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魯冠球走了:馬雲無比難過、郭廣昌非常悲痛

說起魯冠球,他們每一個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五個字——企業家精神。

/

10月25日12時,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因病醫治無效,在家中逝世,享年74歲。

1944年12月,魯冠球出生於浙江杭州,1962年開始自主創業,他是浙商群體中的“教父級”人物,被冠以民營企業家中的“不倒翁”和“常青樹”。

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無法繞過去的人。他比當年齊名的改革人物,如吳仁寶、馮根生、步鑫生等等,要年輕一輩;而當他的同齡者,如聯想的柳傳誌、娃哈哈的宗慶後、華為的任正非等剛創業起步之時,他已名滿天下;在每年的國內各種行業或財富排行榜上,他的家族總是赫然排在前列。

魯老先生逝世的消息被確認後,浙商企業家群體紛紛懷著沉痛之情發文悼念這位“浙商傳奇”。

馬雲:浙商開創了一個時代,而魯老代表的這輩人開創了一代浙商

出差途中,驚悉我非常尊敬的魯老前輩去世,哀慟不已、百感交集。浙商開創了一個時代,而魯老代表的這輩人開創了一代浙商!想起前不久我們才給馮根生、沈愛琴舉行了追思會,現在魯老先生也撒手人寰,他們都相繼離開我們,無比難過。

1969年,多數人還不知道市場經濟是什麼的時候,魯老已經開辦了自己的工廠;1984年,多數人還不知道外國長什麼樣的時候,魯老已經把產品出口到了美國;上世紀末,多數人剛開始走出國門的時候,魯老的企業已經在海外站穩了腳跟,走出了中國企業全球化的第一步。前不久有人送我一句話,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隻有少數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我覺得這句話用在魯老身上再合適不過!

如果說魯老身上最鮮明的東西是什麼,我想就是他骨子裏那種與生俱來的企業家精神。當年很多人都在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魯老不一樣,他說“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死死抓住這個籃子”;浙江遍地老板,富了一批人,價值取向發生重大分歧的時候,魯老又站出來說,企業家不能“滿了口袋,空了腦袋”。他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洞見和氣度,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我想,我們浙商對魯老最好的思念,最永久的紀念,就是把他身上的勇氣、視野、格局,把他身上的企業家精神傳承下去。

郭廣昌:雖然他一直說我們是平輩相交,但我更願意把他視作一位良師

我剛剛從紐約回到上海,一落地就收到上海浙江商會黨委書記陳愛蓮發來的信息,說我們非常尊敬的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先生猝然離世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震驚和悲痛。因為老魯才74歲,其實還很年輕;而且我知道他這幾年雖然身體不是太好,但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奮鬥著、創造著。

我第一次看到老魯的故事,是大一時候他被《半月談》評為全國十大新聞人物。老魯和他的萬向作為浙江一家小小的鄉鎮企業,牢牢占領了國內“汽車萬向節”這個零部件的大部分市場。這讓我這個小老鄉也挺驕傲的。

後來我自己也創辦了複星,和他在一次浙商的會議上相識。近距離觀察後,最大的印象就是老魯濃重的蕭山口音,浙江人都不太好懂;但一談到自己的企業,他總會滔滔不絕、神采奕奕,讓人感同身受。

再後來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雖然他一直說我們是平輩相交,但我更願意把他視作一位良師。因為每次向他請教、與他交流,老魯都會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經驗甚至教訓拿出來說,像如何同全球的大企業做生意、質量對產品是多麼重要、科技研發對企業的重要性等等,到現在都讓我獲益良多。

我覺得,我們一直在提倡中國的“企業家精神”,老魯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我相信,老魯已經影響了一大批中國的民營企業工作者,而他的創業故事還將值得更多年輕人去學習。

所幸,他一輩子最看重的事業已經有更年輕的一代來繼承。像“創二代”魯偉鼎,早已帶領著萬向在傳統汽車相關產業的基礎上,向著更前沿的新能源、FinTech和區塊鏈技術等等創新領域快速發展。而且他還完全繼承了老魯熱心腸、講責任的性格,在上海浙江商會的浙江青年人才聯合會中擔任著主席,在支持和幫助更多的年輕浙商不斷成長。

可以說,這企業就是老魯生命的延續。

悼念老魯!也願各位親屬節哀!

李書福:先生一生追逐汽車夢,他的名字應當載入中國汽車發展史

魯冠球先生是浙商的傑出代表,也是我敬重的好前輩、好師長。他是創業創新的時代典範,有獨到的商業智慧和戰略眼光,更有卓越的企業家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他是最早踏入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家,在立足本土走向全球的實踐中,他造就了受人尊敬的企業,也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先生一生追逐汽車夢,勤勉執著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名字應當被載入中國汽車發展史!他對事業的熱忱也將引領更多人,為中國汽車的發展付出努力。先生的辭世令人惋惜,願先生一路走好,精神永存。

吳曉波:魯冠球告訴我,戰士的終點就是墳墓

與老魯相交半生,相逢寥寥,可以回憶的細節卻很多。如果說有什麼印象最深刻的點,就是他極其濃厚的鄉土情結。他從一個自行車輪胎維修站開始創業,以其沉穩而富有遠見的風格,將這家鄉鎮企業做到了全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汽配公司之一。但半個世紀以來,萬向集團的總部,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當年創業的那個地方。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許多農民工被辭退驅逐,我為此寫了一篇文章。沒想到這位老大哥還特地打電話給我,我從他的語調中聽出激動:曉波,謝謝你替我們農民講了一句話。

老魯的文化水平隻有小學畢業,可是終其一生,他都保持著學習的習慣。他有一位秘書,每天專門為他準備剪報和資料。他也時不時打電話給我,與我這個後輩討論國內的經濟形勢、國際的環境變化。

我和老魯最後一次通電話,是去年下半年,那時候他剛從美國回來。昨天,突然在手機上收到他去世的噩耗,對我而言,真的太過意外。我曾問他,打算什麼時候退休,而他告訴我:戰士的終點,就是墳墓。

我知道,從此以後,我再也接不到那支,突如其來的魯冠球的電話。

徐冠巨:魯主席對我們的教誨,每每回想起來都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語重心長

驚悉我們老一輩企業家的傑出代表魯冠球先生辭世,我感到無限的悲痛和惋惜。

魯主席是我們中國工商界景仰的領袖,是影響了一代企業家的老一輩企業家的卓越代表,是我們一直在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尤其是對我來說,一直懷著無限的感恩。

高中畢業後,我非常幸運,在寧圍800多名應聘者中被萬向錄用,成為萬向第一批麵向社會招聘的49名高中學曆的年輕員工之一,由此跨進了萬向的大門,在魯主席身邊工作了長達六年的時間。從熱處理車間工人,到設備動力科機修工,到財務科主辦會計助理,到六車間統計員,再到供應科材料會計,萬向給了我多崗鍛煉的機會。我還有幸參與到了萬向“五好企業”、“六好企業”達標驗收等發展過程,得到了更多的學習和成長。

當我從學校走向社會有幾次工作的願望都未能如願,現在回想起來,命運給我做了另一番的安排。第一份工作就在魯主席這樣傑出的企業家身邊工作、學習,在萬向這樣傑出的企業中鍛煉,給了我非常寶貴的人生財富。後來我與父親一起創業,如今取得一些發展,這與萬向給我的教育培養、精神熏陶是完全分不開的。

傳化創業三十年來,我一直難以忘懷在萬向工作的歲月。“一天做一件實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魯主席對我們的教誨,每每回想起來都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語重心長。每當在介紹企業和自己成長發展的時候,每當年度有青年員工來傳化上班的第一天,我總是會想到並和大家介紹在萬向工作的寶貴經曆,講述在萬向的學習和鍛煉、在魯主席身邊的熏陶,以此不斷勉勵自己和我們的員工。

“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應盡一日之勤”。像魯主席這樣老一輩企業家終身勤勉不倦、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敢於擔當的責任情懷,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學習和發揚光大。

敬愛的魯主席永垂不朽!

浙江商會:魯老爺子是浙商的傳奇,浙商的豐碑

10月25日下午,知悉魯冠球逝世的消息,浙商總會執行會長沈國軍沉痛表示:“魯老爺子是浙商的傳奇,浙商的豐碑,我們永遠懷念您。您一路走好!”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浙商總會一位理事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評價魯冠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界的常青樹”,浙商“教父級”企業家;一位充滿勵誌故事的鄉鎮企業家,一位擁有全球視野、開拓創新精神的本土企業家,一位曆經多個經濟周期而屹立不倒、穩步發展的睿智浙商,一位不忘初心、專注主業的匠心大師。

據上述理事介紹,“爽朗、大度、有魄力”成為浙商群體對魯冠球的一致評價。

浙商總會副會長、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深情回憶兩年前與魯冠球見麵的場景時表示:“2015年我們在望湖賓館見麵時,魯老還紅光滿麵、聲如洪鍾,想不到這麼快就離我們而去。沉痛哀悼魯老!”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說,沉痛悼念魯冠球老先生,他是我們浙商的好榜樣!願老人家一路走好。

“魯主席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豐碑,永遠激勵我們。”浙商吳超英如是說。

綜合編輯:張秋穎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經營網《浙商群體悼念魯冠球:魯老爺子是浙商傳奇和浙商豐碑》

- 完 -

原創分享

掃一掃,訂閱《孟楊訪談錄》所有原創文章。

最後更新:2017-10-28 03:03:48

  上一篇:go 成龍最終承認小龍女,全部遺囑:兒子獨享一半,小龍女將衣食無憂
  下一篇:go 迪麗熱巴最新動態:各色長裙飄舞,氣質盡顯如仙女!