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麵對可轉債破發請保持市場化定力

周二上市的寶信轉債又破發了。自從信用申購新規實施以來,可轉債的收益從一手賺數百元,變成可能虧損幾十元,“打新”不敗的神話在可轉債上終於破滅。

行情轉換是如此之快。就在一個多月前,作為新生事物的可轉債信用申購,還被當作穩賺不賠的買賣,“申購攻略”也被廣為傳播,參與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從不足300萬快速擴容到超過700萬。伴隨其中的,還有大股東違規減持的案例,以及隨之而來的“套利”質疑。唯一遺憾的是,風險提示似乎有所不足。

可轉債作為一個複雜的金融品種,同時具有股票、債券和期權的屬性,原本比較小眾,此前十年的時間裏累計發行不足百例,參與者也以機構為主。但如今可轉債市場轉熱,僅11月以來已發行和列入發行計劃的轉債達到16隻。此外還有更多的公司已經提出可轉債的融資計劃,靜待各項審批流程,擴容速度可見一斑。

在信用申購新規之前,可轉債確實保持著上市首日不敗的紀錄,數據統計顯示,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約為20%。轉股預期、償還本金的“兜底”承諾,加之較少的供給,可轉債成為買方機構投資者的選擇本不意外。然而平衡終於被打破,價格天平在賣方供給增加後,開始向買方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申購新規下,大量普通投資者湧入了這個專業的市場。這幾天的案例告訴大家,可轉債並非沒有風險,正如他們開戶時必看的兩句提醒——“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從最新公布的申購數據來看,參與網上申購的投資者,已經回到了200萬左右,市場對投資者進行的風險教育堪稱立竿見影。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可轉債首日破發案例頻頻,但仍是市場的正常反應。信用申購新規之前發行的可轉債,上市後亦表現各異,有大漲觸發強製贖回條款的,也有下跌破發甚至違約無法兌付的案例。有漲有跌才正常,一個投資品種如果誰都能蒙著頭靠運氣100%賺錢,反而是市場出了問題。

市場是檢驗一切的試金石。跌破發行價的風險,可以防止一些公司惡意融資和大股東套利;投資者也會選擇那些業績和股價穩定、可轉債安全性高的公司,讓資金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助力實體經濟。

(原標題:麵對可轉債破發請保持市場化定力)

最後更新:2017-12-06 06:49:04

  上一篇:go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
  下一篇:go 股權質押遭強製執行 樂視網爆倉風險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