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人物
上市車企淨利潤下滑成為主基調 自主板塊虧損
從上市車企發布的前三季財報來看,大部分均無可阻擋地進入下滑渠道。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江鈴汽車等企業的淨利潤均有下滑。除少數虧損企業是受到合資、自主雙板塊業務影響之外,多數虧損企業的利潤下滑是由自主板塊的業務虧損所導致。
在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的當下,多家汽車廠商的自主乘用車業務板塊依舊虧損。
近日,多家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滑(單純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指標,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仍是不少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當下麵臨的問題之一。多數企業利潤下滑是由自主板塊的業務虧損所導致。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主品牌產品的升級速度遠沒有消費升級來得快,自主品牌車企的經營現狀是由於汽車市場變化太快導致。”
盈利下滑
記者查閱各家汽車廠商三季度財報後發現: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江鈴汽車等數家中大型汽車企業的淨利潤均有下滑。其中,長安汽車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514.31億元,同比下降4.06%,扣非淨利潤為46.38億元,同比下降36.25%;長城汽車在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629.91億元,同比下降5.06%,扣非淨利潤為70.59億元,同比下降65.47%;江淮汽車在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55.42億元,同比下降6.79%,扣非淨利潤為-0.48億元,同比下降107.86%。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淩然認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大汽車生產廠商都致力於提升自身的產品品質與服務水平,汽車廠商經營利潤的下滑除與車型銷量的變動有關外,還與各自研發、促銷、市場宣傳等諸多方麵有關。
針對當前的業績下滑,上述汽車廠商也分別在各自的財務公告中給出了原因。長城汽車指出:“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變動主要係報告期本集團讓利客戶,對現有產品進行促銷,以及加大品牌及新產品推廣力度、加大研發投入所致。”與長城汽車不同,江淮汽車的利潤下滑則是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和乘用車銷量下降所致。”與前兩者相比較,江鈴汽車盡管在車型銷量上實現了將近20%的同比增長,但其前三季度利潤總額卻同比減少5.44億元,下降44.05%。對此,江鈴汽車則在財務報告中表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期促銷費用增加及銷量結構變化所致”。
綜合各大車企在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證券分析機構也分別對其未來業績進行了預測。平安證券相關人士認為,長城汽車的哈弗產品銷量基數較高,為保證市占率需要犧牲部分利潤,伴隨明年行業下行和競爭格局進一步惡化,哈弗尚需時間周期進行品牌、產品的調整。盡管WEY品牌細分市場競爭格局相對較好,但卻仍處於品牌塑造期,廣宣、渠道費投入較大,長城汽車正處於“新老產品交替轉型陣痛期,量價有待恢複”。除此之外,安信證券也在江淮汽車的相關研報中表示:“ SUV銷量低迷拖累營收和盈利,9月S3庫存回歸合理水平,Q4盈利有望轉正。”
形勢所致
崔東樹認為,汽車市場和汽車消費形勢的快速變化是加速汽車生產廠商轉變和促使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廠商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從各大汽車生產企業最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產品結構和車型換代的變化似乎是市場轉變促進企業轉型的直接體現。為了進一步衝擊中高端消費市場,提升品牌形象,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對自身的產品布局和品牌結構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分別推出了領克品牌和WEY品牌,盡管上述兩大子品牌的市場表現還有待進一步檢驗,但其向高端轉型的態度卻均已體現。與吉利和長城不同,東風、江淮、長安等自主品牌雖然並未推出產品定位更高的子品牌,卻也在各自的產品線上進行了高端延伸,分別推出了東風A9、江淮瑞風A60、長安CS95等產品定位相對較高的車型。對此,業內分析認為,在品牌向上和產品升級的“道路”打通之前,產品研發費用的投入無疑會進一步提升企業運營成本,降低營業利潤。
同時,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也迫使汽車企業加快了產品更新速度、加大了產品市場宣傳的投入和產品促銷的費用。以江鈴汽車為例,為了應對嚴峻的市場競爭,江鈴汽車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6億元,同比上升55.92%。按照江鈴汽車在其公告中給出的解釋,該筆費用的增加主要被用於市場推廣及產品促銷。由於產品銷量結構變化和在新產品研發費用方麵的投入,江鈴汽車在第三季度的淨利潤比去年同期減少2.98億元,同比下降76.70%。
此外,在市場增速逐步放緩、產品溢價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價格戰”已成為多數自主汽車生產廠商所青睞的競爭手段。在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等多家自主汽車生產廠商的財報中都指明了促銷費用的相應變化以及費用變化對於廠商盈利的相應影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表示,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自主品牌車企以利益換取市場占有率的局麵仍將持續較長時間。
當然,相對更快的產品迭代速度也同樣給了汽車廠商更多機會調整老款產品的庫存,而相應的調整規劃同樣會影響車企的車型銷量,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營業收入。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的車型銷量曾連續數月出現下滑,按照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的說法,上一代產品的庫存調整和新款產品的紅利釋放延時都將在調整周期內對汽車廠商的當期業績造成影響。
“與過去相比,自主品牌汽車在品牌認可度和質量可靠度上都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市場份額提升、營收利潤下滑或許是各大生產廠商在自身發展道路上必須經曆的階段。”淩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鍾師也認為,當下的自主品牌崛起是一個較為全麵的崛起,在“百家爭鳴”的大背景下,除車型銷量此消彼長的影響之外,各大車企也不得不暫時犧牲部分利益以換取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品牌知名度是品牌價值的提升前提,如何在競爭中提升企業自身的‘能見度’是自主汽車品牌麵臨的首要問題。”
(原標題:自主板塊虧損 上市車企淨利潤下滑成為主基調)
最後更新:2017-11-04 12: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