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人物
微信今日头条化 今日头条社交化 两大巨头想干啥?
据国内媒体虎嗅报道,有微信公众号披露:微信订阅号正在进行重大改造,将传统的折叠方式变为更直观的Feed流模式。订阅后点进去,用户就可以直接看到内容、音频和视频。
微信订阅号的自我升级
同时,‘新榜’也发文表示:根据已知消息,此次订阅号的改变主要有三点:一是订阅号打开就是信息流,而无需打开具体公众号;其次内容呈现者将更直观地区分图文、音频和视频;最后打开订阅号的界面顶部会提示内容更新,与朋友圈的提示机制类似。
虽然,官方并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但看起来,这事十有八九正在进行。
以后,你的订阅号也许就成了另一个“今日头条”。现在的今日头条,用户数超过7亿,日活跃用户为1.2亿,估值超过200亿美元,可称为当今估值最高的新闻资讯平台。
Feed信息流的横行 成为新闻展示的标杆
今日头条的新闻资讯展示就是典型的Feed流模式。在智能手机诞生后,为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新闻媒体纷纷以Feed流的模式展示新闻。这种模式不仅应用于新闻媒体,而且广泛在社交、娱乐等多种App上实践。
以Facebook为例,首页的News Feed可被视为新型聚合器,订阅源是你的好友或Follow的公众人物及媒体,内容是他们公开发布的动态。Feed流以时间线为基准,时间越新,越会放置于顶端。
微信反击今日头条 构筑自我防御壁垒
而微信的用户数更是庞大。根据腾讯今天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截止6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6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9.5%。基本上,拥有微信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拥有几个订阅号。由此可看,微信的内容平台潜力远远超过今日头条。一旦微信全面发力,超越今日头条只是指日可待。
在笔者看来,微信在订阅号上的动作,不仅仅是对今日头条的一种反击,更是对微信生态的一种升级和维护。
当今日头条的内容平台越做越大,它不仅变得能匹敌百度,而且能有效发挥网络外部性的力量,建立庞大的闭环生态系统。众所周知,百度搜索的核心还是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当没有内容时,这种搜索能力就变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是,我们看到,今日头条的诸多内容在百度上无法直接搜索到。对今日头条来说,它已经筑起了一座封闭的墙。
业务驱动下 今日头条的社交化尝试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成功地产品一旦连接起无数网民,它就有潜力成为“一只八爪鱼”,把触角伸向各个地方。如今的今日头条,不仅成为一个庞大的新闻资讯平台,而且还有火山小视频、抖音等。
最重要的是,今日头条的社交化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学习微博推出的“微头条”,还是借鉴知乎做出来的“悟空问答”,都显示着张一鸣的社交化步伐。
而在36氪的一篇文章中,报道了在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最新一次露面的活动上, GGV 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忍不住向他发问:(你们)原来做头条的,怎么会转去做社交呢?张一鸣回答说,是业务推动改变的。”
在笔者看来,现在的今日头条在纯内容资讯方面已经到了成熟期,后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只会侧重短视频类资讯。这个,张一鸣自然明白,因此今日头条才会主动出击,孵化出各种各样的App。
而在9月2日,张一鸣还出席了抖音上线一周年的庆典。当天,他穿着灰色T恤、牛仔裤,现场嘉宾都是抖音的头部达人,总人数超过三百,平均年龄却不到20。戴着鸭舌帽的张一鸣,挤在“网红”扎堆的会场,与他们一同拍摄15秒的抖音小视频。
如果说,目前的今日头条成为头条其他产品爆发的底层平台,这与微信及其相似。不管是火山小视频,还是抖音等产品,依托今日头条的7亿用户和推广,只要产品做得好,就能够“爆发”。
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当人口、流量红利慢慢消解,一个成功的产品足以成为底层平台。不管是公司及创始人的野心,还是业务的发展,都会促使产品进化和公司升级。微信如此,今日头条也是这样!
最后更新:2017-10-20 15: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