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人物
屢創新高不隻白馬股 還有斑馬股和黑馬股!千萬別騎上劣馬股!
中國的廣袤田野上,經濟戰場上有“四馬”,馬蔚華、馬明哲胸有大略,馬雲、馬化騰生氣勃勃,產業人士隻得妄自感歎“駟馬難追”。
股票市場亦有“四馬”,這廂是,“黑馬”與“劣馬”本為同宗,但前者絕塵、後者難扶,大有天淵明暗之辨;那廂則是,“白馬非馬”新特征乍現,“斑馬接棒”的預期也在同步升溫。
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可乎?”曰:“可。”這是能言善辯的邏輯學家公孫龍提出的一個著名論斷。兩千餘年之後的2017年11月17日,這種“白馬非馬”的邏輯大戲,似乎正式在A股市場拉開帷幕。
繼11月16日A股第一高價股貴州茅台“破七望八”之後,在官媒和公司本身的風險提示之下,貴州茅台股價17日放量大跌,開始遭遇“幸福的煩惱”。根據當日收盤數據,滬股通前十大活躍股中,貴州茅台遭北上資金淨賣11.29億元,賣出金額則高達17.56億元,兩項數據都創下自滬股通開通以來的單日最大賣出規模紀錄。
貴州茅台遭遇資金大舉出局,是否意味著“白馬”股價開始出現“變灰”的趨勢,尚不得而知,但是不少高市值的“白馬股”經過此前類似小盤股一樣的淩厲上漲後,價格優勢開始逐步消減,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資金維度看,正是這種優勢的消減,大概率意味著“白馬股”或即將踏上“非馬”之路。
喝令“白馬”踏上這條路徑的“馬鞭”在於持續上揚的價格。通常而言,A股市場中所說的“白馬股”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信息透明:與“黑馬股”等其他品種在信息尚未披露、業績題材具有一定隱蔽性、尚未被市場發掘、有相當大的上升機會等特點完全不同,“白馬股”的業績題材等相關信息明朗,通常為市場所共知。
其二,業績優良,有較高的分配能力,能給投資者以穩定豐厚的回報。
其三,增長穩定,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等指標增長具有可持續性。
第四,低市盈率。白馬股股價相對較高,但因其具備高業績、高成長及市場預期好等資質,這類股票的市場風險相對較小。
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2016年以來白馬股股價的持續飆漲,其價格優勢或正在趨於消退,並由此帶來低市盈率優勢的消減,因此,“白馬股”開始被冠以拐彎的預期。
但整體來看,機構的普遍看法仍然樂觀:由於不少白馬股都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抱團的理想標的,這也決定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很難大跌,除非出現黑天鵝事件。因此,就在公司股價放量下跌的當日,仍有不少機構繼續看高一線。
“白馬非馬”預期之外,“馬非白馬”的特征也在同步呈現。
小e發現,截至2017年11月18日,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股價最終成功創出曆史新高的股票(次新股除外),雖然其中也囊括有部分“白馬”,但絕大多數難言就是“白馬股”。這意味著大家異口同聲般所認為的A股“白馬行情”的背後,應該還有一種更為多元的投資邏輯在主導資金的買入。
在“曆史新高名單”中,汽車行業的白馬股長城汽車、食品飲料行業的白馬股湯臣倍健、公共事業板塊的白馬股首創股份……都隱身不可見。再反觀這些公司股價,絕大多數非但沒有成為股價持續上漲的“顏值擔當”,反而區間表現非常不盡如人意。
相反,部分“利空品種”卻跑出了“馬”的步伐,不僅股價陸續創出了曆史最高,而且近來的大盤指數調整也沒能將這些高高在上的股價拉下地來,表明這些公司股價上揚的韌性,甚至要大於萬眾矚目的貴州茅台。
例如,雖然遭遇上遊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但是長江電力的股價在11月17日放量上漲3.87%,一舉創出曆史新高;雖然遭遇惡劣氣候影響了客流,但是上海機場股價也昂揚上升;甚至身處強周期化工行業的新和成,股價也在11月17日創出曆史最高,這讓多少“白馬股”們都情何以堪呀。
斑馬接棒?
“白馬非馬”和“馬非白馬”的邏輯交錯,似乎正在演繹著《圍城》中所說的“外麵的人想進來,裏麵的人卻又想出去”的規律。進進出出之間,仿佛有一種“脫群”的快感,越來越體現在部分個股身上。
倘若你不想留在一個滿是同行和網友的微信群中,又擔心驟然脫群帶來引爆眼球的尷尬,那麼,不妨默默地把自己在群裏的名稱改為“有一個人”,如此,微信退群時的提示便成為“有一個人退出群聊”,不是嗎?而對於長江電力、上海機場、新和成們而言,“馬非白馬”這種暗自飛翔的feel,像不像這樣的優雅而又悄然的“脫群者”呢?
從股價表現來看,這種毅然決然悄然岸然的“脫群者”,之所以能夠不停得到增量資金的買入,背後必然有自身的“小宇宙”爆發。這些“脫群者”,正在被冠以新的名稱——“斑馬股”。
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倘若經過持續大漲之後的白馬股高位回調的趨勢成行,那麼,“斑馬股”有望成為增量資金和投資者選擇的新標的。
招商證券對“斑馬股”的解釋是:公司市值相對較小(80億元-500億元),整體基本麵還算不錯,在市場知名度尚可,在所屬行業或者競爭領域擁有一定地位,但是基本麵或短期業績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估值相對較貴,導致機構配置比例相對較低的個股。
按照這種定義,A股市場的“斑馬股”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類別:
其一,瑕不掩瑜型:公司原本是“白馬股”,但是過去一段時間出現一定經營擾動,出現類似管理層變更、短期業績低於預期等現象,導致公司的吸引力下降,機構配置明顯降低。但公司核心競爭力並未出現本質惡化,未來仍有重回“白馬”陣營的潛力。
股價創出新高的上海機場跟這種類型較為接近。由於今年8月旺季惡劣天氣等不利影響,上海機場流量增速較為低迷,飛機起降架次同比持平,旅客吞吐量同比僅增1.2%。但進入9月後,不利影響消除,疊加十一黃金周,流量增速開始回升。在此背景下,公司本來就是機場龍頭,國際線占比高、旅客更為優質,再加上商業帶動業績增長,市場的樂觀預期便再度抬頭。
其二,奮發圖強型:原本市場關注度較低,但公司經營情況持續改善,競爭力、營收、市值、市場關注度等都出現明顯提升,從而有望轉向“白馬”。
其三,精準深耕型:公司是所在細分領域龍頭,但由於所處領域關注度較低,導致公司的成長性被市場忽視。但市場一旦轉向挖掘業績較為確定的細分行業龍頭,這類股將會有突出表現。
“新高名單”中的新和成堪稱第二和第三種類型的代表。雖然公司身處化工行業,但卻通過多元化產品打造精細化工龍頭。一方麵,是全球前四大維生素巨頭之一,維生素漲價行情有望超預期,公司原材料自給度高充分享受漲價帶來的利潤釋放;另一方麵,公司四大業務板塊營養品、蛋氨酸、香精香料、新材料齊頭並進,被業內冠以了未來3 年有望再造一個“新和成”的預期。在此預期牽引下,股價創出新高變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黑馬絕塵
但無論是股價創出新高的“斑馬股”,還是業績增長穩定的“白馬股”,倘若價格和市盈率優勢出現淡化,投資者就應該謹慎追高風險。
不過,對於有些個股而言,有時候投資者即使想追高買入,短期來看也尚難如願。請看如下短短兩周漲幅便達到80%到160%的個股名單,是否在您的持倉名單中呢?
這份名單中,要麼是依靠人品爆棚才能中簽的次新股,要麼是運氣大爆發才能僥幸埋伏的重組股,但不幸的是,你都完美錯過了,不是嗎?
尤其是江南嘉捷,麵對公司股票複牌後20個漲停才是“起步價”的預期,麵對你再捉急掛單也搶不進1手的骨感現實,像不像如下畫滿感十足的場景:
好比,一個小時候還用舌頭把鼻涕舔進嘴裏的發小,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女神,當暗戀的你終於表白說“我在你心裏……算什麼?”的時候,她卻將頭發一甩,高冷答道:“你不在。”
驟然紮心!
實際上,透過江南嘉捷“黑馬”案例來看,資金“炒殼”雖然受到監管的持續施壓,且A股“炒殼”跡象已經得到明顯改善,但隻要公司被優質資產借殼,或者本身就變為為優質資產,那麼原來的“炒殼”投機資金很大程度上就演變為競逐優質標的的投資資金了。
而這種資金競逐和演變的跡象,並非隻出現在江南嘉捷一隻股票身上。還記得今年恢複上市時備受矚目、最近卻極少被提及的ST新梅嗎?它的股價也已經慢慢回升到重歸A股市場首日的長上影針線的上方了。
作為“黑馬股”的分支之一,有機構對“好殼”公司歸納出了如下特征:總市值50億元以下,股價10元以下;不是創業板公司,實控人最好為民營;上市兩年以上,沒有增發行為;上市公司或者股東沒有被處罰、訴訟;二級市場股價沒有大幅上漲,表現穩定甚至相對弱勢。
如前所述,“黑馬”“白馬”“斑馬”之間,雖然各有諸多特征護體,但並非完全不可跨越,類似醜小鴨長成白天鵝一般,有時候會彼此轉換。如今盡人皆知的貴州茅台、蘇寧電器等“白馬股”,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從“小黑馬”持續成長起來的。
有私募人士介紹說,從古今中外來看,“黑馬股”通常都包括三個共同特征。
第一,低起點;第二,遠景題材;第三,有動力。如果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資金的持續介入,也可以被看做一條或可以順著摸到西瓜的綠藤。
劣馬難扶
對於“黑馬股”江南嘉捷而言,即便大盤再調整,短期依然難以看到打開漲停板的跡象;相反,不少“劣馬股”則弱者恒弱——大盤上漲時,它們雖然也會上漲,但隻是跟隨性的;一旦大盤震蕩走跌,這些“劣馬股”就會出現恐慌性拋盤,同時伴隨著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從11月最近10個交易日的跌幅榜單來看,區間跌幅最大的個股,竟然不是連續跌停的*ST眾和,還有兩隻其他個股的股價表現簡直堪稱“弱爆了”。
其中,位列跌幅榜首位的德奧通航,一方麵痛失“珍愛”,另一方麵前三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雙重夾擊,禍不單行。
*ST眾和則麵臨重整,在公司股價連續跌停後,已經正式停牌。
此外,不得不注意的是,包括深華發A在內的部分個股還麵臨著高比例的股權質押,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補充保證金的風險如影隨形;切還有部分公司業績倘若連續兩年虧損,則會麵臨被ST的風險;ST公司倘若今年再虧,更是直接麵臨暫停上市風險。
前述私募人士分析說,“劣馬股”通常具有四大特征:
其一,主營業務沒有突出優勢,題材單一缺乏政策扶持。兩市第一低價“劣馬股”*ST海潤便身處光伏產能過剩的苦海,股價於11月17日創出階段新低。
其二,股東組成相對較弱,並且可能有拋售的情況。上海銀行雖然難言是“劣馬”,但一紙巨額解禁直接將公司股價打在一字跌停的位置,表明A股市場再度進入“解禁勐於虎”的寒噤時代。
其三,不少“劣馬股”的股價持續大跌,往往遭遇了黑天鵝風險。德奧通航如是。
其四,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劣馬股”股價弱勢通常單日漲幅不大,缺乏大陽線,漲停的次數更是基本沒有。這或可成為投資者在公司質地層麵之外,了解一家公司是否為“劣馬”的另一條線索。
(原標題:屢創新高的不隻白馬股,還有斑馬股和黑馬股,注意!千萬別騎上劣馬股!)
最後更新:2017-11-19 09: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