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齊劉海”iPhone X上市,雙玻璃外殼給手機加工產業鏈帶來哪些改變?

點擊播放 GIF/58K

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特別版iPhone X上市了,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

這次大家似乎沒有了以前的狂熱,

變得沉穩而理性。

雖然它也推出了新功能,

但是網友們的評論卻是醜而貴。

尤其是那一撇劉海.....

不過最吸引小編的卻是它的雙玻璃外殼,

相信金粉們對這個也一定很感興趣。

為什麼?

因為如果用雙玻璃外殼的話,

以後刀具使用量將顯著下降,

到時候可影響到你的錢袋子哦。

究竟會怎麼影響呢?

手機外殼供應鏈將發生哪些變化呢?

小編今天來說道說道,

不過厚道的小編覺得,

還是先用一張圖介紹一下新iPhone比較好 。

接下來咱們說說手機雙玻璃屏背後供應鏈的變化。

可以看到,近期的手機新品中,都推出了全麵屏的概念,前兩天小米MIX2全新上市,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再往前推,三星S8/S8+也是全麵屏,再往前還有小米MIX、ZUK Edge等。

一位富士康手機部門人士向記者介紹,全麵屏普及後,手機金屬後殼會影響天線設計;另外,金屬機殼對電磁場的屏蔽和吸收不適宜無線充電技術,隨著蘋果把無線充電普及以後,手機外殼應該會向3D玻璃、陶瓷方向發展。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存量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智能手機市場需要創新驅動換機周期,需求決定供給,智能手機廠商需要朝七大升級方向努力:非金屬化帶來更高顏值,射頻器件變革帶來更好通訊體驗,OLED顯示、全麵屏等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雙攝帶來更好拍攝體驗,無線充電、快充、雙電芯帶來更強大的能源管理,無孔化、三防讓應用場景更多樣化,立體聲、音射頻一體化提升聲學體驗。

非金屬趨勢

隨著智能手機製造工藝的不斷提升,手機機身的材質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2012年,蘋果在iPhone5機身上引入金屬材質,采用“金屬+玻璃”的混合麵板後蓋,2014年,iPhone6係列則采用金屬材質機身,自此金屬成為智能手機高端材質的標配。

輕薄的外觀、良好的導熱性以及較強的硬度,都讓金屬逐漸成為目前最常見的外殼材料。但金屬具有電磁屏蔽性,且複雜的陽極氧化工藝難以實現更豐富多彩的顏色。

除了全麵屏的天線淨空設計以及無線充電的需要,前述研報指出,5G通信采用3GHz以上的無線頻譜,毫米波波長很短,將帶來更複雜的天線結構,來自金屬的幹擾非常厲害,現有的天線布局無法滿足,金屬殼非最佳方案。

金屬之外,玻璃材質在手機中的運用也不少,比如蘋果經典的iPhone 4/4s以及三星S6/S7/S8。目前,采用玻璃材質的手機多采用“玻璃後蓋+金屬中框”的設計,玻璃的形態也從2D彎曲到了3D,相比於iPhone4時期,玻璃材料在耐磨性和抗壓性上的性能已大幅提升。

相比金屬材料,玻璃能夠實現豐富的顏色,且沒有金屬的電磁屏蔽特性,手機後蓋不需要設計惱人的天線條帶。但玻璃導熱性不如金屬,且有著最致命的缺點——易碎。

氧化鋯陶瓷似乎兼具了二者的優點,通信性能好,顏值高且耐磨,又比玻璃硬很多,莫氏硬度僅次於藍寶石。作為行業標杆的蘋果,在二代Apple Watch中新增了陶瓷材質版本,目前主要使用陶瓷機身的手機有小米5尊享版和小米MIX。但陶瓷機身的缺點也很明顯,由於這是一種比較新的製造工藝,生產流程還沒有完善,良品率非常低,成本較高。

Counterpoint分析師閆占孟也表示,非金屬後蓋將成為必然趨勢,其中全麵屏幕的功勞最大。

業內普遍認為,玻璃成為當下手機後蓋的熱門選擇,隨著工藝的成熟,未來陶瓷材料的應用也會越來越普及。

廠商摩拳擦掌

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元器件供應商也逐步壯大。受益於金屬智能手機滲透率急速提升,加上產品單價較高,比亞迪電子、通達電子等國內供應鏈企業近兩年相關業績表現亮眼。

手機金屬外殼行業龍頭之一的通達集團8月7日發布業績預減公告,預計上半年營業額將增加9%-13%,由於應收賬款減值以及新產品研發費用增加,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20%-30%。在此前的一季報中,通達集團披露,在2.5D及3D玻璃裝飾背蓋方麵,其成功取得了現有客戶的訂單,預計下一季開始大量生產,玻璃背蓋將配以通達生產的金屬支撐中框。

比亞迪7月11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明年大部分旗艦手機都會使用3D玻璃機殼,旗艦機大概占手機出貨量的15%-20%,也就是有3億部左右的手機前後蓋都是會用3D玻璃,合計3D玻璃需求約6億片,未來趨勢將會是金屬中框加前後蓋3D玻璃。比亞迪電子目前在不斷地擴充玻璃機殼產能來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下半年公司玻璃業務可以量產,玻璃良率也將達到較高水平。

此外,上半年,瑞聲科技智能手機3D玻璃等微型精密元器件項目動工,勝利精密擬在安徽舒城建設智能終端3D蓋板玻璃生產線,預計年產能達7500萬片。

陶瓷方麵,目前國內能夠供給的廠商不多,據了解,有三環集團、順絡電子、重慶派樂、佛山百工、華通達、宏通等廠商。

三環集團一季報指出,手機陶瓷外觀件方麵,公司已擁有從材料配方,到成型、燒結、精細加工的自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具備手機陶瓷外觀件批量生產的能力,且公司手機陶瓷後蓋板已在小米5、小米MIX等手機上得到應用,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年初,另一家手機精密件企業長盈精密也與三環集團宣布設立三家合資公司,開發陶瓷新材料應用,發展智能終端和智能穿戴產品陶瓷外觀件及模組。

順絡電子的陶瓷產品也開始量產。6月初,順絡電子宣布現金收購參股企業東莞信柏結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57.57%股權,收購完成後持股比例達82.24%,成為控股股東。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5年之前,塑料是最常見的手機後蓋材料,但在從塑料到金屬的過渡中,國內手機供應鏈企業大量倒閉,或因為資金鏈斷裂,或因技術落後被市場拋棄,比如主營手機塑料外殼生產的深圳明星企業福昌電子,以及東莞京馳塑膠科技和深圳鴻楷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從這一點看,從金屬外殼到玻璃、陶瓷外殼的新一輪升級,毫無疑問也將帶來優勝劣汰的產業升級。

-End-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金屬加工

本文編輯:清荷、紫衣

熱點資訊

金屬加工APP

(點擊下載

學習是一種信仰,為中國製造呐喊是一種態度!

(金屬加工微信公眾號:mw1950pub)

最後更新:2017-10-08 11:29:16

  上一篇:go iPhone X丟掉了HOME,那是進步;可是,你就不一樣了
  下一篇:go iPhone8/iPhoneX剛剛發布,致命缺陷已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