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95 返回首页    go 人物


狼来了!特斯拉落地上海建厂?

《你就是奇迹》第三季,11月13日湖北卫视首播,携手摩拜单车给大家送福利啦!湖北卫视《你就是奇迹》第三季观众专享,摩拜月卡限时抢,新老用户免费骑行。

活动规则:

1). 用户领取成功后需登录摩拜单车app使用;

2). 如果系统提示“你己经领过月卡”,则表明当前已有正在使用的卡,需等待上一张月卡过期后再进行领取;

3). 查询月卡方式:打开摩拜单车APP一左上角一我的钱包,可显示月卡剩余免费天数;

4)如果自费买过月卡,也可以领取免费月卡,使用时间叠加。

本文节选自10月24日《马红漫的价值投资课交流群》群友互动,由群友@王涛汇总,编辑进行整理,在此感谢,文章很长,干货很多,坚持看完会有收获。

凤溪园说:对于中建这么大的盘子来说卖方300多万元用得着这样子卖吗?还是故意在大宗交易上做大折价造成更大抛盘以利于大庄继续低价吸筹?未来中建有这么看空吗?值得思考。学委能讲讲见解吗?这是昨天一个群友的问题,关系中建的大宗交易的。

吴义说:通过学习各种方法毛估出你手上企业值多少钱!市场先生每天来要你卖给他。没达到你想要卖的价钱你就不卖他,市场先生就用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利空来恐吓你卖给他……

班长(@不能沉默)说:1.从“好公司”的角度:行业前景有没有变化?公司的前景有没有变化?公司的业绩有没有变化?是增长变慢了还是开始亏损了?2.从“好价格”的角度,横向比较同类,纵向比较历史,市盈率的倒数比较无风险收益率三个标准来说,横向和市盈率的倒数,应该是找不到能匹敌的吧?从纵向比较历史的角度,不算最低的,但是最低的时候是大盘2000点的时候吧?大盘上升了65%,估值做现有提升是否合理?把上述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再决定你的去留,无论对错,都是你最大的能力了。

学委说:作为散户这个大宗交易的“局外人”,我一般只关注它发生的频次和是否是较敏感的营业部发生,像中建这种折价我会直接忽略。至于具体的数值,你可以看局部,也可以看整体。如果近期发生的大宗多以折价为主,且折价率基本都在这个数值,说明是普遍现象无需太在意,如果是偏离了正常值那就需要警惕一下

班长(@不能沉默)说:卖出股票的理由中有一条,如果你卖了,准备换成什么?下一个是否很有把握?是否就等你坐稳了就立刻发车?如果现在持有的你已经拿了2个月并且浮亏了5%,下一个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连续切两次,都是5%+5%,香肠就是这么切短的。

元唱说:这个话题以后群里可以终结了,比如某一个人手里有几套房子,现在急需一大笔资金,但是市场行情不好,那就折价10%卖出,你能说这个城市,这个地段所有的房子都需要贬值10%才能卖出吗?

班长(@不能沉默)说:特斯拉落地上海的新闻又开始热起来了,6月的时候热过一阵子,当时就在群里分享了看法,今天再拿来分享的同时,补充增加一点观点:

首先,特斯拉落地上海对上汽集团构成利好,理由是增加了产业集群效应!2000年前管仲提出“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思想,把相同工种的人集中起来居住、工作、生活,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工匠精神。今天的中国和全球也是如此!例如:德国、日本及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都充分体现了这个集群效应,集中研发、生产、销售,有利于促进技术交流和竞争。

其次,假如特斯拉落地上海合作者不是上汽,对上汽什么反应?我认为是利好,因为特斯拉进来,会促进整个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管理、观念、理念都会有巨大的提升,同时特斯拉和上汽没有任何直接竞争,反而有拉动,伟大的对手都是互相成就的,比如格力和美的的双雄竞争,促进了彼此的伟大,而青岛海尔就有点孤掌难鸣了。

第三、假如合作者是上汽,对上汽集团来说短期利好,长期利空。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的目标是弯道超车,如果特斯拉和上汽合作就复制了当年大众、通用等外资汽车对国产品牌的压制,继续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合资优于自主的“概念”,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形象和定价提升。当年国家发展汽车产业是无本之木、迫不得已,而今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品牌差距没那么大,应当汲取之前的教训。上汽自主的荣威、名爵在国外都算是不错的品牌,尤其是名爵是百年企业、跑车的形象。

第四、上汽绝对不可能和特斯拉合作,因为今年股东大会上管理层断然否决,而且用的词是“从未接触、绝无可能”。

补充我咨询比亚迪和上汽员工的观点:

比亚迪员工观点:国内电动车的发展进度也受益于特斯拉在美国的名人宣传效应,更快的度过了国内用户的安全忧虑,特斯拉在国内建厂应该可以更好的推进电动化发展速度:

1.里程忧虑。特斯拉的长里程会带动用户对国内电动车里程提升的诉求,推动里程提升,从而能更快解决这个顾虑;

2.成本降低。特斯拉发布了要把电池成本控制在100美元/wh,如果电池也能在国内生产,应该会加快电池成本的降低,如果不在国内生产,肯定会要求供应商降价;

3.价格区间。传统燃油车的现状是合资拼命往下探,自主拼命往上提。一片焦灼之后会不会走家电路线?我个人觉得大概率会。纯电动车本来自主玩的挺嗨,突然杀进来一个看着高大上的玩家,会不会走燃油车竞争路线呢?毕竟model3宣称3.5万美元,加上25%关税(返增值税),30万RMB——乞丐版。我感觉跟自主的竞争有限,用户越来越理性,讲究实用性的不会考虑,讲究体面和社会地位的话,ABB都说了要做便宜的纯电动了,再多一个特斯拉也只是多了一个竞争者。

如果光之翼要往30-40万卖,可能会有竞争,不过这个竞争不光是特斯拉,还有ABB。

上汽员工的观点:为什么特斯拉国产化?特斯拉国产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单车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更大的消费群体,美国新能源补贴制度跟OEM投放量递减,Tesla需要在第二市场寻求更大的机会。

特斯拉的优势:强大的续航能力(>500km),先进的互联电子系统,时尚的外形和名人效应。

对于上海的影响:上海将击败深圳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中心,深圳曾经因为BYD领先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上海同时有四股力量:本土国企(上汽)、本土初创公司(蔚来)、老外资(大众,通用)、新外资(Tesla), 这体现了上海汽车产业链和综合市场环境的综合优势。

对自主品牌的影响:激发民众更高的新能源热情,促进传统主机厂进行产品升级,提高整车续航能力,良性竞争,最终消费者受益,打击互联网初创新能源公司。

萌哥马利说:感觉最大的收获不但是学习到马博士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是结识了班长和学委这样价值投资的高手们,私的经验分享,让个人水平逐渐提高,对股票分析更有深层次的见解,不再追涨杀跌,不再彷徨不安,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市场,以投资公司为理念,继续持有低估值的优秀中国企业,谢谢!

注:

最后更新:2017-10-25 09:43:16

  上一篇:go 奥迪A6L的ABS故障灯亮了,汽修师傅说这类故障必须得及时解决!
  下一篇:go 是时候引入“搅局者”特斯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