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銀監會範文仲:“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不能光看投資額 做好風險管理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於2018年1月14日在青島舉辦第二屆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銀監會國際部主任範文仲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不是搞慈善,我們不是坐在直升飛機上灑錢,衡量金融服務“一帶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統計金融機構投出去了多少錢,提供了多少融資,還要看這些項目的實際社會效益和潛在風險,目前如何做好風險管理是個大挑戰。

隨著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中資金融機構加快對沿線國家的機構和業務布局。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了68家一級機構,這其中包括18家子行,40家分行和10家代表處。從機構類型上看,5家大型銀行依然是中資銀行海外布局的主力軍。

據初步統計,在過去三年裏,在融資規模方麵中資銀行業機構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項目近2700個,累計授信近4000億美金及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美元,相關貸款餘額約2000億美元。

盡管中資銀行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授信支持,對支持“一帶一路”發展的貢獻顯著。但範文仲表示,要多維度更加全麵審慎的來衡量我們金融服務的效果,金融服務“一帶一路”不能光看投融資規模統計數據的高低,還要看項目的實際效果,同時有效控製風險。

“目前如何做好這個風險管理是個大挑戰,但有一些基本原則,例如金融機構、銀行業機構貸前可行性研究一定要紮實細膩,貸後更要注意持續管理,和國內的業務相比有些不同點,‘一帶一路’投資要更注重國別風險、合規風險、匯率風險。”範文仲說。

此外,他還強調,隨著中資銀行走出去的趨勢勢頭加快,風險的事件也必然的上升,其中機構要注意與當地政府、監管、企業、社會組織的關係,不能總在華人圈還有中資企業圈子裏轉,我們的金融家也要是外交家,這樣才能提前預知風險,化解風險事件也有更多的資源和途徑。

“金融機構一定要培養懂當地語言的國別管理人才,有些我們的分支機構連當地的報紙都看不懂,還要建長期的項目,搞中小企業融資,這些出風險是遲早的事。”範文仲說。

分散風險的另一個可行的辦法,則是中資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一起“搭夥”投身“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範文仲稱,中資機構不能光唱獨角戲,一定要搭平台,拉隊伍,要帶動其他國家的隊伍一起唱,特別是大型的基礎設施項目應該盡量嚐試以國際銀行貸款的模式進行,來吸引國際多邊開發機構和外資銀行一起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範文仲還特別提到,中資機構現在發起“一帶一路”債券,也要盡量吸引除中資機構之外的國際投資者,“如果咱們的一些項目都有中資機構包攬,風險很大,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這些在香港等市場發債尤其要注意,不能買來買去還是我們中資金融機構自己在那兒買,要發動國際的金融力量一起參與”。

最後更新:2018-01-14 12:18:41

  上一篇:go 國內鋼價跌勢加大 進口礦價小幅上漲
  下一篇:go 央行殷勇: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