬股)、現代製藥(2806.24萬股)、烽火通信(2610.20萬股)、科士達(2272.61萬股)、東華能源(2148.72萬股)、國星光電(2066.52萬股)、海利得(1834.85萬股)、豪邁科技(1538.40萬股)、振華科技(1506.93萬股)、美亞光電(1503.81萬股)、國藥一致(1238.91萬股)、南方匯通(1006.97萬股)、安潔科技(973.49萬股)、桃李麵包(590.46萬股)、國統股份(84.92萬股).
具體來看,廣匯汽車方麵,一季度險資持股數量為6673.05萬股,截至二季度末險資持股數量增至8674.97萬股,三季報最新數據顯示,險資持股數量已達11955.06萬股,在險資持續增持的背景下,部分券商也開始看好該股市場表現,其中,興業證券就表示,經過上一輪下行周期的洗禮,公司新車盈利觸底,衍生業務貢獻主要增長,消費屬性已壓倒周期屬性,保證未來的增長更加平穩。同時,公司麵臨產業整合的最佳窗口期,戰略明確、執行高效。預計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0元、0.73元、0.93元,維持“買入”評級。
三季報業績方麵,在148家險資連續三個季度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公司中,共有101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68.24%。其中,18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翻倍,首鋼股份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居首,達到1188.09%,巨化股份緊隨其後,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也超10倍,達到1042.98%,此外,錫業股份、安妮股份、久聯發展等3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也均在2倍以上,分別為:890.04%、473.50%、216.77%。
市場表現方麵,10月份以來,上述獲險資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148隻個股中,有63隻個股月內股價實現上漲,立訊精密(19.12%)、長春高新(15.27%)、美欣達(14.8%)、桃李麵包(14.7%)、上海家化(13.99%)、北部灣港(12.41%)、中國巨石(12.04%)、金風科技(11.79%)、國星光電(11.58%)、華東醫藥(11.41%)、三安光電(10.93%)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
券商
三季度布局224家公司
連續加倉中國汽研等17隻個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27日,在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224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券商身影。其中今年三季度新進108家公司、增持56家公司、減持35家公司、25家公司持股數量未變。
新進方麵,三季度,券商新進持有108隻個股,有25隻個股券商新進持有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其中,哈投股份、首航節能、大冷股份、省廣股份、中國巨石、南國置業、馬鋼股份、宇通客車、恒星科技、金融街等個股券商在三季度新進股份數量居前,均超2000萬股。增持方麵,三季度,券商繼續對56隻個股進行加倉,其中,新潮能源(1404.99萬股)、中央商場(1288.19萬股)、恒泰艾普(1280.43萬股)和齊心集團(1060.46萬股)等4隻個股券商增持數量均超1000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24隻個股中,有73隻個股被券商連續三個季度(2017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持有,而高德紅外、中國汽研、太安堂、天潤曲軸、賽輪金宇、新綸科技、通策醫療、富安娜、大地傳媒、康普頓、現代製藥、大秦鐵路、三維工程、同和藥業、奧瑞金、易明醫藥、中洲控股等17隻個股獲券商三個季度連續增倉。其中,中國汽研、太安堂、天潤曲軸、新綸科技等4隻個股券商近兩個季度增持股份數量均在200萬股以上,三季度增持數量分別為577.60萬股、537.98萬股、400.00萬股、202.13萬股,二季度增持數量也分別達到965.18萬股、657.77萬股、285.00萬股、377.16萬股。
業績方麵,上述73家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有54家,占比逾七成。其中,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翻番的公司有18家,而天目藥業、恒源煤電、昊華能源、海南瑞澤、摩恩電氣、東陽光科、鞍重股份、深天地A、迪馬股份、中央商場等10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2倍。
市場表現方麵,上述券商連續三個季度堅守的73隻個股中,四季度以來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32隻,占比43.84%。其中,通策醫療(24.44%)、金圓股份(18.7%)、雲投生態(14.73%)、比音勒芬(12.59%)、安靠智電(12.57%)、飛力達(11.61%)和迪安診斷(11.53%)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
QFII
三季度新進持有42隻個股
堅守股紮堆醫藥生物等消費板塊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接近尾聲,QFII三季度持股路線圖也逐漸清晰。《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27日,在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107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身影。其中今年三季度新進42家公司、增持30家公司、減持17家公司、18家公司持股數量未變。
新進方麵,三季度,QFII新進持有42隻個股,其中,有22隻個股QFII新進持有數量均在100萬股以上,大參林(1365.64萬股)、金融街(1283.90萬股)、*ST華菱(1186.98萬股)、物產中大(975.70萬股)、聚光科技(829.64萬股)、天士力(778.42萬股)、外運發展(700.00萬股)和北京文化(641.05萬股)等個股QFII在三季度新進股份數量居前。增持方麵,三季度,QFII繼續對30隻個股進行加倉,其中,廣深鐵路、深圳機場、大族激光、寧波銀行、恩華藥業、宇通客車、恒瑞醫藥和漢得信息等8隻個股QFII增持數量均超1000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7隻個股中,有55隻個股被QFII連續三個季度(2017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堅定持有,占比51.40%。其中,深圳機場、恩華藥業、萬潤股份、山東海化、老板電器、晨光文具、偉星新材、華聯綜超、科士達、桃李麵包、理邦儀器、藍思科技、中國國旅、南京化纖等14隻個股獲QFII連續增持。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機場、恩華藥業、萬潤股份、山東海化、老板電器、偉星新材等6隻個股QFII近兩個季度增持股份數量均在200萬股以上,三季度增持數量分別為5730.85萬股、1380.63萬股、846.24萬股、704.20萬股、473.67萬股、214.36萬股,二季度增持數量也分別達到348.19萬股、773.65萬股、459.60萬股、409.95萬股、652.97萬股和481.37萬股。
從行業屬性來看,QFII的長期持股搭準了市場脈搏,上述55隻連續三個季度堅守的個股主要紮堆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等三大行業,個股數量分別為7隻、5隻、5隻。其中,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等行業均為市場普遍認可的大消費“白馬牧場”。
對此,大同證券表示,國家統計局和工信部最新數據表明,醫藥行業利潤增速轉好。而2016年以來,醫藥行業指數大幅跑輸滬深300指數以及家電、食品飲料等大消費行業,經過近兩年的估值消化後已有補漲基礎。而近期推進醫藥行業改革、鼓勵創新等相關政策發布,對醫藥行業也有利好作用。此外,三季報顯示,業績和估值匹配度重新為大機構資金重視,其中,包括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所代表的消費白馬股均受到了機構資金的青睞。
三維度捕捉5隻白馬股
北新建材(000786)
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在社保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個股中,北新建材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100.01%,月內累計漲幅達到31.06%,位居首位。
最近1個月內,共有7家機構給予北新建材“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國聯證券表示,公司三季度業績超預期,龍頭地位穩固。在環保政策逐漸趨嚴背景下,公司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將帶動公司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築的大力推進和雄安新區的建設提升石膏板需求空間,中建材混改預期利於公司估值提升。預計公司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11元、1.42元和1.69元。
新坐標(603040)
進入高速增長期
截至昨日收盤,在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持倉的1594隻個股中,新坐標月內漲幅居首,為34.61%。另外,公司三季報業績也十分突出,基本每股收益1.30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7344.79萬元,同比增長120.10%。
公司作為今年2月9日上市的次新股,在次新板塊近期整體表現搶眼的背景下,其股價也順勢走高。基本麵上,公司主營業務為精密冷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的配氣機構。
對於該股,天風證券表示:公司具備全球競爭力,隨著配套“南北”大眾、德國大眾的新產品持續放量並斬獲新訂單,公司進入高速增長期。預計2017年-2018年淨利分別增長109%和109%,達到1.16億元和2.42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立訊精密(002475)
業績維持強勁增長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在險資連續三個季度持有的個股中,立訊精密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長58.98%,月內累計漲幅達到19.12%,位居首位。
具體來看,2017年三季報披露顯示,公司預計2017年淨利潤為161914.69萬元至185045.36萬元(上年同期為115653.35萬元),同比增長40%至60%。業績變動原因:公司積極向新業務領域的持續擴張,第四季度進入新產品上線放量階段,雖受製於新品前期量產的開發費用及來自客戶定價壓力等,仍持續向成本管控與自動化模組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改善,第四季度將實現營業收入及利潤的增長。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公司業績維持強勁增長,2017年四季度盈利有望再上台階,維持“買入”評級。
通策醫療(600763)
10月份以來累計上漲24.44%
在券商連續三個季度堅守的55隻個股中,三季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且10月份以來累計漲幅居首的通策醫療,成為券商堅守標的股中最為搶眼的股票。
從持股情況來看,券商一季度末持有通策醫療465.26萬股,到二季度末持股數量上升至609.81萬股,再到三季度末繼續上升至741.58萬股。
通策醫療三季報披露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7億元,同比增長35.77%;淨利潤為1.82億元,同比增長44.91%;基本每股收益為0.57元。市場表現方麵,10月份以來該股表現強勁,期間累計上漲24.44%,最新收盤價為29.38元。
對於該股,平安證券表示,公司股價已經曆充分調整,估值處於非常合理的位置,向上估值空間打開,因此上調評級由“推薦”到“強烈推薦”。
貴州茅台(600519)
總市值突破8000億元
在QFII連續三個季度堅守的55隻個股中,貴州茅台三季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且10月份以來累計漲幅居首。
從持股情況來看,QFII一季度末持有貴州茅台2377.35萬股,到二季度末持股數量下降至2370.32萬股,再到三季度末QFII增持246.55萬股,最新持股數量為2616.87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08%。
業績方麵,貴州茅台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424.5億元,同比增長59.4%;淨利潤達199.84億元,同比增長60.3%。受此影響,10月份以來股價累計上漲25.5%,昨日股價飆升7.36%,最新收盤價為649.63元,股價再次創出曆史新股,總市值高達8160.64億元,位居滬深兩市第七名。
在公司業績和股價大幅抬升的同時,相關機構也紛紛上調其評級和最高目標價。截至目前,中金公司給予的目標價最高,達到845元。(任小雨)
(原標題:1827家公司披露三季報 五機構連續三個季度堅守股受關注)
最後更新:2017-10-28 04: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