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巴菲特關於擇時的四條經典原則

1

沒有吸引人的價格就等待的原則

隻有當下列條件符合時,我們才會將保險公司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股票上:我們了解;具有良好的前景;由德才兼備的人經營;非常吸引人的價格。符合前三項條件的我們通常可以找到,但第四項條件卻讓我們止步不前。

當市場條件較好時,比如那些同時具有良好商業特質和傑出管理人員的公司正在以低於內在價值的而價格交易,你很有機會完成一個全壘打。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類似這樣的機會。

2

市場恐慌原則

貪婪與恐懼這兩種情緒會在股市上不斷出現,隻是出現的時點很難預測,因為這種情緒幹擾而造成的市場波動,其延續的時間與程度也同樣難以捉摸。因此,我們從不去預測這種情緒會何時出現以及何時消失。我們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當大眾貪婪是恐懼,當大眾恐懼時貪婪。

事實上,我們通常都是在人們對某個事件的恐慌達到高峰時,才會找到最佳的買入點。

3

悲觀預期原則

我們是趁著1990年銀行股一片混亂之際買進富國銀行的。這種失序的現象是幾個月來,原本經營良好的銀行,其愚蠢的貸款決策被媒體披露出來,隨著壞賬被公布出來,銀行股出現快速下跌,我們逆勢以2.9億美元,5倍不到的市盈率買進富國銀行10%的股份。

股價不振的大部分原因是源自悲觀的情緒,有時是全麵性的,有時則僅僅限於某個產業或公司,我們很期望能在這種環境下做生意。不是我們喜歡悲觀的情緒,而是我們喜歡由悲觀情緒所造成的價格下跌。

4

獨立思考原則

我們選擇那些不受歡迎或不受關注的生意或股票進行投資,並不意味著就是聰明的投資,反向操作有可能與追隨大眾的策略一樣愚蠢,而背後的區別,就在於獨立思考。如果你不懂得你手中股票的價值,逆向投資無異於玩火自焚。

回顧個人現實中投資虧損的曆史,無一不是在這四條上犯了錯。要麼是看好的公司,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著急慌忙的買入;要麼是公司處於行業的高景氣度上,券商機構散戶大家一起看好,樂觀情緒充斥著市場的時候買入;要麼是對公司看不透,表麵上覺得是在逆向抄底,實質上心理根本沒底,因為也許我不比市場更懂的手中股票的價值。

過往的經曆一次次告訴我們,投資時,悲觀情緒是你的朋友,樂觀情緒是你的敵人。

來源:網絡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所有原創者的勞動成果,向所有原創者致敬。文章不代表泰和投行圈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進行刪除。

最後更新:2017-10-08 14:57:00

  上一篇:go 《醉玲瓏》喜大普奔大結局,陳偉霆劉詩詩策馬天涯,韓雪複活
  下一篇:go 鄭爽要楊紫別嫌棄她,求微博互關一起結婚,卻連楊紫的名字都叫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