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常見的​港股窩輪投資策略

常見窩輪投資策略

1.利用認沽權證對衝正股下跌風險的避險策略

要爭取長線投資回報,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持有一些優質藍籌股,希望從股息與股價中獲得長線增長潛力。但有時候麵對市場較大調整,投資者可能會麵臨兩難局麵:是賣出還是持有。其實,投資者可利用認沽權證對衝手中持有組合的風險,一方麵維持原有持倉;另一方麵,如果股價下跌,認沽權證也可保障組合價值。

2.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認股權證的優點在於他可以看漲(認購權證)和看跌(認沽權證)。

投資者如果認為組合中某些市場或個別股份的短期表現有可能疲弱時,可適量地購入認沽權證對衝所持有資產的風險;

同樣,如果認為某股份或貨幣短期表現較佳時,也可適量地購入認股權證。

3.套現策略

持有正股而需要現金的投資者,可賣出正股,同時用小部分資金買入權證,這樣既可以獲得現金,又可以繼續享受正股上漲帶來的盈利。

4.在下跌大市中爭取回報策略

利用杠杆效應,看淡後市的投資者可買入認沽權證,以把握相關資產價格下跌而獲利的機會,做到即使下跌也能賺錢。

港股窩輪投資風險相關因素

1.相關資產價格的表現

認購證的價格理論上會隨著相關資產的價格上升而上升;故當相關資產的價格下跌,認購證的價格亦會隨之而回落。

2.相關資產的實際波幅或引伸波幅下跌

相關資產的實際波幅上升導致引伸波幅上升,權證的理論價格也應上升。反之,如相關資產的實際波幅下跌導致引伸波幅下跌,權證的理論價亦會下跌。這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波幅下調會成為了權證持有人的風險來源之一。

3.時間值的耗損

權證的價值,可分為時間值及內在值兩部分。時間值的部分,由權證發行後的第一日就會開始下跌,而其下跌的速度,更會隨著到期日的接近而不斷加速。因此,有時候投資者會聽到在相關資產價格表現平穩無升跌的情況下,權證的價格卻無故下跌;這可能與權證的時間值耗損有關了(假設引伸波幅表現平穩)。

另外,以一些短期末日的認購證為例,有時候投資者可能會投訴為何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時,認購證的價格卻不升反跌。其實,這亦可能是與認購證時間值耗損有關。因為相關資產隻是出現輕微上升,其為認購證價格帶來的上升幅度可能被時間值耗損抵消。或其時間值耗損的負麵影響,可能還超過相關資產輕微上升所帶來對認購證價格的升幅。結果,便出現在相關資產輕微上升時,認購證價格不升反跌的情況。

時間值的耗損是權證投資者所不能避免的,投資者應謹記,剩餘年期越短的權證,其時間值耗損的速度就越快。這現象在價外及到價認股證尤其厲害,應盡可能避開一些短期末日證(尤其是價外末日輪),以有效降低時間值耗損的風險。

4.發行人的信貸風險

如衍生權證到期時,是處價內的狀態,發行人便要按上市文件中列明的結算方法,給予所有持有價內權證的投資者其應得金額。因此,如發行人在權證到期或之前破產,或因其他緣故未能支付予持有價內證投資者應得的金額,投資者便可能會蒙受損失。故此,發行人的信貸風險,也是權證投資者的風險來源之一。不過,可幸的是,現時在港發行衍生權證的發行人,大多是國際性的投資銀行,信貸評級一般都較高。

另一方麵,金融機構要在港成為合資格的發行人,亦同時受到本地有關監管機構在資本金額及風險控製等方麵的規管。現在,要在香港成為合資格的衍生權證發行人,最少便需要有淨資產值20億港元。另外,除非發行人能獲最少A級的信貸評級,否則便要接受由金管局或證監的監管。

民眾財經台8月8日已開播

香港證券大咖全都匯聚在這裏

為您分析大市形勢,個股表現

探討ETF、窩輪牛熊及匯市等

還實時回答觀眾提問

最後更新:2017-10-25 17:39:52

  上一篇:go 一名良心操盤手曝光股票成交量實用技巧,散戶看完拍手稱讚,淘金不斷!
  下一篇:go 股票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看一眼BOLL就夠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