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人物
環保大投入時期即將到來 工業汙染治理市場仍需挖掘
“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中國即將迎來環保大投入時期。”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還稱:“從中國經濟高增長向中增長轉化的時候,即環保大投入的時期。”
《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已進入階段性考核期,大氣治理將進入新的周期。
1月12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組織召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首期報告會”,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介紹,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中國即將迎來環保大投入時期。
同時,駱建華認為,“環保大投入時期,可能也就是在這幾年,從中國經濟高增長向中增長轉化的時候,即環保大投入的時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環保治理不斷深入,環保執法力度加大,工業環保治理市場越來越成為環保企業關注的焦點。
對於環保產業的發展機遇,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製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係,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對此,駱建華表示,上一屆政府對環保的要求主要是達到三個十條目標,既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以這三個十條為重要的抓手。新一屆的政府會在環保這一塊搞三大產業發展計劃或者規劃,就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未來以環境治理為主環保產業的發展將會麵臨萎縮的危險呢?對此,駱建華解釋稱,環保產業未來五年或者十年還不會消亡,但是十年以後很難說,如果整個環境治理都達標了,再做汙染治理肯定就會麵臨發展困難。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要求,自2017年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製定本行政區域工業汙染源全麵達標排放計劃,確定年度工作目標,每季度向社會公布“黃牌”、“紅牌”企業名單。
對此,駱建華建議,環保產業要想高速發展要有三個要素:市場、技術、資金。前20年環保產業法基本上靠市政這一塊,包括:城市環境設施,現在還包括農村設施,但工業汙染治理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下一步把它完全挖掘出來是很關鍵的。第二,技術方麵,現在環保公司研發投入非常低,工業汙染治理一定是比技術。當然環保還是要治本,就是資金。建議為環保公司開辟一個類似扶貧綠色通道,這樣融資上市更方便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證券分析師童飛曾向媒體表示,工業汙染治理主要包括工業大氣(脫硫脫硝除塵、VOCs)、工業水處理、工業固廢(普通工業固廢、危廢、工業汙泥)、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工業監測領域,市場需求達到萬億元規模。
(原標題:環保大投入時期即將到來 工業汙染治理市場仍需挖掘)
最後更新:2018-01-16 00: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