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減持新規啟動近5個月 險資參與定增熱情降低

未來認購額預計將維持低位,更看中項目本身的質量

距離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已有將近5個月。根據記者統計,從5月29日到10月16日,險資參與定增累計獲配投入資金約28.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70.6億元大幅下降了約89.5%。未來,隨著證券交易市場以及保險行業相關政策的變化,險資參與定增的水平預計仍然維持在較低水平,不過,由於定增在險資運用餘額中的占比很小,因此,對保險業資產端整體影響並不會太大。

險資占比降至不足1%

根據數據,從今年5月28日到10月16日,各類機構參與定增總次數為3759次,累計動用資金(獲配投入資金)總額約為2823億元,其中,險資參與定增的次數為19次,獲配投入資金總額約為25.8億元。險資定增認購金額僅占各類機構定增認購總額的0.9%。

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滬深兩市共有769家上市公司實施增發,實際募資總額達1.48萬億元,險資獲配投入資金1055億元,占比約為7%。對比可見,今年減持新規實施後,險資參與定增的金額和占比皆比往年有了大幅下降。

減持新規即指5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定增市場由此開始了大變革。

同時,根據數據進行的統計結果顯示,從今年5月28日到10月16日,險資參與定增累計獲配投入資金約28.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70.6億元大幅下降了約89.5%;期間,險資總共參與定增19次,而去年同期為52次。

具體來看,在上述統計期間,共有11家保險機構參與了定增,包括中意資產和平安資產各參與4次,華泰資產參與3次,中國人壽、建信人壽、平安養老、陽光人壽、太平人壽、國壽資產、陽光財險各參與1次,險資參與的定增項目包括錫業股份棕櫚股份勝宏科技眾泰汽車潮宏基光華科技亞泰集團久遠銀海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國藥股份,以及瀘州老窖等。這些定增項目中,定增鎖定期為12個月和36個月的約各占一半。

在具體的項目上,今年險資的定增之路也頗為曲折,發生了多例險資退出定增項目的情況。其中最受業界關注的是中國人壽參與申萬宏源定增項目的一波三折。在申萬宏源調整原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後,中國人壽與其協商一致決定終止認購。記者了解到,今年險資在參與定增的過程中退出的情況發生了好幾例,還有部分險企原有定增意向,在政策調整後止步。

在參與定增認購的保險機構主體上,減持新規實施後與此前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今年5月28日到10月16日,參與定增的保險機構總數為11個,去年同期為29個。在定增認購的參與機構中,去年有多個保險產品賬戶,包括萬能保險產品賬戶、分紅保險產品賬戶以及普通保險產品賬戶等,而今年同期參與定增的並無產品賬戶,皆為公司主體,其中又以資產管理公司為重點。

認購額預計將維持低位

曾經,參與定增是險資投資的重要手段並且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率,如今險資參與定增的次數、認購額度以及在定增市場的占比都呈大幅下降趨勢,原因何在,下一步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對此,記者采訪了險企投資負責人以及分析人士。

相關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5年,定增項目的平均絕對收益率約為47.16%,收益率處於較高水平。2014年到2016年,定增規模增長也較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募集的資金總額分別約為1578億元、1.37萬億元以及1.48萬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定增相關政策的調整,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一方麵,上市公司定增總體發行難度加大,定增數量以及險資可選擇的定增標的會減少;另一方麵,減持新規延長了定增的退出周期,使得投資風險有所提升,與保險資金趨於穩健的投資風格相悖,險企參與定增的態度將更為謹慎。

而一位險企投資負責人表示,在定增市場相關政策調整之外,保險行業自身發展的變化也在影響著其參與定增市場的情況。險資此前青睞上市公司定增,是因為參與模式不複雜,可以通過便捷、低成本的方式介入優質資產,且能享受折價率。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中小險企此前對一年期定增比較青睞,因為其投資周期與保險產品的期限結構較匹配。而隨著保險行業的轉型,壽險業務的投資型業務、短期躉交業務受限,長期業務發展較好,這反過來影響其投資風格,這也是今年5月底之後各類保險產品賬戶參與定增的現象基本消失的原因之一。

“流動性降低使得收益的不確定性增加,風險加大,險資參與定增後在二級市場的套利空間很可能減小。因此,險資的投資態度將更謹慎,未來的認購額預計將繼續維持在低位。”上述險企投資負責人表示。

反過來看,由於定增投資期限被拉長,使項目的流動性變差,險資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會更加看重項目本身的質量,做好了長期投資準備,這對險資來說是有利的一麵。另外,從投資整體格局來看,截至今年8月底,保險資金投資餘額達14.5萬億元,即使是在2016年險資參與定增的高峰期其獲配金額也僅千億元級別,在險資運用餘額中的占比很小,對保險業資產端整體影響並不會太大。

(原標題:減持新規啟動近5個月 險資參與定增熱情降低 年內獲配額同比降89.5%)

最後更新:2017-10-19 04:33:20

  上一篇:go 短平快歸位長期保障 年金保險漸顯五馬齊驅格局
  下一篇:go 港資淨買入深市A股1383億 深股通10大重倉股9隻今年股價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