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10 返回首页    go 人物


手工艺人的辛酸,无人传承每天只能赚几十块

60多岁的陈大爷自由编织草编毛敦子已经45年时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手工艺人。

陈大爷说,他闭上眼睛都能编出一个毛敦子,几十年和毛敦子打交道让他对这项技艺已经了然如胸。

蒲草编的制品多分为蒲团,用来做的;还有盖天,相当于锅盖,用这样的盖子馏馒头,馒头不会粉粉;再就是毛敦子,用来盛放馒头和点心等,透气好,不发霉。

几十年前,陈大爷就是靠着草编来养活了一大家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两三个这样的毛敦子,而陈大爷制作的毛敦子精美耐用毛刺少,深受十里八乡的欢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毛敦子这种东西渐渐被各种塑制品替代,而陈大爷也来到了60多岁的年龄。令陈大爷失望的是,他的后代没有人愿意跟他学草编这一手艺。

“这东西不赚钱了,没人愿意学也是挺可惜的”陈大爷一脸落寞的说。

如今虽然儿子们都事业有成,但是陈大爷还是闲不住,时不时就拿自己编的毛敦子到庙会上去卖,看到我们采访他,陈大爷笑的挺开心的,他说现在难得还有人愿意关注这些东西了。

陈大爷的毛敦子小的20元一个,大的40元一个,然而一个庙会下来就只能卖出两三个,显然赚的很少。

大家觉得这样落后于时代的手工艺还有继续传承的需要吗?

最后更新:2017-10-11 12:26:07

  上一篇:go 气温骤降 手工棉衣生意忙
  下一篇:go 手工皂配方 动手制作更健康的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