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共享經濟開始退潮?又一家共享汽車倒了!微信群通知解散?

2017國際(杭州)毅行大會,今天將在“開吧APP”視頻直播,和金花們一起快樂出發!

點擊下圖,參與開吧最美行者活動,贏取價值1680浙一醫院VIP體檢卡!

本文為杭州交通91.8綜合發布

來源:央視新聞(cctvnewscenter)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0月23日晚間,在北京地區運營的共享汽車品牌EZZY突然對公司員工宣布公司解散。一名知情人士稱,公司目前已經成立清算委員會,在走法律程序,包括押金處置在內的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將在近日發布。

近年來,我國汽車租賃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共享汽車又叫分時租賃模式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興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超過370家共享汽車平台,投入運營的逾100家。這其中,北京大夢科技有限公司的EZZY共享汽車,以高端汽車、寶馬電動車等為亮點,進入北京的“高端共享汽車市場”。公司創始人曾公開稱,EZZY注冊用戶已達10萬人。

共享汽車再現倒閉

員工深夜收到微信“明天不用上班” 創始人“失聯”

10月24日,一位不願具名的EZZY員工稱:“23日晚上,公司突然開了個高層會,然後就通過微信群通知我們,全體解散,明天不用上班,並未解釋具體原因。”

上述員工稱,自己10月份工資未發,公司口頭承諾會給補償:“不會虧待我們的”,同時要求三緘其口,對公司各類事項保密。

在新浪微博上,有用戶稱:自9月24日開始向EZZY申請退還押金,但公司以財務走賬為由一直拖延至今。EZZY會員繳納的押金在1200-2000元不等。

據了解,事件發生後,EZZY公司創始人付強大量刪除了微信中的媒體好友,並屏蔽了聯係方式,對外處於失聯狀態

EZZY創始人兼CEO付強

EZZY為何會關停?

首先,EZZY的鋪貨量嚴重不足。

有EZZY員工表示,截至公司停止運營前,在北京地區實際運營車輛不足百輛。

供需失衡,這加劇了EZZY的合規風險:今年6月,據報道,EZZY提供的共享汽車缺乏機動車行駛證,會導致用戶用車觸犯《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此,付強曾回應稱,因新車數量不足,平台不得已地將部分展示用車投入市場。

其次,調度能力不強。

有知情人士稱,EZZY車輛調配嚴重依賴線下人工,調度員調度車輛時,往往是“11路步行”混雜其他交通工具,加上後台調度、數據整合能力智能程度不足;此外,不少用戶將車輛停在地下車庫、小區等地區,都降低了線下調度的效率。

業內人士表示,共享汽車最重要是調度,調度效率不高,會提供運營成本,也會影響體驗,造成用戶流失。

第三,重資產生意“燒錢”太快。

不同於共享單車每輛自行車幾百元到上千元,一輛汽車成本動輒幾萬元起步,這是重資產生意,燒錢很快。沒有巨大的資方背景、沒有整車廠支持,很難和汽車製造商議價。小而美的模式,在這行很難生存。

共享經濟增速快

行業市場容量相當於中國GDP10%

“共享經濟”如今被越來越多消費者熟知,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國家信息中心報告顯示,中國共享經濟行業2016年的融資規模有1700億,享受共享經濟的消費者達到6億人,參與共享經濟的服務者超過了6000萬人,同時近年來增速非常快,預估在2020年,行業的市場容量相當於中國GDP的10%。

共享經濟衍生的問題層出不窮

但問題同樣隨之而來。悟空單車、3Vbike等共享單車退場,以及町町單車、酷騎單車“押金難退”甚至卷錢跑路的行為,給共享單車行業“抹了一把黑”;“押金難退”問題也出現在了共享汽車領域,包括TOGO途歌和GOFUN共享汽車都有用戶反饋過類似問題;在共享充電寶行業,河馬充電、樂電已經停運,Hi電則被爆出過裁員傳聞。

2017年6月10日,北京街頭停放的EZZY共享汽車。

共享經濟是有邊界的 應有盈利預期

從長遠來看,一個萬物共享的社會似乎符合人們的生活期待;但是從短期看,紮堆式的盲目發展確實存在不小的泡沫。歸根到底,共享經濟是有邊界的。從最基本的角度,作為產業(生意)的“經濟”,它應該有盈利預期。

僅從這一點說,目前最被人稱道的摩拜、ofo也難言找到了清晰的盈利模式。進一步說,盈利預期建立在產品真正適應需求、提升經濟效率的基礎上,也就是從社會經濟效率層麵上看,它應是“經濟的”而不是“不經濟的”。

共享雨傘、共享籃球之所以曇花一現,可以歸因於使用場景缺乏,如果連最基本的“打開率”都無法保證,投入和產出注定不成比例。

監管措施需嚴格落實 消費者需注意風險

企業的速興速朽,自然就帶出一個監管問題。9月底,酷騎單車經營不善問題暴露後,擠兌接踵而至,用戶無法順利提現。這說明《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所規定的,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實施專款專用”的規定,很可能沒有被切實執行。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也是一次鮮活的風險提示:嚐鮮各色共享,其實也在共享市場風險。要保證消費者權益,監管措施不能停留在紙麵,需要更嚴格地落實。

尊重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

希望共享經濟有序發展的點讚!

最後更新:2017-10-28 10:15:40

  上一篇:go 泗陽人你還敢相信"微信清理僵屍粉"?你的錢可能被轉走!
  下一篇:go 微信又出新功能!這10個微信新功能,90%的廣州人都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